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5: 1-11」「嗐!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啕,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在雅各書第五章,也是最後一章的這段經文中,雅各警告為富不仁者,為要幫助那些貧窮的信徒認識為富不仁者的下場,因此可以忍耐等候主的再來。雅各首先說:「嗐!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啕,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這裡的「富足人」,是指世上的富足人,因為本小段沒有用「弟兄們」的稱呼。然而信徒中的富足人也當聆聽這個警告,因為有些人也以賺錢為人生目的,也在用不義的方法賺取錢財,並把錢財浪費在他們的宴樂之中。聖經沒有說富有是罪,但卻告訴我們,用罪惡的方法使自己成為富有就是罪。聖經沒有說使用錢財是罪,但把錢財用於奢華的生活就是罪。「應當哭泣、號啕」,是指若不為過去沒有善用錢財而在神面前痛悔,必將因受神審判而災難臨身,那時就要悲傷流淚,甚至大聲哀哭。「將有苦難」,指將來所要面臨的審判,其結果必招致刑罰而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你們的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蟲子咬了」。「你們的財物壞了」,「財物」指以五穀為主的財產,「壞了」指因為囤積日久,以致腐爛、毀損。「衣服也被蟲子咬了」,「衣服」是富人的記號之一(路16:19),「被蟲子咬了」,過多的衣物久置箱內,就被蟲蛀壞了。「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金銀本不易鏽蝕,此處意指金銀收存太久,金銀本身漸失光彩,外觀有所改變。「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意指只知一味積貯,而不肯善加利用的金銀,其外觀上的改變,就是一個證據,證明其持有者未盡神所託付的責任,因此在神鑒察的時候指證他們的罪。「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形容被定罪之後,隨之而來的刑罰將如火燒肉身一般的痛苦。「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末世」指從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前的世代。「只知積攢錢財」,此處並非定罪儲蓄的行為,乃是定罪只知為累積自己的財富而儲蓄,不知神賜財富乃附帶有應盡的責任,換句話說,只知積財而不知用財,神必審問。神賞賜財富給我們,不是為了讓錢財朽壞,而是讓我們善用財富,成為輸送神祝福的管道。我們若「只知積攢錢財」,卻不肯與人分享,就是為自己積攢末日審判的刑火(路16:24),錢財積攢得越多,審判的刑火也越厲害,因為這是「知道行善,卻不去行」(4:17)的罪。
「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有聲音呼叫,並且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工人」指僱工。「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當時許多做零工的工人,「收割莊稼」一天,拿到的工錢就可以養家糊口,拿不到錢全家就要挨餓。因此「這工錢有聲音呼叫」,這是擬人化寫法,表明扣發工錢的行為,終會招來報應。因為「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那收割之人」,指遭受剝削的人。「冤聲」指喊冤怨嘆的聲音,包括訴諸輿論,含冤嘆息或向神禱告等。「萬軍之主」,指全能可畏的神,祂是審判萬人的主。「入…耳了」,指神已接受被冤屈者的申訴(申24:15)。虧欠工錢是律法所禁止的(申24:14-15),所以任何虧欠工錢的事,就是直接違反神的心意,神必過問。「你們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當宰殺的日子竟嬌養你們的心」。「你們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指在地上生活只顧追求肉體的享受,貪圖逸樂。「當宰殺的日子」,指當審判的日子,神的審判要將惡人像動物一樣宰殺(耶12:3)。「竟嬌養你們的心」,意指隨心所欲,為叫肉體和情慾得著滿足。今日「嬌養」己心的人,在神面前正像養得肥胖等待屠宰的動物一樣,是神在末日所要屠殺的對象。「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他也不抵擋你們。」從這裡可以看到,雅各所責備的富人是當時有權勢、有定人生死之權的人物。雖然這樣,雅各也不畏懼,還是順從神的感動,大膽指責他們。「義人」,可能是指當時受逼害的基督徒。「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是指「義人」因信仰的緣故,受富人剝削,甚至無辜被殺。 「他也不抵擋你們」,指他並未與那些人作對,因基督徒的原則是,不與惡人作對(太5:39),不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12:19)。
