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詩33-34篇>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6-1 07: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詩33-34篇」「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樂;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詩篇三十三篇是一首讚美詩,頌讚全能的神。但這篇詩沒有註明是誰寫的,而在這首佚名的讚美詩中,詩人一開始就呼喚:「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樂,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那麼誰是「義人」呢?就是那些蒙恩得救,罪得赦免的人,也就是詩篇三十二篇中說的,所以這兩篇詩緊接著是有原因的,人既得了赦罪的大恩,就不得不唱出讚美的歌來。因此詩人把所有得蒙救贖的「義人」,都列為邀請的對象。這裡的「義人」和「正直人」,都是指得蒙拯救的神子民。而唯有「靠耶和華歡樂」,才能得著不受環境左右的永恆喜樂。接著詩人指出了讚美的方式:「你們應當彈琴稱謝耶和華,用十弦瑟歌頌祂。應當向祂唱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詩人在此提到「琴」和「十弦瑟」兩種樂器,這是在敬拜中使用樂器。這裡還特別指出「當向祂唱新歌」,因為神對我們的恩典和帶領每早晨都是新的(哀3:23),我們對神的經歷和體會每天也是新的,每次敬拜時心中湧出的感謝和讚美更應當是新的,雖然可能是同樣的歌詞和曲調,但我們從心所唱出來卻是調和著新的感謝與讚美的「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提醒參與讚美的人必須用心,將最嫻熟的技巧、最美妙的聲音獻於神。「因為耶和華的言語正直;凡祂所做的盡都誠實。祂喜愛仁義公平;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詩人用了「因為」一詞要藉此強調,下面的詩句是自己之所以讚美神的原因。因為耶和華的言語和工作,即凡祂所作的是可信賴的,又因耶和華是「仁義公平」和充滿了「慈愛」。「諸天借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借祂口中的氣而成。祂聚集海水如壘,收藏深洋在庫房。」這「諸天」是神心意的發表,「萬象」,指所有的天體,這都是讚美神在創造中的權能。神將浩瀚的大海聚在「皮囊」,藏於「庫房」,這是一種形象的比喻,表示神對宇宙萬物有絕對掌管的權力。

「願全地都敬畏耶和華!願世上的居民都懼怕祂!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願全地都敬畏耶和華」,是詩人的心愿,亦是神的心意。這裡再次提到神奇妙的創造,祂發出命令,事情便成就。因此世上的人都應當「敬畏耶和華」、「懼怕祂」。「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這是讚美神在歷史中的籌算。世上的「列國」,可能會有自己的「籌算」,然而他們不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神會「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由此可見,神在人類歷史中掌權,「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祂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所以「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祂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接著詩人說:「耶和華從天上觀看;祂看見一切的世人。從祂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祂是那造成他們眾人心的,留意他們一切作為的。」這裡的「觀看」和「察看」,有「目不轉睛地觀察」的意思,表明神隨時「從天上」看顧祂的百姓。因「眾人」的「心」,為神所「造」,所以他為每個人負責。與此同時,神也「留意他們一切作為」,祂甚至知道他們的心思意念。「君王不能因兵多得勝,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馬得救是枉然的;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這裡的「君王」是指有權有勢的權貴,「勇士」是指能征善戰的軍人。以人的眼光來看,「兵多」的「君王」一定「得勝」,「力大」的「勇士」一定「得救」。但詩人深信,在神面前,沒有人會因「兵多」和「力大」而「得勝」,因為「靠馬得救是枉然的」,因此沒有神的幫助,任何人都不能以自己的實力取勝。

