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詩78-79篇>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8-16 05: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詩78-79篇」「(亞薩的訓誨詩。)我的民哪,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側耳聽我口中的話……。」詩篇第七十八篇是亞薩的訓悔詩,他透過回顧從摩西帶領百姓出埃及、到大衛在錫安作王的以色列歷史,證明百姓一直在重蹈歷史的覆轍,不斷「忘記神的作為」。本詩是第二長的詩篇,僅次於詩一百一十九篇。首先亞薩對以色列民說:「我的民哪,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側耳聽我口中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是我們所聽見、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亞薩在此呼籲神的子民要聽他的訓悔,就是要他們來聽神在歷史上的作為,特別是顯明在以色列民中的作為,進而明白神的心意和法度,也從中汲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招致滅亡之災。「說出古時的謎語」,即表明神在古時如何奇妙的為選民成就大事。「比喻」,就是藉以色列人的歷史作為提醒。「我們不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因為,祂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祂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不要像他們的祖宗,是頑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輩,向著神,心不誠實。」亞薩要以色列民吸取歷史教訓,並將此傳給後人,好叫神的法度和作為因此被人知道。 因為他們是「頑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輩,向著神,心不誠實」。「以法蓮的子孫帶著兵器,拿著弓,臨陣之日轉身退後。他們不遵守神的約,不肯照祂的律法行;又忘記祂所行的和祂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祂使水從磐石湧出,叫水如江河下流…祂曾擊打磐石,使水湧出,成了江河;祂還能賜糧食嗎?還能為祂的百姓預備肉嗎?」詩人又回顧神帶領百姓出埃及、過紅海,用雲柱火柱引導百姓,在曠野使磐石出水的歷史。但百姓卻「忘記祂所行的和祂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並且「不遵守神的約,不肯照祂的律法行」,他們仍舊「得罪祂、悖逆至高者」。百姓一面承認神曾經在曠野使磐石出水,一面「妄論」神不能在曠野「擺設筵席」,而且「心中試探神,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

「所以,耶和華聽見就發怒;有烈火向雅各燒起;有怒氣向以色列上騰;因為他們不信服神,不倚賴祂的救恩。祂卻吩咐天空,又敞開天上的門…他們吃了,而且飽足;這樣,就隨了他們所欲的。他們貪而無厭,食物還在他們口中的時候,神的怒氣就向他們上騰,殺了他們內中的肥壯人,打倒以色列的少年人。」因百姓試探神,以致惹神發怒。但神並沒有立刻懲罰他們,而是先賜下嗎哪和鵪鶉,讓百姓「隨了他們所欲的」,證明神有能力「賜糧食、為祂的百姓預備肉」。當百姓「吃了,而且飽足」以後,神才讓百姓的「貪而無厭」成為自作自受的刑罰,「殺了他們內中的肥壯人,打倒以色列的少年人」。「雖是這樣,他們仍舊犯罪,不信祂奇妙的作為。因此,祂叫他們的日子全歸虛空,叫他們的年歲盡屬驚恐…但祂有憐憫,赦免他們的罪孽,不滅絕他們,而且屢次消祂的怒氣,不發盡祂的忿怒。祂想到他們不過是血氣,是一陣去而不返的風。」當百姓經歷神的管教時,他們的悔改不是因為痛恨罪惡,而是因為害怕懲罰,所以「才求問祂,回心轉意,切切地尋求神」。但神很清楚,百姓只是「用口諂媚祂,用舌向祂說謊」,然而神卻「有憐憫,赦免他們的罪孽,不滅絕他們」,因為「祂想到他們不過是血氣,是一陣去而不返的風」。「他們在曠野悖逆祂,在荒地叫祂擔憂,何其多呢!他們再三試探神,惹動以色列的聖者…祂卻領出自己的民如羊,在曠野引他們如羊群。祂領他們穩穩妥妥地,使他們不至害怕;海卻淹沒他們的仇敵。」詩人又回顧神帶領百姓出埃及、過紅海、在曠野的過程,提到了出埃及十災中的七個災。神淹沒他們的仇敵,「卻領出自己的民如羊,在曠野引他們如羊群」。百姓經歷了那麼多神跡,但對神帶領他們出埃及卻不知感恩,反而「悖逆祂、叫祂擔憂」,甚至「再三試探神,惹動以色列的聖者」。

