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麼呢?>
讀經「雅4: 13-17」「嘿!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在雅各書第四章的這段經文中,雅各為要說明「生命是什麼呢?」他首先引用一句商人的話:「嘿!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雅各用:「嘿!」來表達他的傷感或婉惜,因為有些信徒自以為能掌管生命,似乎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他們都在自己作決定往何處去,何時去,停留多久,並有絕對的把握「做買賣得利」,很有自信!這些人認為有了全盤的計劃,只要按著計劃去行,必定成功。但其實呢?雅各指出:「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明天如何」,包含許多的因素,天候、局勢、情勢等等,這些都不是人自己可以決定或掌控的。明天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況將會如何,人無法預知,人也無法預知自己的生命明天將如何。「還不知道」,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明天還活著嗎?一個人連明天是否還活著都不知道,怎敢躊躇滿志地說,我「今天明天」要如何如何呢?所以看似計劃周全,實則上他們忽略了一些未知的因素:明天如何?今天我們也會為自己的明天作計劃、定安排,可是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自信自己能掌握一切,完成自己所定的目標。然而人生真的無常,我們真的不知道明天我的生命如何?明天是不是自己在世最後的一天?但雅各在此不是說人不可以有計劃 ,而是要我們看見人的有限。所以人以為自己可以計劃一切、掌管一切,以為能掌管生命,那就是人的驕傲,心中沒有神的表現。
因此雅各問:「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活著難免會問生命是什麼?人生是什麼?這是在提醒他們也是今天的你和我,到底是做買賣賺錢重要,還是生命重要?賺錢和生命相比,當然是生命更重要,若沒有生命,做買賣賺錢還有什麼意義呢?然而無人能夠掌握一切,就是生命也是這樣,今天看來穩妥,但我們不會知道明天怎樣。惟有神知道,因衪才是宇宙萬有的主宰。所以雅各提醒信徒,不要將買賣看為首要,生命看為理所當然,卻將神置之不理。接著雅各就給出生命的答案:「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這是告訴我們生命的實況,生命「原是一片雲霧」,雲霧出現的時間並不會很長,有時太陽出來了,雲霧就散去了。因此這裡將生命比作雲霧,表明生命是短暫的。我們也無法把握自己的生命,因為生命不是掌控在自己的手裡,還有多少日子可活也不能自己主宰。就如突然得疾病、意外死亡等,都能很快的結束了生命。這正如一陣風吹散「一片薄霧」,一樣的迅速。因此雅各要信徒重新思想,到底「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就是要敬畏生命的主。所以他說:「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這裡講了一個很重要的真理就是,我們生死的決定權乃在於主。「主若願意」,表示主「願意」我們這樣做,對我們一定有益而無損。他既願意我們這樣做,他便有一個計劃要我們去完成。所以無論是打算到什麼地方或作什麼事,若是主願意我們去作的,祂也必負全責,不叫我們有什麼危險,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不利。而」當我們說「主若願意」時,我們就是放下了自己的意志,尊主為大,願意降服在祂的旨意里。可是有許多人忘了神是生命的主,就常以自我為中心去籌劃自己的一生,卻忽略了生命的有限。許多人努力去賺得「全世界」,結果是陪上自己的生命。因此我們應當把人生的重點放在「主若願意」,而不是自己的計劃上。然而「主若願意」,不該是我們基督徒的口頭語,而應從心裡切慕凡事根據主的旨意來活,也要按照神的定意來行事,這樣的生命就不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而是「主若願意」 的生命,就是活出生命的主在我們身上的旨意和計劃,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最後雅各說:「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凡以自己沒有把握的事「張狂誇口」,以為什麼事都能隨心所欲,這種人心目中只有自己,沒有神,所以是「惡」的。而「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那什麼是「行善」呢?以弗所書2:10告訴我們什麼是行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預備叫我們行的。」所以這「行善」,並不是世人所說的好事,或是一些救濟的慈善事業。因為世人與基督徒是有分別的,世人所作的善事,基督徒都可以行,但神預備叫基督徒行的善事,世人卻不能作。因為腓利門書6節說:「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作的」。人若沒有認識基督,他怎能為基督作呢?提摩太后3: 17也告訴我們,神為每一位重生的信徒,預備了我們行善事的方法,就是《聖經》,因為「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因此「行善」就是,遵照主的旨意行一切良善的事。因此基督徒已經「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是嚴重的罪,因為這是明知故犯的罪,是人從心裡不願意去按著神的旨意行,不肯順服神。但真正的基督徒不會不願意行神要他所行的善,神也會激勵並引導我們去行善,並通過我們所行的那微不足道的善,來彰顯祂那無比的良善。然而通常我們以為,罪是指做了不應該做的惡,很少看到「知道行善,卻不去行」同樣是罪。所以我們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容易知道這是犯了罪,沒有做應該做的善事,卻很少會帶來罪疚感。但雅各的話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校正。因此我們都要將這句經文銘記在心:「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在這段經文中,雅各不是反對信徒為明天訂下計劃,卻是提醒這群有經濟能力、有自信的生意人,不要只為著今世的財富而計劃人生。這些人最大的問題是,以為自己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生命,從而追求自己在地上希望所得成就。可是他們忽視了一個人生基本問題:「什麼是生命?」雅各就以「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來表明我們的生命不過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至於明天將會如何,只有神知道,我們的一生都在主的手中。所以我們就要在掌管我們生命的主面前,謙卑虛己,將自己一生的道路全然的向主交託仰望,讓主來負起我們完全的責任,因為「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今天我們活著是出於神的恩典,而所成就的事也應是主希望我們成就的旨意。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知道生命「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我們還要牢記主耶穌是我們生命的主,我們就要全心謙卑倚靠祂,並且要讓「主若願意」,成為我們心中的渴慕,禱告的言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