「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祂的人和仰望祂慈愛的人,要救他們的命脫離死亡,並使他們在飢荒中存活。」詩人指出「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祂的人和仰望祂慈愛的人」,因此面臨戰爭,神要救他們「脫離死亡;遇到「飢荒」時,他要讓我們得以「存活」。若沒有對神的「敬畏」和「仰望」,自然無法得到神的「看顧」。「我們的心向來等候耶和華,祂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在此詩人和所邀請的義人向神表示,他們會一如既往地「等候耶和華」,因為他們相信神是他們的「幫助」和「盾牌」。神固然對祂子民有諸多寶貴的應許,但應許的實現,是按神的時間,不是按我們的時間。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等候耶和華」。因詩人對神有深刻的認識,所以他宣告自己的信念:「我們的心必靠他歡喜,因為我們向來倚靠他的聖名。」最後是詩人祈求神的幫助:「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行慈愛。」在詩歌的末尾,詩人寫下這句發自肺腑的祈禱,抱以真誠的「仰望」,期盼神的「慈愛」。今天我們看世界,會叫人傷心愁悶;看自己,會叫人灰心悲觀,唯有仰望神,讓神「向我們施行慈愛」的時候,我們的心「必靠祂歡喜」而讚美神。

詩篇三十四篇是「(大衛在亞比米勒面前裝瘋,被他趕出去,就做這詩。)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謙卑人聽見就要喜樂。你們和我當稱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祂的名……。」本詩篇標註了這首詩歌的背景:(大衛在亞比米勒面前裝瘋,被他趕出去,就作這詩。)也就是說,大衛在經歷了人生最大的危險和屈辱時,寫下這首感恩之詩!當時大衛在以色列四境被掃羅王追趕,無處安身,就想到掃羅的敵人亞比米勒王那裡避難,結果卻發現迦特王亞吉隨時可能殺他(撒上21:11),大衛就不顧羞恥裝瘋賣傻,僥倖逃過危險。大衛依靠自己的謀算,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卻在絕望之中不再依靠自己,而是俯伏在神面前成為「謙卑人」。這事也使他知道,若是迦特王定意要殺他為歌利亞報仇,他再怎麼裝瘋也沒有用,所以他從心底發出讚美:「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大衛所有的經歷都一直向他證明,人所遭遇的事無論有多絕望,仍然在神手中(三十一15),因此他也邀請我們「當稱耶和華為大,一同高舉祂的名」。「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了一切的恐懼。凡仰望祂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我這困苦人呼求,耶和華便垂聽,救我脫離一切患難。」大衛在這裡寫到,因他呼求神並且得救,所以他深信凡「仰望」神的,他們是有「光榮」的,「他們的臉必不蒙羞」,因為神垂聽他們的呼求,並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祂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祂,因敬畏祂的一無所缺。」在人看來,大衛靠裝瘋賣傻才逃過一劫,但大衛心裡卻明白,是神差派天使在「四圍安營,搭救」了自己,因此他滿有喜樂地邀請「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並且要神的聖民當敬畏祂。因他敬畏神,所以「一無所缺。」而且「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

然後他就呼籲:「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大衛經過了「迦特」,才能真正地在神面前學到功課:人若「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所以大衛勸勉百姓要聽他關於敬畏耶和華的教導。這番教導就是要他們遠避邪惡和詭詐的事,以及行善。「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祂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耶和華向行惡的人變臉,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大衛在此講到凡過公義生活的人,都得著幾個保證:耶和華看顧義人,卻向惡人變臉,並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並且耶和華聽義人,就是那些靈性痛悔而不頑梗傲慢之人的呼求,耶和華就拯救義人,使他脫離苦,保護他的骨頭連一根也不折斷,這是使人脫離殘酷迫害的完全保護。這都是大衛親身經歷的見證。最後大衛說:「惡必害死惡人;恨惡義人的,必被定罪。耶和華救贖祂僕人的靈魂,凡投靠祂的,必不至定罪。」大衛在結論中斷言:對於犯罪作惡的人被定罪,是因為「惡必害死惡人」的規律,也因他們「恨惡義人」,就是與神為敵,所以他們「必被定罪」。但「凡投靠祂的,必不至定罪」,因為「耶和華救贖祂僕人的靈魂」。同樣今天我們「投靠祂」,接受神兒子寶血的救贖,就能使我們在神面前「必不至定罪」,這是我們進入永生的保證!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感謝讚美神,因祂的大愛救贖了我們的靈魂!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5: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