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37-38篇」「(大衛的詩。)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詩篇三十七篇是大衛的詩,也是他晚年寫的一篇智慧的訓誨詩,所以本詩含有不少帶有教誨性的詩句,可以從《箴言》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內容,就如:「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與《箴言》24:19: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相似。大衛深知曾困惑自己的問題,也困惑許多人,就是「義人受苦,惡人享福「,因而「心懷不平」,所以他在此真誠地勸告人:「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作惡的」和「行不義的」,都是指犯罪作惡、道德敗壞之人。「心懷不平」和「生出嫉妒」,都是指生氣或憤慨。那麼人怎能不「為作惡的心懷不平」呢?「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惡人的境遇看似很好,但他們的得意不過是曇花一現,既然如此,我們何必「為作惡的心懷不平」呢?因此大衛勸勉人:「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人會因「為作惡的心懷不平」而失去行善的動力,所以大衛勸勉人:「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因為神以「信實為糧」,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所以大衛又重申:「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默然」就是不用急躁,不要懷疑,只要安靜倚靠神。「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查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如果對神的信實有足夠的信心,就一定會迅速地「止住怒氣,離棄忿怒」,因為我們相信,神必會施行公義的審判。惡人可能一時興旺,但最終「必被剪除」,都要「歸於無有」。因為神的心意是讓「謙卑人」承受神的應許。
「惡人設謀害義人,又向他咬牙。主要笑他,因見他受罰的日子將要來到。」惡人很努力地「設謀、咬牙」,但神卻在「笑他」的愚昧,因為他不知道「受罰的日子將要來到」,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為自己掘墓。「惡人已經弓上弦,刀出鞘,要打倒困苦窮乏的人,要殺害行動正直的人。他們的刀必刺入自己的心;他們的弓必被折斷…」。惡人做好了攻擊義人的一切準備,結果「他們的刀必刺入自己的心」,這是永不改變的屬靈定律。義人所擁有的雖然極少,但比惡人所擁有的更多,因為義人所擁有的是長久的,惡人所擁有的卻是短暫的。審判來臨之際,「惡人的膀臂必被折斷」,表示他們將被徹底毀滅。神要「扶持義人」,他們所擁有的一切,自然會受到保護。「耶和華知道完全人的日子;他們的產業要存到永遠。他們在急難的時候不至羞愧,在飢荒的日子必得飽足。」因為神知道信靠祂的「完全人」,經歷了「急難的時候」和「飢荒的日子」,所以祂最清楚什麼時候出手搭救他們。「惡人卻要滅亡。耶和華的仇敵要像羔羊的脂油(或譯:像草地的華美);他們要消滅,要如煙消滅」。「惡人」就是「耶和華的仇敵」,所以他們的結局要像「草地的華美」一樣,因烈日的到來而迅速枯萎,又要像屋頂的炊煙一樣,因微風的吹拂而迅速消散。「惡人借貸而不償還;義人卻恩待人,並且施捨。蒙耶和華賜福的必承受地土;被祂咒詛的必被剪除。」大衛又將義人與惡人作對比:「惡人借貸而不償還」,把別人的錢據為己有。「義人卻恩待人,並且施捨」,把自己的錢分與他人,所以義人將蒙神「賜福」,他們「必承受地土」。而惡人將被神「咒詛」,他們「必被剪除」。而「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仆倒,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或譯:攙扶他的手)」。因為「「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所以「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仆倒」,這裡的「失腳」主要指物質上的損失。「義人」也可能遭受挫折、陷入貧困,但神必然會扶持他,讓神的豐富在他身上彰顯出來。「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他終日恩待人,借給人;他的後裔也蒙福!」大衛一生的經歷告訴他,義人雖然也會遭遇窮乏,但絕不會「被棄」。因為倚靠神的人不但不會長久「討飯」,還能「終日恩待人,借給人」,他的後裔也要因此蒙福。
「你當離惡行善,就可永遠安居。因為,耶和華喜愛公平,不撇棄祂的聖民;他們永蒙保佑,但惡人的後裔必被剪除。義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大衛提到義人「離惡行善」,就可得著神的三個保證:「永遠安居」,「永蒙保佑」,「永居其上」,這意味著永遠活在神的應許里。「義人的口談論智慧;他的舌頭講說公平。神的律法在他心裡;他的腳總不滑跌」。「談論智慧」和「講說公平」,都是義人必有的體現,義人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為「神的律法在他心裡」,就能保守自己的「腳總不滑跌」。「惡人窺探義人,想要殺他。耶和華必不撇他在惡人手中;當審判的時候,也不定他的罪」。「惡人窺探義人」的目的,是「想要殺他」。然而義人雖然有時會被交在「惡人手中」,但仍在神的保護之下。