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要時時稱頌神>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6-1 22: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我要時時稱頌神>
讀經「詩34: 1-22」「(大衛在亞比米勒面前裝瘋,被他趕出去,就做這詩。)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詩篇三十四篇是大衛的詩,本詩篇的標題是「大衛在亞比米勒面前裝瘋,被他趕出去,就作這詩。」這一事件記載在撒母耳記上二十一章中。大衛為了躲避掃羅的追殺,他隱姓埋名,「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這是遠離掃羅之權勢範圍的非利士城邦。大衛想藏身於迦特,可是抵達該城不久,迦特王的臣僕就認出他是「以色列國王大衛」,這不正是不久前擊潰非利士軍隊的「敵人」嗎?暴露真實身份之後,大衛擔心遭到非利士人的報復,所以他一面求告神,一面「在亞比米勒面前裝瘋」。神就垂聽了他的禱告,救他脫離了險境。大衛在蒙神奇妙的拯救后,內心充滿感恩就作了此詩,他說:「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謙卑人聽見就要喜樂。你們和我當稱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祂的名…。」因大衛被神拯救的大能所震撼,所以他立志「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以此回應神給予他的拯救。他又從心底發出讚美:「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他也邀請我們:「稱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他的名」,因為大衛所經歷的,我們也可以經歷得到。因人所遭遇的事無論有多絕望,仍然在神手中,因此我們要「凡事謝恩」(帖前5:18)。

接著大衛見證神的拯救:「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了一切的恐懼。凡仰望祂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我這困苦人呼求,耶和華便垂聽,救我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祂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在此大衛陳述自己得蒙拯救的經歷。他曾「尋求」神,是指專心地、誠懇地祈求神,表示他遇到了極大的患難。「應允」,是神在聽到他「尋求」的聲音時,所作出的回應。「脫離」,表示大衛已經遠離原來的困境。因此大衛要一直感謝神,因祂真實地幫助過他,使他「脫離了一切的恐懼」,不再心驚膽戰,不再坐卧不安。經歷拯救之後,大衛得出一個結論,神決不會讓專心仰望祂的人蒙羞,他們要經歷祂所賜予的「光榮」。大衛又重申了自己的經歷:「我這困苦人呼求,耶和華便垂聽,救我脫離一切患難。」以此證明,神的拯救絕對可靠。在回顧經歷並總結經驗之後,大衛信心倍增,他說:「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耶和華的使者」是指天使。「安營搭救」是指拯救的行動。在人看來,大衛靠裝瘋賣傻才逃過一劫,但大衛心裡卻明白,是神差派天使在「四圍安營,搭救」了自己。今天的信徒不但有天使在四圍服事我們,更有聖靈自己在裡面作我們的保惠師:「天使豈不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嗎」(來1:14),「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羅8:26)。因此在困境中我們要「尋求」神,「仰望」神,我們越多仰望神,就越能少看自己、少看周圍的風浪,就越能平安無慮地行在人生的水面上(太14:29-31),臉上就越能彰顯主的榮光。

大衛因一再的蒙恩,所以他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大衛經歷了神的救恩,雖然還在困苦之中,卻能滿有喜樂地邀請「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就是要嘗嘗主自己、經歷神自己,這樣就會「知道祂是美善」。而大衛的人生已嘗過各種的滋味,他在戰勝哥利亞時嘗到得勝的甜味。掃羅王因嫉妒尋索他的性命,他在外逃難時嘗到艱難的苦味。但大衛在這裡說,他所嘗到最美好的滋味就是主的恩典,因祂的恩典是美善的。他又告訴我們,要想嘗到主恩的滋味,就要:「投靠祂」。因此今天我們要想嘗到主恩美善的滋味,就要完全的投靠祂,完全地信靠主。而主耶穌到世上來的目的,就是要把祂美善的滋味,賜給一切投靠祂信靠祂的人。當大衛邀請人嘗嘗主恩的滋味后,又發出勸勉和提醒:「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祂,因敬畏祂的一無所缺。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而「耶和華的聖民」,就是屬耶和華,敬畏祂的人。因此神的應許是給敬畏神的人:「因敬畏他的一無所缺。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我們知道,獅子是萬獸之王,而少壯獅子更是兇猛有力,所向無敵。儘管如此,少壯獅子還是有缺食忍餓的時候。但敬畏神的人則一無所缺。就如大衛敬畏神,在每一個環境中尋求神,所以儘管掃羅用盡了心機,要殺他,但最後總是化險為夷,平安無恙,這就是他經歷的「一無所缺」。同樣今天我們屬基督的聖徒,敬畏神,神必要在我們的生命中負完全的責任,使我們「一無所缺」,而且「什麼好處都不缺」。那這「好處」是指什麼呢?就是指神不僅在屬靈上看顧祂的聖民,當他們在物質上有缺乏時,神也會供給他們。

