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神興起>
讀經「詩68: 1-35」「(大衛的詩歌,交與伶長。)願神興起,使祂的仇敵四散,叫那恨祂的人從祂面前逃跑……。」詩篇第六十八篇是大衛的詩,也是一篇彌賽亞的詩,以弗所書4: 8引用了本詩篇:「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本詩篇是大衛將約櫃從俄別以東的家運到錫安山時寫的,他首先祈願神說:「願神興起,使他的仇敵四散…。」而當年以色列人在曠野出發時有約櫃在前面,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民10:35)這既是摩西的禱告,也是摩西信心的宣告,是宣告神得勝在以色列人的仇敵身上。所以大衛知道只要「神興起」,「祂的仇敵四散,叫那恨祂的人從祂面前逃跑。他們被驅逐,如煙被風吹散;惡人見神之面而消滅,如蠟被火熔化。惟有義人必然歡喜,在神面前高興快樂。」可見當神興起時,仇敵就四散。「恨祂的人」是與神為敵的人,又是以色列民的敵人,他們就要從神面前敗北逃跑。敵人被驅逐如煙被風吹散,消滅如蠟被火鎔化,他們都不能站立在神面前。惟有義人能歡喜快樂的面對神。同樣今天只要神興起,所有悖逆不悔改,以神為敵的人,就必被驅逐,在神的面前消滅,他們必將在主顯現時的烈火面前如蠟熔化。但悔改信主、愛主的人,神必為他們預備天國的路,必為他們打開天堂的恩門,信徒就在神面前高興快樂。因此我們今天都要堅定的信靠這位愛我們到底的神,並且要向神歌唱、稱頌祂的名,在祂面前歡樂,更要像大衛那樣呼求說:「願神興起」!接著大衛就對百姓說:「「你們當向神唱詩,歌頌祂的名;為那坐車行過曠野的修平大路。祂的名是耶和華,要在祂面前歡樂!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神叫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乾燥之地」。這裡「為那坐車行過曠野的修平大路」,表示神為以色列民預備道路,讓他們順利走過曠野。而且神要作無依無靠孤兒的父,為被欺凌的寡婦伸冤。為「孤獨的」 就是沒有親人照應,生活在貧窮中的,神願照顧並為他們預備可居住的家。為「被囚的」,就是被冤枉入獄的,可以重獲自由。惟有悖逆的人,他們必要活在乾燥之曠野、沙漠中。神是有憐憫、有公義的神,祂保護無助者、也審判悖逆者。
「神啊,禰曾在禰百姓前頭出來,在曠野行走。(細拉)那時,地見神的面而震動,天也落雨;西奈山見以色列神的面也震動。神啊,禰降下大雨;禰產業以色列疲乏的時候,禰使他堅固。禰的會眾住在其中;神啊,禰的恩惠是為困苦人預備的。」大衛在這裡回顧以色列出埃及往曠野和西奈山的旅程。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神在他們前面行走,引導他們。當神在西奈山顯現時,地動山搖,無論是以色列人或是山,都要在主面前搖動恐懼。神在曠野「降下大雨」表明祂施恩不斷,使他們在疲乏時得堅固。神實在與以色列民同在,並賜恩與那困苦的人民,而神的恩惠是為困苦人預備的,意思是只有那些承認他們是需要恩典的人,才會來尋求並領受神的恩惠。「曠野」的路是難行的,但往往卻是難忘而又最有價值的,對以色列人來說, 神領他們出埃及行過曠野的日子,是他們最深刻的歷史印記,說明他們是屬神的子民。今天許多信徒與神的關係最親密的時候,正是在艱難的歲月,在曠野的日子。「主發命令,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群。統兵的君王逃跑了,逃跑了;在家等候的婦女分受所奪的。你們安卧在羊圈的時候,好像鴿子的翅膀鍍白銀,翎毛鍍黃金一般。全能者在境內趕散列王的時候,勢如飄雪在撒們。」大衛在此描述神讓以色列人獲得大勝,甚至那些沒有參與爭戰的婦女都能分到戰利品,傳達勝利的消息,以致百姓好像鴿子安祥華美。敵人卻四處逃散。「飄雪」即比喻敵人四處逃散。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困難很多時候都是突入其來的,以致我們來不及反應,也沒有能力去處理。然而唯有當我們願意投靠神,祂必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在我們心裡並給我們力量去面對,也使我們戰勝任何仇敵的攻擊。「巴珊山是神的山;巴珊山是多峰多嶺的山。你們多峰多嶺的山哪,為何斜看神所願居住的山?耶和華必住這山,直到永遠!神的車輦累萬盈千;主在其中,好像在西奈聖山一樣。禰已經升上高天,擄掠仇敵;禰在人間,就是在悖逆的人間,受了供獻,叫耶和華神可以與他們同住。」這裡大衛描述「巴珊山是神的山」,是指巴珊山是宏偉的山。然而這宏偉的山卻「斜看」神所願居住的山,意思是高大的「巴珊山」嫉妒耶路撒冷的眾山。因為神揀選了不起眼的錫安山作為祂聖殿的所在地。正如神揀選年幼的大衛和小小的伯利恆一樣。神總是揀選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使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在神面前自誇。而因神已經來到祂所選擇的耶路撒冷的聖所,登上了錫安山的寶座。那些反抗神的人,他們要獻上貢物,接受耶和華為他們的神。這裡是形容得勝的神就像凱旋的君王,有俘虜、戰利品、貢物列隊隨行。
