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當來讚美神>
讀經「詩33: 1-22」「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樂;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詩篇三十三篇是一首讚美詩,頌讚全能的神。這篇詩沒有註明是誰寫的,而在這首佚名的讚美詩中,詩人一開始就呼喚義人當靠神歡樂,來讚美神:「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樂,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你們應當彈琴稱謝耶和華,用十弦瑟歌頌祂。應當向祂唱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誰是義人?就是那些蒙恩得救,罪得赦免,被神稱為義的人,也就是敬畏耶和華的人,都應當歡樂讚美、稱謝、歌頌耶和華。誰又是正直人?正直的人不但是公正的人,也是認識真理的人。正直就是神的神性之一,祂也喜愛正直的人。今天我們都可以因信成為被神稱為義的人,也可以成為在神眼中看為正直的人。詩人在這裡強調「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因為只有正直人才能用真誠的心來讚美神,這樣的讚美才是神所喜悅的!詩人還呼籲義人和正直人要用樂器讚美耶和華,應當向祂唱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彈得巧妙」表示每位樂器手的訓練排練嚴格踏實,「聲音宏亮」就是所有參與的人都大聲準確地從心中唱出對神的歌頌讚美。這「新歌」,雖然不一定是新創作的歌曲,但一定是我們對神新的認識、新的感動、新的經歷的歌,是我們生命的「新歌」。到救贖的計劃完成的時候,天上的眾聖徒更要「唱新歌」(啟5:9)。因此今天我們的心就要靠主歡喜,要用生命的經歷,唱出一首一首的新歌,歌頌神的偉大,稱讚祂奇妙的救恩,用我們的全心全意唱出合宜的讚美,因神是配得我們向祂稱頌、讚美的!
接著詩人提出讚美神的理由,首先是:「因為耶和華的言語正直;凡他所做的盡都誠實。他喜愛仁義公平;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神的言語是正直的,祂所做的一切也都是誠實的。因為祂是「仁義公平」和「慈愛」的。當神創造世界的時候,「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人墮落以後,開始把自己的善惡標準凌駕於創造者之上,覺得自己比神更加公義、慈愛,所以就是住在神的恩惠之中,也看不見神的「慈愛」。但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就是在這個「服在虛空之下」(羅8:20)的世界里,仍然能看到「凡祂所做的盡都誠實」,遍地仍然「滿了耶和華的慈愛」,因為基督「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1:3),不住地挽回我們,讓受造之物仍然有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羅8:21)。又因為神曾創造世界:「諸天借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借祂口中的氣而成。祂聚集海水如壘,收藏深洋在庫房。」無論是諸天與萬象,還是海水與深洋,這些偉大、奇妙、無法測度的創造,都是按神的「命而造」成的。所以我們就「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借神的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來11:3)。因神事工的偉大:願全地都敬畏耶和華!願世上的居民都懼怕祂!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什麼叫做敬畏神?當亞伯拉罕把他的兒子以撒獻給神,正拿起刀來要殺他的時候,神伸手阻止他,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所以敬畏神,就是遵行神的旨意聽從神的命令,一點不懷疑,一點不打折扣。神在創造宇宙萬有的時候,只是「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然後「事就這樣成了」(創1:7)。但是為了救拔我們這些渺小、頑梗的罪人迴轉到正道上,神卻耐心地等待,發表了整本聖經中的話語,甚至付了祂兒子的代價,這並不是因為人是配得的,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憐憫和慈愛。因此我們更應當在愛中「敬畏耶和華」、「懼怕祂」。
因為神的籌算立定:「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祂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祂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世界上那些驕傲的國家,那些目中無人心中無神的人,他們從不在乎神也不懼怕神,國家謀自己的籌算,人民有自私的思念。但神要使列國籌算歸於無有。因為全地都在神的權柄之下,人的「籌算、思念」在全能者面前不值一提。而「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祂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世人有的選擇向生路奔跑,有的選擇向死路奔跑,但一點也不影響神永遠的計劃,卻決定了我們個人在永恆里的賞罰結局。神能輕易創造,也能輕易毀滅,但祂卻沒有立刻毀滅悖逆祂的人,也沒有強迫人迴轉歸向祂,而是借著「揀選」以色列人成為祂的產業,讓他們「做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成為世人的榜樣,讓「地上的萬族」都能因他們得福(創12:7)。因此我們更應當珍惜神的奇妙恩典。因神從天上查看一切世人:「耶和華從天上觀看;祂看見一切的世人。從祂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祂是那造成他們眾人心的,留意他們一切作為的。」詩人在此指出神的眼目察看世人,無人能躲藏。哪怕世人不可勝數,哪怕我們微如塵埃,所有人的行走坐卧、言語行為、心思意念…,都在神的察看之中。任何人是否敬畏神,抵擋神,都逃不過神的眼目。因為「祂是那造成他們眾人心的,留意他們一切作為的。」所以人在神的面前完全無法隱藏。「君王不能因兵多得勝,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馬得救是枉然的;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從人屬世的眼光看,不論君王、勇士、駿馬,這些都是一個國家必須有的,也是人所想要的,因為很多人以為倚靠這些權勢、能力、工具,國家就能強盛,任何事情就可水到渠成,他們得到滿足和安全感,不再需要神。但詩人深信,在神面前,沒有人會因「兵多」和「力大」而「得勝」,因為「靠馬得救是枉然的」,因此沒有神的幫助,任何人都不能以自己的實力取勝。
因神拯救敬畏他的人:」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祂的人和仰望祂慈愛的人,要救他們的命脫離死亡,並使他們在飢荒中存活。」
因神要恩待敬畏祂,並仰望祂慈愛的人,所以義人即或在飢荒中,神也使他們存活。這裡的「死亡」、「飢荒」代表人生的一切困苦難處。神百姓的生命掌握在神的手中,若沒有神的許可,難處決不能臨到他們身上。而當神許可的時候,就是「死亡」也不過是讓信徒進入永生的門,因為神必救我們的命「脫離死亡」,不讓我們被死亡轄制。因此最後詩人說:「我們的心向來等候耶和華,祂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必靠祂歡喜,因為我們向來倚靠祂的聖名。耶和華啊,求禰照著我們所仰望禰的,向我們施行慈愛!」等候神與順從是分不開的,等候神與信心更是分不開的,等候與仰望仍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們當耐心等候,歡喜等候,仰望等候我們的神。哪怕是在極度的苦難中也要等候,神必照祂的美意,於最合適的時間,「照著我們所仰望禰的,向我們施行慈愛!」詩篇第三十三篇是一首讚美詩,詩歌從不同的角度描述神的作為,以此讚美神的權能與慈愛。詩人不僅自己讚美,而且邀請眾人共同參與。每一個義人和正直人,因神之奇妙的作為,都會欣然接受詩人的邀請,與他一同讚美神。為此,願每一個被耶穌基督的救恩買贖的義人和正直人,都要口唱心和的來向神唱出一首首生命的新歌,並且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神、稱謝神、歌頌神、讚美神!同時我們也要仰望神的慈愛,這樣神就會照著我們所仰望祂的,向我們施行慈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