「祂帶他們到自己聖地的邊界,到祂右手所得的這山地。祂在他們面前趕出外邦人,用繩子將外邦的地量給他們為業,叫以色列支派的人住在他們的帳棚里。他們仍舊試探、悖逆至高的神,不守祂的法度…因他們的邱壇惹了祂的怒氣;因他們雕刻的偶像觸動祂的憤恨…又將他的約櫃(原文是能力)交與人擄去,將祂的榮耀交在敵人手中;並將祂的百姓交與刀劍,向祂的產業發怒。少年人被火燒滅;處女也無喜歌。祭司倒在刀下,寡婦卻不哀哭。」神帶領百姓進入迦南,但百姓卻對進入應許之地不知感恩,「仍舊試探、悖逆至高的神,不守祂的法度,反倒退後,行詭詐」,並且進一步用拜偶像來得罪神,惹神發怒,之後「榮耀離開以色列,因為神的約櫃被擄去了」。「那時,主像世人睡醒,像勇士飲酒呼喊。祂就打退了祂的敵人,叫他們永蒙羞辱;並且祂棄掉約瑟的帳棚,不揀選以法蓮支派,卻揀選猶大支派祂所喜愛的錫安山…又揀選祂的僕人大衛,從羊圈中將他召來,叫他不再跟從那些帶奶的母羊,為要牧養自己的百姓雅各和自己的產業以色列。於是,他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這裡詩人說:「主像世人睡醒,像勇士飲酒呼喊」,是比喻神好像剛剛醒過來。而之前百姓悖逆、偏離、拜偶像的時候,神好像睡著了、喝醉了,任憑百姓落在失敗和黑暗中。實際上,神的手始終在那裡管理,祂的寬容和忍耐不是不聞不問,是要讓人徹底認識自己的全然敗壞,然後才能甘心接受神所揀選的牧人。神「揀選猶大支派祂所喜愛的錫安山;蓋造祂的聖所」,顯明祂與百姓的同在。祂「又揀選祂的僕人大衛」,「為要牧養自己的百姓雅各和自己的產業以色列」,一步一步地引導悖逆的百姓走正路。

詩篇第四十九篇是:「(亞薩的詩。)神啊,外邦人進入禰的產業,污穢禰的聖殿,使耶路撒冷變成荒堆……。」本詩篇的背景是巴比倫軍隊攻佔耶路撒冷,聖殿被毀、猶大亡國、百姓被擄(王下25:9)。因為百姓在耶路撒冷經歷了這樣的慘狀,所以亞薩向神呼求、禱告說:「神啊,外邦人進入禰的產業,污穢禰的聖殿,使耶路撒冷變成荒堆。把禰僕人的屍首交與天空的飛鳥為食,把禰聖民的肉交與地上的野獸,在耶路撒冷周圍流他們的血如水,無人葬埋。我們成為鄰國的羞辱,成為我們四圍人的嗤笑譏刺…。」亞薩把百姓在耶路撒冷受到的凌辱告訴神。 他們被外邦人入侵,聖殿被污辱,耶路撒冷變成荒場,人被殺, 屍首無人埋葬。本是強大的國家,淪落到這個地步,成為別人的笑談。耶路撒冷是神所揀選的居所,也是神的百姓屬靈光景的標誌。當神的百姓順服神的時候,耶路撒冷就得興旺,當神的百姓悖逆神的時候,耶路撒冷就會蒙羞。「耶和華啊,這到幾時呢?禰要動怒到永遠嗎?禰的憤恨要如火焚燒嗎?願禰將禰的忿怒倒在那不認識禰的外邦和那不求告禰名的國度。因為他們吞了雅各,把他的住處變為荒場。」詩人認識到,仇敵摧殘神的百姓、「吞了雅各,把他的住處變為荒場」,不是因為神沒有能力,而是因為神在「動怒」。神的能力,完全可以阻止一切災難發生,因此神允許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百姓首先應當認罪悔改。

所以亞薩向神說:「求禰不要記念我們先祖的罪孽,向我們追討;願禰的慈悲快迎著我們,因為我們落到極卑微的地步。拯救我們的神啊,求禰因禰名的榮耀幫助我們!為禰名的緣故搭救我們,赦免我們的罪。為何容外邦人說『他們的神在哪裡』呢?願禰使外邦人知道禰在我們眼前伸禰僕人流血的冤。」神的百姓被擄,是「先祖的罪孽」,也是他們自己犯罪的結局。百姓不顧神的警告(申32:20-25),明知故犯,離棄神、拜偶像。所以詩人就向神認罪,然後才求神為了祂自己的名和榮耀而「搭救、赦免」百姓。外邦人問「他們的神在哪裡」?既是「嗤笑」以色列人的信仰毫無幫助,也是質疑以色列人的神缺乏能力。「願被囚之人的嘆息達到禰面前;願禰按禰的大能力存留那些將要死的人。主啊,願禰將我們鄰邦所羞辱禰的羞辱加七倍歸到他們身上。這樣,禰的民,禰草場的羊,要稱謝禰,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禰的話,直到萬代」。「禰草場的羊」,比喻神的百姓,他們雖然落到了「極卑微的地步」,但詩人還是盼望他們的嘆息達到神面前,並求神用祂的大能「存留那些將要死的人」,並且願神「將我們鄰邦所羞辱禰的羞辱加七倍歸到他們身上」,「七倍」意思是「完全的報應」。這樣他們就要「稱謝」、「讚美」神。願我們都要從以色列民不顧神的警告,明知故犯,離棄神、拜偶像中得著警誡,我們要從罪中迴轉,要從愛世界中迴轉…,我們要聽從神的話,遵行祂的旨意,這樣神就會施恩給我們,我們就要永遠稱頌讚美神!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