因為神「必不撇他在惡人手中」,必然會還他清白,「不定他的罪」。因此大衛說:「你當等候耶和華,遵守祂的道,祂就抬舉你,使你承受地土;惡人被剪除的時候,你必看見」。凡「等候耶和華,遵守祂的道」的人,必然有好結局。而惡人卻終必被剪除。「我見過惡人大有勢力,好像一棵青翠樹在本土生髮。有人從那裡經過,不料,他沒有了;我也尋找他,卻尋不著。」惡人會有「大有勢力」的時候,但以大衛的經驗來看,他們不會長久得勢。因為惡人就像「青翠樹」,雖然強盛一時很快就「沒有了」、「尋不著」了,因為神不會允許他們長久地興盛。最後大衛說:「你要細查那完全人,觀看那正直人,因為和平人有好結局。至於犯法的人,必一同滅絕;惡人終必剪除。但義人得救是由於耶和華;祂在患難時作他們的營寨。耶和華幫助他們,解救他們;祂解救他們脫離惡人,把他們救出來,因為他們投靠祂。」大衛在此呼籲讀者與他一道「細查那完全人,觀看那正直人」,知道他「和平人有好結局。至於犯法的人,必一同滅絕,惡人終必剪除」。然後他總結說,在這個到處滿了惡人的世上,對那些投靠耶和華的義人,在患難的時候神要「作他們的營寨」,神會儘快「解救他們脫離惡人,把他們救出來」,這是神對「投靠」他的人的應許。
詩篇第三十八篇是:「(大衛的紀念詩)耶和華啊,求禰不要在怒中責備我,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詩篇三十八篇是大衛的記念詩,也稱為悔罪詩。因大衛與拔示巴犯了姦淫罪,又借刀把她的丈夫殺了,當先知拿單當面指責他的罪后,他就因自己的罪而悔改。之後大衛寫了七篇悔罪詩,本篇就是其中的一篇,表達了他因自己的罪過而感受的痛苦和驚慌。在此大衛因神的烈怒而驚惶,所以他呼求神說:「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責備我,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因為,禰的箭射入我身;禰的手壓住我…。」此時大衛正在經歷神的「怒氣」,就是「你的箭射入我身,你的手壓住我」。神的箭代表刑罰,為了讓他在痛苦中知罪。神用手「壓住」他,是指神的懲罰。因神施行管教而加於大衛的傷痛極其嚴重,所以他求神:「不要在怒中責備」,「不要在烈怒中懲罰」,他希望神以憐憫為念。「因禰的惱怒,我的肉無一完全;因我的罪過,我的骨頭也不安寧」。「肉無一完全…骨頭也不安寧」,都是難以忍受的疼痛,大衛知道這是因神的「惱怒」,源於自己的「罪過」。所以他說:「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這一方面表示他對自己的罪行有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表示他對神的懲罰有極度的畏懼,也表達了他的心愿,就是希望神能夠減輕對他的懲罰。「因我的愚昧,我的傷發臭流膿。我疼痛,大大拳曲,終日哀痛。我滿腰是火;我的肉無一完全。」這裡大衛既是描寫病痛,更是形容罪的厲害。罪惡「如傷發臭流膿…」,如此嚴重的病症,所帶來的痛苦一定不止於身體,因此大衛說:「我被壓傷,身體疲倦,因心裡不安,我就唉哼。」可見他有多麼的痛苦!所以他說:「主啊,我的心愿都在禰面前;我的嘆息不向禰隱瞞。我心跳動,我力衰微,連我眼中的光也沒有了。我的良朋密友因我的災病都躲在旁邊站著;我的親戚本家也遠遠地站立。」大衛所說的「心愿」,一定指康復的願望,他所說的「嘆息」,一定指病中的呻吟。無論是願望,無論是難處,他都告訴神,表示他對神的憐憫有足夠的信心。罪惡不但會使「眼中的光也沒有了」,表示活力消失。罪惡也會使人變得孤獨,那些「良朋密友」、「親戚本家」都遠離他。人遠離因為不想受牽連,不想被連累。
而且他的仇敵設計陷害他 「那尋索我命的設下網羅;那想要害我的口出惡言,終日思想詭計。但我如聾子不聽,像啞巴不開口。我如不聽見的人,口中沒有回話」。面對那些設下網羅要害他的惡人,大衛「如聾子不聽」,面對眾人的質問,他「像啞巴不開口」。一方面是因為他不願意與傷害他的人一般見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出於神。所以他說:「耶和華啊,我仰望禰!主我的神啊,禰必應允我!我曾說:恐怕他們向我誇耀;我失腳的時候,他們向我誇大。」大衛再次懇求神憐憫他的軟弱,應允他的祈求。這「仰望」是指對神的專心倚靠,也表示他對神的憐憫有十足的信心,所以他相信,神不會任憑惡人向他「誇耀」。「我幾乎跌倒;我的痛苦常在我面前。我要承認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憂愁」。「承認」自己的罪、為自己的罪「憂愁」,是通往赦免的大門。因為「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禰必不輕看」(詩51:17)。「但我的仇敵又活潑又強壯,無理恨我的增多了。以惡報善的與我作對,因我是追求良善。」認罪的祈禱之後,大衛再次向神陳述自己的處境,希望神能夠儘快施行拯救。因為他的仇敵「又活潑、又強壯」,而且比原來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這讓他的處境更加惡劣。更讓詩人失望的是,那些新增的仇敵中,竟然還有曾經受惠於他的人。如此忘恩負義之人,怎能不讓詩人傷心!最後大衛說:「耶和華啊,求禰不要撇棄我!我的神啊,求禰不要遠離我!拯救我的主啊,求禰快快幫助我!」在此大衛懇求神「不要撇棄我」,他如此祈禱,是因為他對神有 足夠的信心。他求神「不要遠離我」,是因為他知道神的「遠離」有多可怕。他求神「快快幫助我」,因為他相信神的「幫助」真實可靠。「快快」表示他的處境極其嚴峻,迫切需要神的拯救。從大衛的詩中我們不但看到,罪給我們帶來的惡果,是何等苦不堪言,罪使我們的肉體和心靈都造成極大的痛苦。但我們若承認自己的罪,神就會赦免我們的罪,但不一定除去罪的惡果,這是我們要承擔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時刻禱告求神光照、提醒我們,不要讓我們活在失敗和罪惡中,若我們犯了罪,就要立刻認罪悔改歸向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