「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細拉)神是為我們施行諸般救恩的神;人能脫離死亡是在乎主耶和華。但神要打破他仇敵的頭,就是那常犯罪之人的發頂。主說:我要使眾民從巴珊而歸,使他們從深海而回,使你打碎仇敵,你的腳踹在血中,使你狗的舌頭從其中得分。」大衛在此告訴我們,神不但是「拯救我們的神」,也是「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可敬可畏的神,竟願意天天背負我們的重擔,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不是十年廿年,而是每一天,這樣我們心裡還畏懼什麼、擔憂什麼呢?今天在我們人生的路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重擔要背負,拯救我們的主,祂深知我們所背的重擔,也知道我們的軟弱,所以主要天天幫我們背起這重擔。我們就要緊跟著主的腳步,按照祂的吩咐去行,全然的信靠主,就可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親自經歷那位深愛我們的主,在我們的生命中為我們背負每一個重擔,這樣我們就要稱頌神。又因神救人脫離死亡,祂救人脫離仇敵,祂使人從被擄之地歸回,使人得勝仇敵。這不但是以色列民所遭遇的,也是每個信徒的人生中常遇到的,神在這些危險中把我們救出來,我們豈不應稱頌祂?「神啊,禰是我的神,我的王;人已經看見禰行走,進入聖所。歌唱的行在前,作樂的隨在後,都在擊鼓的童女中間。從以色列源頭而來的,當在各會中稱頌主神!在那裡,有統管他們的小便雅憫,有猶大的首領和他們的群眾,有西布倫的首領,有拿弗他利的首領。」這裡大衛描述約櫃在百姓的稱頌中進入耶路撒冷的聖所。約櫃作為神能力和臨在的表徵,神卻屈就自己住在人手所造的聖所,可見神對世人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過去神定意住在以色列人當中,為他們施行救恩,如今差派祂的獨身子,耶穌降世施行救恩,使信祂的人有永生的盼望。而在這行列中有便雅憫:即最小的支派,猶大:即最顯著領導的支派,這兩個支派處於以色列地土的南部,而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則位於北部,這表達從小至大,從南到北全以色列民都在神能力的保護下,跨步前行。
「以色列的能力是神所賜的;神啊,求禰堅固禰為我們所成全的事!因禰耶路撒冷的殿,列王必帶貢物獻給禰。求禰叱喝蘆葦中的野獸和群公牛,並列邦中的牛犢。把銀塊踹在腳下;神已經趕散好爭戰的列邦。埃及的公侯要出來朝見神;古實人要急忙舉手禱告。」大衛呼求神再次顯出祂的能力,就是昔日曾為拯救以色列民所顯的,懾服列國。當神臨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各國的君王都要來進貢獻禮物。「蘆葦中的野獸」,極可能是指活躍於尼羅河蘆葦中的河馬,作為埃及的比喻, 昔日埃及人是壓迫以色列民的。「群公牛」是比喻其他曾經欺壓神百姓的國家,他們都要受到神的懲罰,被祂叱喝、踹在腳下、趕散...。而埃及與古實要來臣服,向神敬拜和禱告。「以色列的能力是神所賜的」,信徒的得救和成聖,也完全是倚靠神,因為人肉體的力量在世界和撒但面前不堪一擊。因此,「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5:25)。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倚靠肉體為神做點什麼,只能「求禰堅固禰為我們所成全的事」。最後大衛說:「世上的列國啊,你們要向神歌唱;願你們歌頌主!歌頌那自古駕行在諸天以上的主!祂發出聲音,是極大的聲音。你們要將能力歸給神。祂的威榮在以色列之上;祂的能力是在穹蒼。神啊,禰從聖所顯為可畏;以色列的神是那將力量權能賜給祂百姓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大衛呼籲世上的列國萬邦都該來歸向神並向祂歌頌,因為祂是自古至今「駕行在 諸天以上的主」,就是諸天之王,萬有之主。祂的威榮和能力彰顯於宇宙穹蒼間,祂又是以色列的神。人就要將榮耀和能力歸給祂,而神的聖民蒙祂的恩賜和能力,使以色列民得以在世界上被高舉。因此大衛說:「神是應當稱頌的!」大衛要人稱頌神,不但是以色列人要這樣,連列國也要稱頌祂。而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列國充滿爭競和邪惡,我們很難想像列國會稱頌神。但大衛所呼籲,所相信的,已經在主耶穌身上成就,當神的國降臨時,列國必要俯伏敬拜歌頌神!為此,願我們都要祈願神的國早日降臨,並且還要像大衛那樣說:「神是應當稱頌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