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殷勤,安然見主>
讀經「彼后3: 14」「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在彼得后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使徒彼得勸勉信徒就當殷勤,安然見主,他說:「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這些事」就是基督再來,將把信徒帶進新天新地的事。因此面對基督的再來,我們需要的不是好奇哪個日子祂會再來,而是心存盼望,隨時等候祂的再來。不管基督何時再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心中的盼望。我們知道基督必會再來,祂所應許的一切都必成就,這就是我們等候基督再來的盼望。所以信徒要知道,基督看似遲遲未來,不是耽延,而是在等候我們,寬容我們,好使我們得以預備好。因基督隨時再來,所以彼得在此勸勉信徒:「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殷勤」就是不閑散,勤奮努力珍惜光陰,抓住每一個機會不要懈怠。每一個盼望主再來的人,必定過一個:殷勤的生活,而不是懶惰或懈怠。信徒要「「殷勤」,這是聖經中的一貫教導,尤其是在新約中,「殷勤」被看作是基督徒所必須擁有的屬靈品質,有了這種品質,基督徒才能在救恩過程中盡上自己當盡的責任。
使徒彼得說,神「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的殷勤…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后1:5-11)。因為主來的日子,已迫在眉睫了!到那日,我們每一個人,沒有例外都要向祂交帳!信徒若不殷勤,恐怕當主再來時,面對基督台前的審判,就會遭受虧損。與殷勤相對的,就是懈怠,就是「閑懶不結果子」的人,在事奉上火熱不起來,傳福音的事情似乎和他們關係也不大。而那把一千兩銀子埋在地里的人,雖然理由冠冕堂皇,但主耶穌卻對他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太25:24-27)。可見他受罰就是因為他懶惰、沒有盡忠!因此,我們這些生活在末後世代的基督徒,實在應該作殷勤的人,而不可作懈怠的人。
這裡「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的「自己」,是指每一個信徒的各人自身,沒有人能代替,也沒有人能例外的,人人都要「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沒有玷污」指不沾染污穢,即,遠離罪惡,過聖潔的生活。「無可指摘」,指無論對神或對人,均沒有任何可以招致責難的地方。聖經告訴我們:「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與眾人和睦」,意思就是在生活中無可指責,對神對人沒有虧欠。「追求聖潔」,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所以唯有「追求聖潔」的人,才能「安然見主」。因此每一個信徒都要追求聖潔,在生活行為上不留污點,有完美的生命見證,不給人有毀謗的把柄,沒有任何可以招致責難的地方,這樣就可以坦然無懼地「安然見主」了。而「安然見主」,是指在主面前心裡坦然無懼、無所慚愧。若我們現在不「殷勤」的預備好自己,追求聖潔,恐怕當主再來時,就不能「安然見主」。
今天每一個蒙恩得救的信徒,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盼望,就是:主要在榮耀中再臨,那時我們都要見祂!但是持有這些盼望的信徒,是否都能「安然見主」呢?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使徒彼得在這裡提醒我們,既然我們盼望神的應許與永世福分的人,「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責」。在聖經里也多處如此的指示我們﹕「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凈自己,像祂潔凈一樣」。(約壹3:2-3)還有,「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責。」(帖前5:23)儘管哥林多教會的光景是那樣的軟弱可憐,然而神並不因此在原則上有一點遷就,祂借著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后書的末了,仍然向他們提出了要作「完全人」的要求(林后13:9-11)。因此如果你是一直地順從肉體的私慾,與罪惡妥協,或悖逆又消滅聖靈的感動,常使聖靈擔憂的信徒,若一直不悔改,帶著這種光景去見主,那時就不會是「安然見主」了!因為主耶穌再來的日子近了,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聽從彼得在此的勸勉:「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