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靠神才能施展大能>
讀經「詩60: 1-12」「大衛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的時候,約押轉回,在鹽谷攻擊以東,殺了一萬二千人。那時,大衛作這金詩叫人學習,交與伶長。調用為證的百合花。)神啊,禰丟棄了我們,使我們破敗;禰向我們發怒,求禰使我們復興……。」詩篇第六十篇是大衛的金詩,大衛寫此詩「叫人學習」,就是要百姓牢記,「我們倚靠神才能施展大能」。本詩的背景,記載在撒母耳記下八章和歷代志上十八章中。當時大衛在以色列的北部與「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當他們雙方交戰正激烈時,大衛聽到飛奔的通訊兵帶來的一則悲慘消息:南邊的強敵以東借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從南邊攻入以色列。為打敗亞蘭全軍,大衛的軍隊全部集中在北邊,因此本來就善戰的以東,在以色列南部,造成嚴重的破壞。此時大衛就派約押帶領部分軍隊南下,約押和雅比斯就在死海南邊的鹽谷打敗了以東,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大衛應該是在聽見以東入侵的壞消息之後不久,寫下了這首詩篇。然而當大衛面對,一場大戰還沒有結束,又有強敵來侵時,他最深的感受就是神丟棄了他們,是神向他們發怒,因此大衛向神哀訴說:「神啊,禰丟棄了我們,使我們破敗;禰向我們發怒,求禰使我們復興。禰使地震動,而且崩裂;求禰將裂口醫好,因為地搖動。禰叫禰的民遇見艱難;禰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大衛知道,仇敵同起就顯示是神的刑罰,但他又急急的求神使他們復興。大衛又透過地震的發生,透過艱難的臨到,感受到這是神向他們發怒!這裡「酒」比喻為神的震怒,以色列人彷佛醉酒者蹣跚不定。但因大衛對神有絕對的信心,所以面對南邊出現的大破口而信心崩裂和動搖的以色列百姓,他懇求神施恩憐憫,保守祂自己的百姓不致被擊垮:「求你將裂口醫好!」
接著大衛就宣告神要把旌旗賜下:「禰把旌旗賜給敬畏禰的人,可以為真理揚起來。(細拉)」大衛說神把旌旗賜給敬畏祂的人,所以只要他們敬畏神,倚靠祂,他們就可為真理揚起來,神必帥領他們,打得勝的仗!同樣今天當我們遭受挫敗時,也要像大衛那樣,站在神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挫敗,要向神發聲禱告,並要敬畏神,信靠神,仰望神的幫助,這樣我們就能在神賜的旌旗下,得勝有餘了!大衛又求告神說:「求禰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禰所親愛的人得救。」在此大衛的禱告是何等的直接,他把自己的需要直接擺在神的面前。因為「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大衛提醒神,他們是神所親愛的人,因為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是神所揀選的。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神「所親愛的人」,就是在失敗中,也可以放心地向神祈求。祂既是愛我們,豈不更要幫助我們嗎?
接下來大衛就緊緊抓住神的應許:「神已經指著祂的聖潔說(說:或譯應許我):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基列是我的,瑪拿西也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非利士啊,你還能因我歡呼嗎?」在此神宣告了祂的主權,整個以色列,都是屬祂的,都在祂的手中。神也擁有「摩押、以東、非利士」,這三個民族是以色列的東方、南方和西方的傳統仇敵。但當大衛得勝了摩押,j把他們當作洗腳盆,摩押既是洗腳盆,那麼在洗腳,脫鞋的時候,就可以把鞋扔到鄰界的以東地:「向以東拋拋鞋」,這表示以東地已經歸在大衛手中了!其實這樣的勝利不容易,但大衛深信,神要使他們得勝,無人可以讓他們失敗,因為神掌管每一個國家的未來!「誰能領我進堅固城?誰能引我到以東地?神啊,禰不是丟棄了我們嗎?神啊,禰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嗎?」
大衛迫切地祈求神按照祂的話,使祂所親愛的百姓戰勝敵人。他也深深地相信,神的話必要成就,所以大衛求神:「求禰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我們倚靠神才能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祂。」這就是大衛作的金詩,要叫我們學習的。為此,願我們今天不論遭遇到任何的困難、危險,都要依靠神,並且認定只有神才能幫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