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在冤屈中求告神>
讀經「詩35: 1-28」「(大衛的詩。)耶和華啊,與我相爭的,求禰與他們相爭……」。詩篇三十五篇是大衛的詩,也是一篇詛咒詩。咒詛詩不是為了咒詛仇敵,而是為了禱告真神,把一切的冤屈卸給神,並以「求」和「願」,盼望神公義的審判或報應臨到敵人身上。所以本詩的「求」和「願」,正是求告神和「咒詛詩」的特色。因大衛完全與神站在一邊,他就清楚地知道,他的仇敵就是神的仇敵,神必替他爭戰,所以他就能這樣求神:「耶和華啊,與我相爭的,求你與他們相爭;與我相戰的,求你與他們相戰。拿著大小的盾牌,起來幫助我。抽出槍來,擋住那追趕我的。求你對我的靈魂說:』我是拯救你的。『願那尋索我命的,蒙羞受辱;願那謀害我的,退後羞愧。願他們像風前的糠,有耶和華的使者趕逐他們;願他們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華的使者追趕他們。因他們無故地為我暗設網羅,無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願災禍忽然臨到他身上;願他暗設的網纏住自己;願他落在其中遭災禍…。」在此大衛多次說到:「求你」和「願」,這是大衛在受到了冤屈時,求耶和華為他爭戰,拯救他,並毀滅他的仇敵。大衛不伸手為自己報仇,他把爭戰交給神,所以這首詩是大衛呼求神彰顯公義,而不是為了自己報仇解恨。事實上,大衛雖然有機會殺掃羅,但卻沒有自己向仇敵動手,他心中所渴慕的,是神公義的實現。大衛在受冤屈時,他就向神表達對罪惡和惡人的憤怒,因為他知道在仇敵來攻擊的時候,不是他單獨在應付,而是「有耶和華的使者趕逐他們」,有大能的天使為他爭戰,哪有不勝的可能?而大衛得勝的秘訣在於:他面對冤屈,不是怨天尤人,或是想盡辦法自救,而是立刻來到神面前完全傾訴,把所有的重擔都卸給主,並且相信神的救恩必會臨到。而罪惡自己會懲罰仇敵,他們「暗設的網」會「纏住自己」,就像神所定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惡必害死惡人」(34:21),這是神所定的屬靈規律。
當大衛完全信靠神時,他就因信而快樂,因信而讚美,於是他說:「我的心必靠耶和華快樂,靠祂的救恩高興。我的骨頭都要說:耶和華啊,誰能像禰救護困苦人脫離那比他強壯的,救護困苦窮乏人脫離那搶奪他的?」這代表大衛真實地把自己的冤屈交託給神,並且安靜等候,他就為神的救恩而喜樂。雖然那些追殺他的人「暗設網羅,無故挖坑」,但他說:「我的心必靠耶和華快樂,靠他的救恩高興。」不但是他的全「心」,連「我的骨頭都要說:耶和華啊,誰能像禰救護困苦人脫離那比他強壯的,救護困苦窮乏人脫離那搶奪他的?」因他深深認識神和祂的救恩,以至他的心能靠耶和華快樂,靠他的救恩高興。而大衛的「快樂」不是因為仇敵「遭災禍」,而是因著神的「救恩」。「我若見恨我的遭報就歡喜,見他遭災便高興」(伯31:29),就失去了神百姓的見證。接著大衛舉出一些證據,證明自己是無辜的:「兇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至於我,當他們有病的時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我這樣行,好像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為母親哀痛。我在患難中,他們卻歡喜,大家聚集。我所不認識的那些下流人聚集攻擊我,他們不住地把我撕裂。他們如同席上好嬉笑的狂妄人向我咬牙。」大衛在此向神表明他是無辜的,對人是有恩的,他原本與這些人的交情「當他們有病的時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因為他把他們當作「我的朋友,我的弟兄…如同人為母親哀痛」,然而這些人現在卻「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他們「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因此大衛過往為他們的禱告「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就是都回到他自己的身上,如同主耶穌對門徒說:「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太10:13)另外因一些「我所不認識的那些下流人聚集攻擊我」,他們「歡喜…聚集…不住地把我撕裂」。