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彼后3: 8-13>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8-5 06: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彼后3: 8-18」「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在彼得后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彼得因假師傅以為萬物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就不信主耶穌再來的應許,而信徒可能也受這些人的影響,對主耶穌再來的應許漸漸淡忘,所以在此他就提醒信徒:「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親愛的弟兄啊」,此稱呼表示彼得是以愛心為出發點,對信徒提出勸勉的話。之前彼得是駁斥假師傅對主再來的譏誚話,這裡是勸勉信徒如何看待主的再來。「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有一件事」,指主遲遲尚未成就祂再來之應許的事。「不可忘記」,表示彼得在此所講的信息,不是那些信徒所不知道,因為沒有人可記住他們還未知道的事,是那些信徒忽略了所已經知道或聽到的事。這不可忘記的事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這句話是引自詩篇90:4,摩西祈禱的時候說:「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但彼得將摩西禱告中所說的話,再加以推廣,將反面的意思也表明出來,主不但看千年如一日,亦看一日如千年。這表示主在時間方面,不像人類那樣受一定時間次序的限制,不論是需要一千年才成功的事,或只需一日便可以成功的事,在祂都是一樣的。因主是活在永恆里,在時空之外、是時空的主宰,祂看時間的角度是受時空限制的人無法揣摩的。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主所應許的」,指主再來的應許,這應許所以未立即成就,並非因祂「耽延」,乃是因祂的「寬容」。神過去既在洪水的審判上「容忍等待」(彼前3:20),現在在末日的審判上也願意「容忍等待」。因為神並不因惡人滅亡而喜悅,寧願等候惡人「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結18:23),「祂願意萬人得救」(提前2:4)。 這裡「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說出神對罪人的心意是願意每一個人都能「悔改」,「不願有一人沉淪」,所以基督徒應當體會主的心,趁主未來之前,盡量引領沉淪在罪中的人悔改歸向神。而彼得在這裡是以信徒為對象,他警告信徒不可怪責主耽延未來,而以為主的應許不可信,其實乃是主寬容他們自己,仍給他們事奉主,為主盡忠的機會。所以信徒應當趕快趁主耽延的時機,潔凈自己、熱心救人,以免辜負了主「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的心意。但「乃願人人都悔改」,並不是說所有的人最終都會得救,只有信主悔改的人才能得救。神的等候固然是「寬容」罪人、甚至是那些「好譏誚的人」,讓他們仍有機會聽信福音「悔改」得救。但更是「寬容」信徒,使我們仍有機會預備好自己、廣傳福音,可以「安然見主」。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主的日子」,是指主耶穌的第二次降臨的日子。「像賊來到」,源於主耶穌自己的比喻(太24:43-44),形容主的降臨是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來到,如同賊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出現一樣。這個特別的比喻給門徒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徒保羅(帖前5:2)和使徒約翰(啟3:3)都用同樣比喻形容基督再來時的突然。主耶穌再來的日子,是人所無法逆料或預算得來的,主自己在世時已講得十分明白,祂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獨父知道」(太24:36)。所以任何人,用任何方法去計算主來的「日子」或「時辰」,都必然是錯誤的,不論人們宣稱如何得著超然的靈感與啟示,但它們若與聖經的明文相衝突的,就顯明是錯誤的。「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那日」在此是指主的降臨所帶進的世界末日,根據別處聖經,主的再來並不立刻就帶進世界末日,中間還有一千年的間隔(啟20:4-5)。彼得在這裡是概括地預指未可見的將來的事,所以在時間的程序方面是籠統說的。「天必有大響聲廢去」,這是講到舊的天被廢去之時的情景,「大有響聲」,指舊天被廢去時所發出的破空巨響,這是出於神超然的能力所發出的毀滅力量。「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有形質的」,指一切物質,即地球本身和地球上一切物體,包括生物和無生物,以及太陽、月亮、星星等天體,還有包圍地球的空氣層。「被烈火銷化」,指一切屬物質的東西都要「用火焚燒」,使之銷化凈盡。「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地和其上的物」,相等於前句「有形質的」,「都要燒盡了」,神清除一切舊造的方法,不再用洪水(創9:11),乃是用火燒盡。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這一切」指我們今日所賴以生存的「地和其上的物」,「既然都要如此銷化」,意指既然是都要轉眼成空,就不應當以這些為我們人生追求的目標。彼得指明這世界的最後結局,將必毀滅而歸於無有,其目的不是要引起信徒的悲觀的人生觀,乃是鼓勵他們,既知道這物質世界的最終結局,「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就是要他們的行事為人竭力追求聖潔和敬虔,因為唯有「聖潔、敬虔」才能從這個虛空的世界帶到永恆。「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這「神的日子」,是指世界被火焚燒之後,一個新的天地將要開始的那個日子(啟21:1),也是指世界末日神在白色大寶座上審判之日(啟20:11)。「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這裡的「天」,不是單指地球上的人所見的「天」,乃是指全宇宙,或包括若干星球。這樣將來更新的天地,並非僅限於地球,也是整個宇宙的更新。「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這是複述「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過程是先「鎔化」后「銷化」。信徒既知道這世界的虛空和只是暫時的存在,而仍貪圖這至暫至輕的快樂,忽略了天上的福氣,便是無知而愚頑的人了。「但我們照祂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這「但」字強烈地表示我們基督徒並不將盼望寄托在那些將要銷化的事物上,「我們照祂的應許」,意指我們卻寄望於神的話所給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新天新地」指現在的天地過去之後,所顯現的另一個嶄新的天地(啟21:1),它將會存留直到永遠。「有義居在其中」,這「義」指與神並與人都公正、正直,「有義居在其中」,這是擬人化描述,意指在永世里,絲毫沒有不義、邪惡的情形。因為那時,「那義者耶穌基督」(約壹2:1)要完全作王掌權,所以在新天新地中一切都是「義」的,沒有罪惡和痛苦的存在,那時神的應許便完全實現了。基督徒既是相信且以神的應許為根據的人,為此,願我們都當「照祂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的來臨,我們的行事為人也要竭力追求聖潔和敬虔,這樣我們就能進入新天新地!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9: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