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我們稱謝禰>
讀經「詩75: 1-10」「(亞薩的詩歌,交與伶長。調用休要毀壞。)神啊,我們稱謝禰,我們稱謝禰!因為禰的名相近,人都述說禰奇妙的作為……。」詩篇第七十五篇是亞薩的詩,是一首稱謝神的感恩詩。本詩篇的背景是,在猶太王希西家統治時期,當時的亞述王西拿基立圍困了耶路撒冷,但神卻在一夜之間消滅他們的大軍,以致西拿基立不得不倉皇撤退。這記載在列王紀下 19:35-36: 「當夜,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清早有人起來,一看,都是死屍了。亞述王西拿基立就拔營回去,住在尼尼微」。神能在一夕之間扭轉情勢,神的使者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使以色列人轉危為安。因此詩人亞薩就帶領百姓稱謝神:「神啊,我們稱謝你,我們稱謝你!」這是整個以色列民一同稱謝神,而且是連說了兩次稱謝,表示他們對神無盡的感謝。亞薩又說到他們稱謝神的原因:「因為你的名相近,人都述說你奇妙的作為」。「禰的名相近」,指神願意與祂的百姓親近。申命記 4:7說:「哪一大國的人有神與他們相近,像耶和華我們的神、在我們求告他的時候與我們相近呢?」神的名是近的,因為祂的子民可以隨時隨地呼喚祂的名,奉祂的名懇求,祂就聽禱告。呼喚祂名的時候,神就同在,祂垂聽困苦人的禱告,為困苦人伸冤。所以當以色列民知道「禰的名相近」,當他們講述神奇妙的作為時,就禁不住要稱謝神。
接下來是神言明祂的審判:「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審判。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我曾立了地的柱子。(細拉)我對狂傲人說:不要行事狂傲!對兇惡人說:不要舉角!不要把你們的角高舉;不要挺著頸項說話。」神是公義的神,祂必在時候滿足時,按正直審判這個世界。當神施行審判時,「地和其上的居民都消化了」。而神「曾立了地的柱子」,就像神立地球安放在宇宙中,有柱子支撐著一樣,不會動搖,沒有改變,神的審判也是這樣不會改變。所以神對狂傲人說:「不要行事狂傲。」對兇惡人說:「不要舉角!」當神向狂傲的人說:「我今天要你的靈魂」,那些狂傲的人能夠站得住嗎!什麼人能夠舉角,能夠挺著頸項說話呢?當亞述王率領大軍攻打耶路撒冷的時候,向神發狂傲的話說:「列國的神有哪一個救他本國脫離亞述王的手呢?」
(王下 18:33) 亞述王仗著自己的勢力根本不把神放在眼裡,神卻在一夜之間消滅他們的大軍。人的驕傲是人心裡最頑固的罪,曾經有多少狂傲的人,被神拉下來,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無論是聖經里還是聖經外,神恨惡狂傲的人。「不要舉角」,是勸誡人不要高傲,不要因自己的勢力、權柄而驕傲自誇。「挺著頸項」,是指固執頑梗,死不回頭。不僅僅外邦人會向神挺著頸項,神的選民也會向神挺著頸項,摩西常說以色列民是硬著頸項的,先知書里常常有指責以色列百姓向神頑梗,不肯回頭的經文。但神是公義的,祂必「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
「因為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也非從南而來。惟有神斷定;祂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耶和華手裡有杯,其中的酒起沫,杯內滿了攙雜的酒。祂倒出來,地上的惡人必都喝這酒的渣滓,而且喝盡。」詩人在此講到,一切的高舉都不是來自東、西、和南方,也就是說,高舉是從還剩下的那一個方向,就是從北方而來,這個北方,指的就是神自己。但神是無所不在的,所以這裡並不是為了告訴我們神在哪個方向,而是要告訴我們,高舉唯有從神而來,唯有神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同時當神審判惡人時,他們必定要喝「耶和華手裡有杯,其中的酒起沫,杯內滿了攙雜的酒;他倒出來,地上的惡人必都喝這酒的渣滓,而且喝盡。」無法逃脫。可見神手中的杯,是痛苦杯、是咒詛的杯,是神忿怒的杯,是為一切行不義抵擋神的人預備的杯。而杯中的「酒起沫」,這表明神的忿怒,已到了不可抑制的程度。神要用祂手中的杯,傾倒給地上所有的惡人,狂傲的人喝,絕不會有人被遺漏,絕不會有人能逃脫,公義的神必不會輕易放過惡人。但在神的手中還有福杯,就是救恩的杯。現今是恩典的時代,是人認罪悔改,歸向神的時候,人若不肯悔改,到了那日,就不得不去喝神咒詛的杯。今天我們既然知道神手中有咒詛的杯,我們就要警戒惡人,趕快悔改信耶穌,將神咒詛的杯,換為神救恩的福杯!
最後當亞薩知道神是公義的審判者時,他就說:「但我要宣揚,直到永遠!我要歌頌雅各的神!惡人一切的角,我要砍斷;惟有義人的角必被高舉。」亞薩在此宣告,他要歌頌神,要宣揚神的作為直到永遠。惡人無論多麼倡狂,他所有的角,全部都會被神砍斷。所以我們不要懼怕惡人,也不要羨慕做惡人。惟有義人的角,必被高舉,這是義人的安慰和盼望。今天神恆久忍耐,祂任憑萬國各行其道,不立即審判。但到了神所定的日期,祂必按公義施行審判。因此今天當我們看見不法的事增多,世界上的災難不斷增加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神審判的時候就要到了,神必按公義審判世界的日子近了。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警醒等候神所定的日期,並且要因神按正直,公義施行審判,而感謝讚美祂,稱謝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