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52-53篇」「(以東人多益來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亞希米勒家。』那時,大衛作這訓誨詩,交與伶長。)勇士啊,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詩篇第五十二篇是大衛的詩,本詩的標題是:「以東人多益來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亞希米勒家。』那時,大衛作這訓誨詩,交與伶長。」這事記載在撒母耳記21-22章中,以東人多益是掃羅的司牧長。大衛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來到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他隱瞞自己來訪的原因,亞希米勒在不知真相的情況下,聽從大衛的要求,給了他餅和刀。後來當時在場的以東人多益就將此事告訴掃羅,掃羅便派人將亞希米勒請來問話,問完話想殺死亞希米勒,但掃羅手下沒人敢殺耶和華的祭司,於是掃羅就吩咐多益去殺,多益便殺死亞希米勒全家,並挪伯中的男女老幼都被殺盡,只有亞希米勒一個兒子亞比亞他得以逃脫,並投靠了大衛。大衛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刻反省自己的罪,他把整個責任承擔過來,大衛對亞比亞他說:「那日我見以東人多益在那裡,就知道他必告訴掃羅。你父的全家喪命,都是因我的緣故,你可以住在我這裡,不要懼怕,因為尋索你命的,就是尋索我的命,你在我這裡可得保命。」而多益所行的是一場非常殘暴和血腥的屠城事件,大衛就針對多益的惡行,作了這首訓誨詩,他借這首詩,控告了多益的罪惡,並對多益的最終滅亡發出了先知性的預言。當時當大衛知道這事後悲憤交加,因此他寫到:「勇士啊,你為何以作惡自誇?神的慈愛是常存的。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快利傷人。你愛惡勝似愛善,又愛說謊,不愛說公義。(細拉)」
這「勇士」是諷刺多益竟敢膽大妄為地屠殺耶和華的祭司,這是以色列人所不敢做的事。因此大衛以「你為何以作惡自誇?」來質問他,質問之後便寫下「神的慈愛是常存的」。大衛又將「勇士」的舌頭比作「剃頭刀,快利傷人」,是指責他說的話毀滅了許多人。而惡人多益還愛惡恨善,不愛公義正直,只愛謊言!
因此大衛又說:「詭詐的舌頭啊,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神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祂要把你拿去,從你的帳棚中抽出,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細拉)」因惡人多益愛說「毀滅的話」,毀滅了亞希米勒,大衛相信神也照樣會毀滅他,直到永遠。神不僅要把惡人「毀滅」,而且要把他「拿去」、「從你的帳棚中抽出」,就是從家裡把他揪出來」,去接受審判。「拔出」是將惡人比作一棵樹,他會被神連根拔起。大衛在寫下這首詩時,惡人多益尚未受到上述的審判,但他相信這樣的審判一定會臨到他,表明他對神公義的審判有十足的信心。接著大衛講到義人對惡人之滅亡的反應:「義人要看見而懼怕,並要笑他,」這裡「義人」因惡人滅亡而「懼怕」,他們的「懼怕」,是一種目睹神審判時油然而生的敬畏。「笑他」是因看見公義得著伸張,切實又具體地經驗到神的慈愛,故此為了神所彰顯的恩慈而歡喜快樂。所以「義人」感慨「說:看哪,這就是那不以神為他力量的人,只倚仗他豐富的財物,在邪惡上堅立自己。」這樣的感慨,必然促使「義人」更加堅定地倚靠神。最後大衛表達自己對神的信念說:「至於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欖樹;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我要稱謝禰,直到永遠,因為禰行了這事。我也要在你聖民面前仰望禰的名;這名本為美好。」之前大衛把惡人比作將要被「連根拔起」的樹,這裡他把自己比作永不拔除的「神殿中的青橄欖樹」,目的是要用如此鮮明的對比襯托「義人」那與惡人完全不同的結局。大衛就以許願作結:「我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我要稱謝禰,直到永遠,因為禰行了這事。我也要在你聖民面前仰望禰的名;這名本為美好。」大衛不但要永永遠遠倚靠神的慈愛,還要因神所行的事讚美他,並仰望神的名,然後與聖民一起稱謝祂。這樣大衛就會像青橄欖樹,常發青,常結果子,能供應油,使神殿中的燈能發光。
詩篇第五十三篇是「(大衛的訓誨詩,交與伶長。調用麻哈拉。)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罪孽;沒有一個人行善……。」本詩篇是大衛的訓誨詩,也是大衛第二次論到愚頑人的詩,本篇與第十四篇除了第5節外幾乎相同,但用「神」替代了「耶和華」,可能第十四篇主要是面向以色列人說的,本篇主要是面向外邦人說的。聖靈兩次啟示這信息,讓我們知道「沒有神」的思想會帶來怎樣的惡果,尤其是在這離經背道的末後世代。本詩篇說到:調用麻哈拉,而麻哈拉的意思是「疾病」或「哀 傷」,這正如本詩篇所說出,人類最大的惡疾就是:心裡說,沒有神!因此大衛一開始就說:「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愚頑人」不一定是沒有知識,目不識丁,他們可能知道很多,很有學問。「愚頑人」就是心中沒有神,人如果心中沒有神,實在是愚頑。「愚頑人」是「心裡說,沒有神」,而他們口上還可能祈求神,甚至讚美神,如此虛偽,怎能不被神憎惡!
而神對愚頑人的態度是:「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祂的沒有?他們各人都退後,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神不是單單在某個時候「垂看世人」,祂從創世記(創6:12)開始,一次又一次地「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祂的沒有?」結論都是一樣:「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因為世人「都退後」離棄神,「一同變為污穢」,所以沒有一個人會主動尋求神。
「作孽的沒有知識嗎?他們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並不求告神。他們在無可懼怕之處就大大害怕,因為神把那安營攻擊你之人的骨頭散開了。你使他們蒙羞,因為神棄絕了他們。」大衛斷定,「愚頑人」之所以行了可憎惡的罪孽,都因他們「沒有知識」。這裡的「知識」,不是指頭腦里的智慧,而是指存於心裡的對神的認識。由於缺少對神的認識,「愚頑人」就會「不求告神」,他們的行為就不會遵行神的律法,他們的生活不接受神的管理,他們就會為所欲為:「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因此他們必定要遭受神嚴厲懲罰。對「愚頑人」最直接的懲罰,就是被神「棄絕」。「愚頑人」向來心高氣傲、不可一世,因為過度自信,可能從來都沒有過「恐懼」,但神卻要給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恐懼」。就在他們蓄意攻擊他人之時,神卻使他們「骨頭散開」,意即暴屍荒野,無人掩埋,這可真是一種奇恥大辱。一再拒絕神的「愚頑人」,最終都要落入這般處境,這對每一位讀者,都是永遠的警鐘。最後大衛說:「但願以色列的救恩從錫安而出。神救回祂被擄的子民那時,雅各要快樂,以色列要歡喜」。
「錫安」是聖殿的所在地。「雅各」常用來指以色列人。「被擄的子民」是指受壓迫的子民,「神救回祂被擄的子民」,是指神恢復祂子民的財富。人類的歷史已經證明,罪人不可能借著教育、知識、科技或心理輔導來得著拯救,因為「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因此人唯一的得救之路,是接受「從錫安而出」的彌賽亞基督作救主。當基督再來的時候,地上就不再有否認神、逼迫神百姓的「愚頑人」,神的子民將在那裡一同「快樂」、「歡喜」。為此,願那些心裡說沒有神的愚頑人,要悔改信耶穌,這樣就能成為神的兒女,與我們同享在基督里的救恩之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