因此大衛求問主:「主啊,禰看著不理要到幾時呢?求禰救我的靈魂脫離他們的殘害!救我的生命(生命:原文是獨一者)脫離少壯獅子!」可見大衛的困境已經持續一段時日了,所以他說:「禰看著不理要到幾時呢?」大衛把這些人比作「少壯獅子」的捕食,表示自己隨時都有遇害的可能。因此他懇求神快快的拯救他,大衛敢向神如此表白,表明他實在是無辜的,這樣他就能得到神的回答,得到神的拯救。
所以雖然環境還沒有改變,但大衛卻因著一次又一次對神的經歷,就能憑著信心以「稱謝」、「讚美」來仰望還沒有到來的拯救:「我在大會中要稱謝禰,在眾民中要讚美禰。」當神應允他的禱告時,大衛不僅要在私下裡稱頌,而且要在「大會中」稱謝,在「眾民中」「讚美」。之後大衛向神訴說自己的冤屈:「求禰不容那無理與我為仇的向我誇耀!不容那無故恨我的向我擠眼!因為他們不說和平話,倒想出詭詐的言語害地上的安靜人。他們大大張口攻擊我,說:阿哈,阿哈,我們的眼已經看見了!」當大衛受冤屈被追殺時,他的心中有一個堅定的盼望,就是他所受的這一切冤屈,神一定會為他伸冤,神一定會為他追討,所以他向神訴說自己的冤屈,把主權交在神的手中,因為他相信神是掌管一切的神。這「擠眼」形容打壞主意。仇敵向義人「誇耀」、「擠眼」,是義人心中最難忍受的事情。「安靜人」就是那些溫柔的人,他們不為自己爭辯,而是聽憑主怒。仇敵「看見」大衛的不幸遭遇,就此沾沾自喜。他們眼睛所看見的,不過是暫時外面的事,「安靜人」卻是在靈里看到神「已經看見了」。因此大衛懇求神:「耶和華啊,禰已經看見了,求禰不要閉口!主啊,求禰不要遠離我!我的神我的主啊,求禰奮興醒起,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耶和華我的神啊,求禰按禰的公義判斷我,不容他們向我誇耀!不容他們心裡說:阿哈,遂我們心愿了!不容他們說:我們已經把他吞了!」神是超越時空的,事情還沒有發生,神就「已經看見了」,祂必不會遠離祂所愛的人。因此我們若陷在難處當中,不用去質疑神是否會「遠離我」,而要省察自己是否遠離了神,是否真正把祂當作「我的神我的主」。如果我們確實地把神當作「我的神我的主」,就可以坦然無懼地求神按著祂的公義來「判斷我」,因為我們站在神的一邊,所以神必不容仇敵「向我誇耀」,因為神「喜悅他的僕人平安」。而大衛確定自己是事奉神的僕人,神必然搭救祂的僕人。
最後大衛說:「願那喜歡我遭難的一同抱愧蒙羞!願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慚愧,蒙羞辱!願那喜悅我冤屈得伸的(冤屈得伸:原文是公義)歡呼快樂;願他們常說:當尊耶和華為大!耶和華喜悅祂的僕人平安。我的舌頭要終日論說禰的公義,時常讚美禰。」大衛在這裡說的「願」,都不是為著自己的私利,而是要讓神的名得榮耀。大衛雖然經過了許多苦難,但他明白他一切所遭遇的都是出於神,出於神就有神的美意。因此他在受冤屈時,沒有抱怨,只有感謝和讚美,並且在靈里看到還有許多愛慕神的「眾民」和「喜悅我冤屈得伸」的人,心中倍得安慰。今天我們在讀這篇詩篇時,不可把它應用在自己與人爭競和不和上,用它來咒詛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主耶穌已經教導我們要饒恕我們的仇敵,要為他們禱告。今天不信主的世人,常常都是自己去報復。而我們信主的人,就要仰望主,不靠自己伸冤,不靠自己與惡人相爭,因我們相信神是替人伸冤的神。為此,願我們今天在受到冤屈時,都要像大衛那樣,在冤屈中求告神,用禱告來面對這一切,要仰望神,求神按祂自己的方式和時間,為我們伸冤。因為「當尊耶和華為大,耶和華喜悅他的僕人平安。」我們就要記住這篇詩的金句:「我的舌頭要終日論說你的公義,時常讚美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