<贖民要稱謝神的慈愛>
讀經「詩107: 1-43」「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第一百零七篇是一首感恩的讚美詩,背景是以色列民從被擄之地回歸故國,所以本詩篇也是蒙救贖之民稱謝神慈愛的詩。當詩人看到以色列民從被擄之地巴比倫回歸故國時,他就呼召百姓要向神感恩,稱謝祂不變的慈愛:「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就是祂從敵人手中所救贖的,從各地,從東從西,從南從北,所招聚來的。」因為以色列民是「耶和華的贖民」,是神將他們從巴比倫被擄獲釋,他們是「祂從敵人手中所救贖的」,因此神所拯救,所救贖的人都應當稱謝祂,「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本詩篇六次提到神的「慈愛」,是強調被擄回歸的百姓之所以能蒙神的憐憫和恩惠,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或品德,而是因為神在西奈山所宣告的: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34:6)。以色列民因為悖逆神、不聽從神的話,神就使他們被亞述、巴比倫諸王擄走,四散在各方。但神是守約的神,在管教之後,到了祂所說的預定的時候,就從各地「招聚」他們返回故土,因此他們就要稱謝神。
接著詩人用四個畫面來描繪「贖民」的光景,從四個角度來描述神的救贖,而每一段的模式都是遭受苦難、哀求、拯救和讚美。詩人首先講到:「他們在曠野荒地漂流,尋不見可住的城邑,又飢又渴,心裡發昏。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又領他們行走直路,使他們往可居住的城邑。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因祂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這是第一幅畫面:以色列民在迷途中蒙神帶領。當他們偏行己路的時候,神就任憑他們「在曠野荒地漂流,尋不見可住的城邑」,等到他們「又飢又渴,心裡發昏」的時候,就會向神求告,順服神帶領的道路。這裡「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以及「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是本詩重複四次的副歌,表明在苦難中的百姓都需要神的搭救,而被神搭救的人,都要來向神獻上感恩與頌讚。神使用「苦難」來管教百姓,也從「禍患中搭救他們」,他們就要而因著神信守聖約不變的「慈愛」來讚美祂。
「那些坐在黑暗中、死蔭里的人被困苦和鐵鏈捆鎖,是因他們違背神的話語,藐視至高者的旨意。所以,祂用勞苦治服他們的心;他們仆倒,無人扶助。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祂從黑暗中和死蔭里領他們出來,折斷他們的綁索。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因為祂打破了銅門,砍斷了鐵閂。」這是第二幅畫面:以色列民從被囚中蒙神拯救。當百姓不肯順服神的時候,神就任憑他們「坐在黑暗中、死蔭里」。他們擺脫神、自以為得自由,結果卻「被困苦和鐵鏈捆鎖」。等到「他們仆倒,無人扶助」的時候,就會向神求告,神「就從黑暗中和死蔭里領他們出來,折斷他們的綁索」,他們就要讚美神。「愚妄人因自己的過犯和自己的罪孽便受苦楚。他們心裡厭惡各樣的食物,就臨近死門。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祂發命醫治他們,救他們脫離死亡。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願他們以感謝為祭獻給祂,歡呼述說祂的作為!」這是第三幅畫面:以色列民在重病中蒙神醫治。當他們沈溺在罪孽中的時候,神就任憑他們「臨近死門」。等到他們認識自己因病重「臨近死門」的時候,就會向神求告,神就用祂的話語醫治他們,他們就要讚美神。
「在海上坐船,在大水中經理事務的,他們看見耶和華的作為,並祂在深水中的奇事。因祂一吩咐,狂風就起來,海中的波浪也揚起。他們上到天空,下到海底;他們的心因患難便消化。他們搖搖晃晃,東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他們的智慧無法可施。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領出他們來。祂使狂風止息,波浪就平靜。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願他們在民的會中尊崇祂,在長老的位上讚美祂!」
這是第四幅畫面:以色列民在風浪中蒙神搭救。「在大水中經理事務」,指航海經商,比喻謀求世界的好處。當百姓追求世界的好處時,神就任憑他們經過狂風巨浪。等到「他們的智慧無法可施」的時候,就會向神求告,神就「使狂風止息」,並且「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他們就要讚美神。
「祂使江河變為曠野,叫水泉變為乾渴之地,使肥地變為礆地;這都因其間居民的罪惡。祂使曠野變為水潭,叫旱地變為水泉。祂使飢餓的人住在那裡,好建造可住的城邑,又種田地,栽葡萄園,得享所出的土產。祂又賜福給他們,叫他們生養眾多,也不叫他們的牲畜減少。他們又因暴虐、患難、愁苦,就減少且卑下。祂使君王蒙羞被辱,使他們在荒廢無路之地漂流。祂卻將窮乏人安置在高處,脫離苦難,使他的家屬多如羊群。正直人看見就歡喜;罪孽之輩必塞口無言。」詩人在此歌頌神掌管大自然。因祂擁有主權和大能,可按自己的心意使「江河變為曠野」、「曠野變為水潭」。但因神是恨惡罪惡、樂意施恩的神,所以祂要滅除奸詐、暴虐的屬世權貴,「卻將窮乏人安置在高處」。這表明,人的降卑升高都在神的管理之下,而神的作為就是要讓「正直人看見就歡喜;罪孽之輩必塞口無言」。最後詩人說:「凡有智慧的,必在這些事上留心,也必思想耶和華的慈愛。」因此有智慧的人「必在這些事上留心」,就是要認識到以色列民因悖逆神,神就興起環境管教他們。而神在管教中仍以憐憫為念,祂盼望那些悖逆的人能在苦境中醒悟,迴轉歸向神。所以當神的百姓在患難中哀求神,祂就搭救他們,這就是神的慈愛,他們就要「思想耶和華的慈愛」。今天因神的慈愛使「我們在愛子里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西1:14) 可是得蒙救贖我們還會犯罪,若我們因犯罪而受神的管教,我們就要認罪悔改,並要向神呼求,祂就必幫助我們、拯救我們。為此,願我們都要反覆思想神的慈愛,並要稱謝祂,因為祂的慈愛是永遠長存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