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基督受苦的榜樣>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6-22 22: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基督受苦的榜樣>
讀經「彼前3: 18-22」「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在彼得前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彼得以基督受苦的榜樣來鼓勵信徒,要為主受苦。他說:「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這「因基督」是說明,信徒「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因基督也曾這樣「行善」而受苦。基督雖是無罪的,但他仍為神的旨意而受苦,何況我們原本是有罪的,我們受苦原屬該當的,這樣就更不可抱怨,也不沮喪。使徒還特彆強調基督的受苦是「一次」所作,不需重覆,就成就了神極大的救恩,而且成全到永遠。羅馬書6:10說: 「祂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祂活是向神活著。」而基督並不是為自己的罪受苦受死,而是為我們的罪受苦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義的」就是主耶穌,只有祂是「義者」,所以祂能「代替」我們,並且祂既是義者而為我們受苦,祂的受苦就大有價值。因此基督的「代替」是救恩的重要真理,是救恩的根基。而基督「代替」的目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這是祂為我們受苦的目的與結果。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作我們的「代替」,擔當我們的罪,因「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4:25)。使我們這些從前遠離神的人現今得以親近神。這「引」,表示基督已經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又在前面引領我們走這條路,我們這些被引導的人,所要盡的本分就是,要全心信賴主、跟隨祂。

當主耶穌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時,「按著肉體說,祂被治死」。而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時,祂將自己靈魂交在父手裡,所以主的肉身被釘死,祂的靈並沒有死,仍舊活著,故此「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這「按靈性,」絕非表示基督只不過靈性復活,而沒有身體復活。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被治死、埋葬,並且3日後復活。耶穌復活后,顯現給許多人看,耶穌的門徒多馬,更親手觸摸了耶穌復活后的身體。因此我們今天也要經歷復活的基督,也要明白義的基督代替不義的我們擔負罪的刑罰,更要知道我們的主也曾受苦,祂既然走過了這樣一條路,我們這些跟從祂的人,就當跟隨祂的腳蹤行!接著彼得說:「祂借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里的靈聽,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借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祂借這靈傳道給監獄的靈聽」,這是在耶穌被釘死後,肉身尚未復活以前。而這「傳道」,是指宣告祂已完成了救贖大工,也即宣告得勝。因此這「傳道」不是傳福音給不信而死的人聽,讓他們有第二次的機會悔改蒙恩,因為這是違反聖經真理的。主耶穌所講的在陰間里的財主,就說明人死後歸屬已成定局,無法再更改。(路16:22-26)所以信從福音,悔改得救只能是在活著的時候。而那些在監獄里的靈就是:「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這些在監獄的諸靈在未正式進入「火湖」之前(啟12:14),是在有火燒的陰間中的(路16:19-31)。

那麼為什麼彼得在此要說,主耶穌在死後到陰間,特地向那些在挪亞時代不信從之人的靈宣告得勝呢?因為彼得要以挪亞預備方舟,說明今天的世代和挪亞的世代一樣,「當時進入方舟,借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今天神也預備了救恩,並且「容忍等待」,但真信主的人也「不多」。又因為彼得要以洪水來預表洗禮,當時挪亞雖因神容忍當時代的人而傳道受苦,但到底他一家八口得著拯救。他的方舟所經過的洪水,正如信徒的洗禮一樣,都是表明拯救與審判兩方面,洪水如何對當時的不信者是一種審判,對挪亞卻是一個拯救。現今信徒的"洗禮"所表明的,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羅6:3-8)的福音,也同樣地對不信者是一個審判,對信的人卻是一個大拯救。所以現在信徒若為主受苦,也"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而是要以基督的受苦的榜樣,為勉勵和盼望。而「這洗禮」本身並不是要洗滌、清除人身上的污穢,「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意指受洗具有內在屬靈的功效,能讓受浸者藉以宣告,從此已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羅6:3-8),今後只願尋求向神活著,在神面前過聖潔的生活,如此便保持住無虧的良心。而使徒在這裡所講的,都是當時信徒所熟識的舊約歷史,而不是一些他們從未知道的新事。若這裡只是指基督曾下陰間,就不會是當時信徒所熟知的,使徒也不致那麼簡單而突然地提起一件他們從不知道的事為例證。所以本段記載的主要意思是,以那些在監獄里的靈為代表,說明主耶穌在死後,借這靈曾去向一切的靈宣告得勝(弗4:9)。

最後彼得說:「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眾天使和有權柄的,並有能力的,都服從了祂。」這裡講到基督的最終得勝,祂被神高舉,「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這「進入」說明天堂是一個實在的地方,主耶穌就是從天堂降下,祂仍舊回到那裡去。當司提反在殉道前,他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徒7:55-56)這「右邊」指最尊榮的地位。因此「眾天使和有權柄的,並有能力的,都服從了祂。」這「眾天使」是指所有善良的天使。「有權柄的」指眾天使中權位較高的天使長。「有能力的」指眾天使中賦予特殊大能以執行特書任務的天使長。主耶穌復活后升天,與父神共掌王權,「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 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西2: 15) 這是何等的榮耀與尊貴,今天信徒若因行善受苦,最終也會取得最榮耀的獎賞,我們不僅身體會復活,我們也會與基督一同做王(啟20:6)。而基督從受苦到得勝,從得勝再到得榮耀的路,也是我們的必然之路。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跟隨耶穌基督受苦的腳蹤,與主同受苦,也必與主同得勝,最終必與主同得榮耀!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