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壹2:21-29」「我寫信給你們,不是因你們不知道真理,正是因你們知道,並且知道沒有虛謊是從真理出來的……。」在約翰壹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約翰說到,他寫信給信徒的目的,是為了堅固他們已經知道的「真理」,「並且知道沒有虛謊是從真理出來的」。這裡的「真理」,不是指聖經中所有的真理,而是指蒙恩得救所必須知道的真理。「沒有虛謊是從真理出來的」,因為虛謊與真理是完全相反的性質,正如黑暗與光明完全相反一樣,所以虛謊絕對不可能是從真理出來的。信徒是知道真理的,但那些敵基督者不知道,他們所傳的是不符合真理的假道,所以稱他們為異端。那麼什麼是真道?什麼是假道?這就需要與神的話,即聖經的道理相對照來分辨。「誰是說謊話的呢?不是那不認耶穌為基督的嗎?不認父與子的,這就是敵基督的」。「誰是說謊話的呢?」就是敵基督,他們明顯的特徵就是說謊話的。「那不認耶穌為基督的」,就是不認耶穌是道成肉身的救主、是神而人的基督。當時的異端教訓之一,強調耶穌是耶穌,基督是基督,耶穌只是一個好人,而基督則是神的兒子,兩者之間彼此沒有關連,他們藉此說法來否定十字架救贖的道理。直到現在雖然許多異端出現的背景不同,但他們的來源是相同的,都是出於敵基督者的靈,他們的道理多半都是直接間接地否認基督是道成肉身來的。而有些人雖然自稱是基督徒,但他們的行為卻表明他們心裡並不把主耶穌當作真神來敬畏,這樣的心態也是「敵基督的」心態。而凡不認耶穌是父懷裡的獨生子的(約1:18),就是「不認父與子的,這就是敵基督的」。
「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認子的,連父也有了」。「認子」,是指在人面前公開承認主耶穌就是道成肉身的聖子基督。因子與父乃是一(約10:30),所以「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因為子是父的表明(約1:18),所以「認子的,連父也有了」。那些自稱「一神論」的宗教和教派,就如耶和華見證人、摩門教、基督教新神學派,甚至猶太教徒,雖然承認獨一的真神,但卻不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這樣他們連父神也就沒有了。主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祂,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所以「凡不認子的」,他們的結局必然可悲!「論到你們,務要將那從起初所聽見的,常存在心裡。若將從起初所聽見的存在心裡,你們就必住在子裡面,也必住在父裡面」。「那從起初所聽見的」,是指福音真理,也就是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猶3)。那麼信徒怎樣持守真理呢?就是「常存在心裡」,不可隨流失去(來2:1)、聽了就忘(雅1:25)。而信徒「若將從起初所聽見的存在心裡」的好處,就是「你們就必住在子裡面,也必住在父裡面」,就是與聖父、聖子都有親密的靈里交通。因此信徒就當竭力持守那純正的福音真道,不可讓所謂的「新教訓」、「新神學」扭曲了那起初所聽見的真道。使徒保羅說:「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參加一8)。
「主所應許我們的就是永生。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指著那引誘你們的人說的。」因當時有人引誘信徒,使他們懷疑主所應許的「永生」,所以約翰特別加以證明這永生之道,也就是使徒起初所傳給他們的。他們既然從心裡承認主的道,又認識了神,就該持定主的應許,不要因人的「引誘」而搖動。而主所給我們永生的應許,也就是父所給我們永生的應許(3:16),因為「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借著他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林后1:20)。約翰再次強調,他寫這信並非懷疑他們的信仰,而是提醒他們防備「那引誘你們的人」。使徒之前要求信徒常存所聽的真道,這與拒絕異端的誘惑有密切的關係。單單聽過或明白真理,還不一定能勝過誘惑,必須常常存記,深刻明了,熟習善用,才可能應付異端。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從主所受的恩膏」,指聖靈。「常存在你們心裡」,指聖靈會永遠與我們同在(約14:16)。「並不用人教訓你們」,並非指信徒都要斷然拒絕別人的教訓,否則使徒和許多神仆也不該教訓人,又叫人聽從他們的教訓。而是說信徒應當常常聽從聖靈的教訓,以致用不著別人來教導了。留心聖靈的教訓使我們可以脫離「從人領受」的程度,而學會如何跟神行走,對屬靈的事能自己領會。聖靈要在「凡事上教訓我們」,這是最重要的屬靈教訓,所以信徒要留心聖靈怎樣在我們每日的生活工作上借一切大小、好壞、別人作的、自己做的…事上,教訓我們。「教訓」,是指聖靈在信徒裡面,借著如同膏油塗抹的運行感動,使信徒明白神的旨意。這是聖靈在一個常與主交通、常行在光明中的信徒心裡必有的工作。若我們敬愛神,那麼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聖靈都會來教訓我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意思是聖靈的工作和教導是真實的,不是虛假的。聖靈絕不會教導或指引人作虛假的事,就如為掩飾自己軟弱所編造的理由,為求取人的稱許而作的假熱心或誇大的假見證。「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按這恩膏的教訓」,意指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帖前5:17)。「住在主裡面」,指停留、居住在主裡面。
「小子們哪,你們要住在主裡面。這樣,祂若顯現,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於慚愧」。這裡的「小子們哪」,是以全體信徒為對象,而不分年齡和生命的成熟程度。「要住在主裡面」,是要信徒與基督在屬靈生命方面的合一。「這樣,祂若顯現,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於慚愧」。「這樣」,指我們若「住在主裡面」的情形。「祂若顯現」,指主的再來。「坦然無懼」,指在基督的審判台前(林后5:10),因自己能有所交賬,故無所畏懼。「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於慚愧」,就是當基督再來的時候,就可以「坦然無懼」地向主交帳,在基督的審判台前「也不至於慚愧」。「你們若知道祂是公義的,就知道凡行公義之人都是祂所生的」。「祂是公義的」,是指主是全然公義的,當祂再來時也要按著公義審判人(提前4:8)。「就知道凡行公義之人都是祂所生的」,「凡行公義之人」,是指得救的信徒。「都是祂所生的」,指是神所生的,神將祂「公義」的生命賜給我們。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讓主公義的生命彰顯在我們的身上,我們就能自然而然的行出公義,這樣當主再來時,我們在主面前就可以「坦然無懼」,」也不至於慚愧」!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