在警告了富足人之後,雅各就勸勉信徒要忍耐等候主的再來。他說:「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里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要忍耐」,是指雖然眼前受欺壓和受損失,但信徒要憑信心「忍耐,直到主來。」因為主快要來,並且必然會來,所以我們要暫時忍耐今世至暫至輕的苦楚(林后4:16)。「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里寶貴的出產」,農夫之所以能「忍耐等候」,是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撒了種子,又有雨水滋養,就必有收成,「寶貴的出產」會帶來溫飽快樂。「直到得了秋雨春雨」,「秋雨」是早雨,是播種后發芽長苗所需水分的來源。「春雨」是晚雨,是農作物成熟結實所需水分的來源。全句表示撒種是農夫的本分,降雨是神的作為,我們等主再來也是先盡本分,然後忍耐等候神的作為。「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你們也當忍耐」,表示我們也當學習農夫忍耐的榜樣。「堅固你們的心」,即建立並加強忍耐的心志,因為我們的忍耐的全在於「心」,心灰意冷便難於忍耐,因此首須振作起來,堅定心意,毫不動搖。「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因為」表示,「主來的日子近了」,是我們應當忍耐且堅固的原因。「日子近了」,指主再來的時間近了,僅需再堅持,忍耐一段不多的日子。「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彼此埋怨」,是在肢體生活中沒有忍耐的記號,也是缺乏愛心的表現。所以我們也要有愛心的忍耐,這是對人的忍耐。「免得受審判」,可見「彼此埋怨」是要受神審判的罪。一個隨便把招致受苦或損失的責任歸罪於別人,而不敬畏神的人,總是難逃公義之神的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審判的主」指基督,當祂再來時是一位審判的主,不是拯救的主。這一方面是指主是審判信徒的主,祂既已站在門前,我們就不可彼此埋怨,而應存忍耐敬畏的心,度餘下的光陰,準備著一切的生活行事,在那日向主交帳。
「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眾先知」指舊約里奉神差遣為祂說話的眾先知。「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忍耐受苦,行神所喜悅的,這正是我們「忍耐的榜樣」。既然先前的眾先知為主名受苦,我們這末世的基督徒豈能例外?所以我們不但不要因受苦發怨言,反倒要因眾先知的榜樣而得安慰與鼓勵,因我們若與眾先知為同樣的原因而受苦,就顯明我們與他們在受苦方面是同列的,也就更應當忍耐了。這裡的「受苦」指被人迫害的苦。「忍耐」重在指忍受迫害之苦。「榜樣」指值得學習與效法的對象。「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那先前忍耐的人」,指所有經歷過苦難而忍耐到底的聖徒們,在這裡以約伯為代表。「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意指所有神的兒女都公認他們是蒙神恩典與祝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約伯的忍耐」,指約伯身心一再受苦,仍不離棄神。「主給他的結局」,指神讓約伯經歷試煉的心意和目的,因約伯忍耐到底,神賞賜他加倍的恩典與祝福(伯42:12)。約伯所遭受的苦難,從他自己方面看來,這是毫無理由的,而且來得十分突然又嚴重。但他的忍耐,卻在魔鬼面前為神作了美好的見證,證明地上確有人並不是因著神的賜福才愛祂,神也不是憑著給人物質的好處,才能得人的敬愛。而是因為祂本身就是「滿有憐憫,大有慈悲」,因此約伯得著加倍的福分。照樣我們若多忍耐一次的苦難,就必多得加倍的福分,因為神既對約伯顯明,祂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的主,自然也必向我們顯明祂的慈悲與憐憫。為此,願我們今天在艱難中都要有忍耐的心志,並要堅定地仰望主。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我們就要忍耐等候,直到主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