之後大衛進一步以「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引出他的教導:「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這裡大衛要用「敬畏耶和華的道」來教訓眾弟子。「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這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可惜世人未能找到正確的路徑。但大衛在此指出「敬畏耶和華」,即可找到這個路徑。那麼怎樣才算敬畏神呢?就是「禁止舌頭」。因此敬畏神的人,必須管住舌頭,「嘴唇不說詭詐的話」。還要「離惡行善」,就是以神為中心,行公義,存憐憫和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6:8)。敬畏神的人,一定愛好和睦,一定反對爭端,因為聖經告訴我們:「要盡你的全力跟大家和睦相處。」(羅12:18)「一心追趕」:是指全力以赴,堅持不懈地追求上述各種品格。而追求這些品格,就是「敬畏耶和華」,就可得到大福氣。「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祂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耶和華向行惡的人變臉,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這裡指出「敬畏耶和華」的人,將被神視為「義人」,祂要「看顧」他們,傾聽他們的「呼求」。而拒絕「敬畏耶和華」的人,將被神視為「行惡的人」,祂要向他們「變臉」,直至「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這將意味著徹底的毀滅。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局,大衛期待「眾弟子」,及時作出正確的選擇。

最後大衛宣告神的應許:「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大衛在此首先宣告了神拯救的應許:義人面對苦難,恆切禱告呼求神,神就隨時傾聽我們的「呼求」,救我們「脫離一切的患難」。而且神要「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這是多麼寶貴的應許。「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義人多有苦難」,這是大衛對現實生活的一個準確的判斷。那麼為何「義人多有苦難」?因為世界既然與神為敵,神的兒女必然在世界「多有苦難」。神沒有應許我們不遭遇苦難,卻應許拯救我們「脫離這一切」。正如主耶穌對門徒們所說的:「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因為神隨時看顧遭遇患難的我們,祂就要「救我們脫離這一切」,並要「保全」我們「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還有「惡必害死惡人;恨惡義人的,必被定罪。耶和華救贖他僕人的靈魂,凡投靠他的,必不至定罪」。在此大衛說到神按公義審判世人的事實,「惡必害死惡人」是神放在人心中的屬靈律,人違反了屬靈律,必然遭到神的報應。又因他們「恨惡義人」,所以他們「必被定罪」。但「投靠」神,接受神兒子寶血的救贖,就能使我們在神面前「必不至定罪」。今天我們憑信心進入基督的救恩中,就必不至定罪,這是我們進入永生的保證!詩篇第三十四篇,是詩人大衛在脫離困境之後寫下的感恩詩,因此他要向神獻上感恩:「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今天我們在世,也充滿苦難,無人可以倖免,基督徒也不例外,但神給予我們一個極其寶貴的應許,就是幫助我們戰勝苦難。本詩篇充滿了應許,為此,願每一個聖徒,今天都要以敬畏的心來倚靠神,凡事尋求神,並要定義遵循神的旨意,這樣神的應許就會臨到我們,我們就要時時稱頌,感謝讚美慈愛的神!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8: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