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雅4: 1-10>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5-25 06: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雅4: 1-10」「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在雅各書第四章中,雅各針對那些自以為有智慧、有見識的師傅以及其那些貪愛世俗的信徒,呼召他們悔改,過敬虔的生活,榮耀主名。在這段經文中,雅各首先說:「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你們中間」,指教會裡眾信徒之間。「爭戰鬥毆」,指言語爭辯、嫉妒毀謗,為要擊垮對手,無所不用其極地運用各種手段。「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百體中戰鬥之私慾」,是指為滿足慾念而不斷引起的相爭與交戰,在教會中導致「爭戰鬥毆」。「戰鬥之私慾」,這是聖經給「私慾」所起的一個特別的名稱,表明「私慾」本身含著「戰鬥」的性質。「私慾」,就是超越正當慾望的自私慾望,是從人的舊生命中發出的貪慾,就會因為侵犯別人的利益而跟人家發生爭執,所以人什麼時候順從「私慾」,就必然不能與別人有正常的關係。教會本來應當是在和平的氣氛中,是結滿公義的果子的地方,然而事實卻是到處「爭戰鬥毆」,問題不在外面的字句道理,問題乃在我們裡面的「私慾」。「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貪戀」,指貪圖享樂,且將整個心思意念投入其中,甚至開始付諸行動。「得不著」,意指不能擁有。「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這裡的「殺害」,並非指真正有殺人的行為,而是指有傷害人的意念,亦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罔顧人命。「嫉妒」,指忌恨別人的成功。雅各責備那些憑自己的私慾不順從聖靈的人,要想用人肉體的方法或手段,達到屬情慾的目的,結果反而就越一無所得。因為若神不許可,縱使人用貪婪殺害的方法,也不能得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求」指向神禱告,求神賜給。一個心中充滿了私慾的人,必忽略禱告:「不求」。

「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妄求」,指錯誤的祈求,為要滿足私慾的享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是指所求的不是因為有這種需要,而是為著有可「浪費」在「宴樂中」。「宴樂」,是指一切可滿足私慾的享樂,包括吃喝方面的享受,但不僅止於此,凡一切滿足身心的娛樂活動,也有可能變成此處所謂的「宴樂」,問題乃在於是否節制而不過度。信徒正常的飲食和休閑活動,乃是神所許可的,但若超越限度而無節制,便是神所不喜悅的宴樂。「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原文是淫婦)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淫亂的人」,原文是「淫婦」,表示信徒是有丈夫的,基督乃是我們的丈夫(林后11:2),所以這裡意指對神不忠貞,在祂之外另有所愛慕與追求的信徒。「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豈不知」,意指信徒應當知道。「與世俗為友」,指貪愛世界,跟世上的人事物同流合污,以致沾染不潔(林后6:14-18)。「與神為敵」,意指冒犯了神,因為人若愛世界,愛神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2:15),而愛世界就是體貼肉體,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羅8:7)。 「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所以」是上句的結論,這裡以肯定的語氣重複上句,是強調信徒理當十分清楚的知道,與世界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這件事。信徒若愛世界,他就犯了屬靈的淫亂,因為他的心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林后11:3)。所以凡心裡想與世俗為友的人也就是與神為敵了,因為他的心已經歸向了世界。

「你們想經上所說的話是徒然的嗎?神所賜、住在我們裡面的靈,是戀愛至於嫉妒嗎?」這裡「經上所說的話」,引自「神是忌邪的神」(出20:5)。「是徒然的嗎?」意指神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必要成就到底。「神所賜、住在我們裡面的靈」,即指聖靈,神是借著聖靈住在信徒裡面(羅8:9)。神愛我們,賜聖靈住在我們的裡面,要得著我們的全人,所以「是戀愛至於嫉妒」,不能容忍我們一面愛祂,一面又愛世界。「但祂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但祂賜更多的恩典」,「但」字表示雖然有以上的警告,但事實上有很多人難以全心向神忠貞,對此難處,神有足夠的恩典足以幫助信徒達到祂的要求,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全心愛神。「更多的恩典」,指神所賜的恩典比信徒的軟弱和面臨的試探更多、更大,足夠幫助我們達到祂「戀愛至於嫉妒」的嚴格要求,神所向人要的,祂必先賜給人。「所以經上說」引自箴3:34:「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謙卑的人」,是在神面前真正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無能的人,神就賜恩給他,使他領受神的恩典。「驕傲的人」,是依靠自己的肉體,自以為屬靈、剛強的人,他便得不到神的恩典。「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故此」,顯示上一節的經歷與本節的經歷有密切的關係。「順服」,是指甘心樂意的順服在神的權下,接受祂一切的安排。「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抵擋魔鬼」,意指「抵擋魔鬼的詭計」(弗六11)。「魔鬼就離開你們逃跑了」,意指魔鬼對於順服神的人無能為力,只好暫時離開。 「謙卑的人」可以確知,神已經賜給我們恩典,所以我們就要「順服神」、「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魔鬼之所以會逃跑,並不是因為懼怕我們,而是因為懼怕神。所以「順服神」是抵擋魔鬼的先決條件,當我們肯順服神時,神自己就作了我們抵擋的力量。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凈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親近神」,指與神相交,得以明白神的心意。「神就必親近你們」,表示神是十分願意跟我們親近。「有罪的人哪,要潔凈你們的手」,「有罪的人」,在這裡不是指不信主的罪人,而是指已經信主蒙救恩的,卻生活在罪惡、私慾和世俗裡面的人說的。「手」表徵行為。「潔凈你們的手」,指對付行為上的過犯與罪污。「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心懷二意」,指一面追求神,想討神的喜悅,另一面卻又想要與世界為友,追求世界上的享樂。「清潔你們的心」,指存心不再愛世界,而專心愛神。「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這裡意指為自己的存心與作為,在神面前感到懊悔、傷痛,甚至流淚。「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意指將宴樂的心轉變為在神面前感到鬱悶傷悲,心情沉重。因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詩51:17),所以我們若覺得自己有一點的存心或作為是不潔的,便須在神面前憂傷痛悔,流淚向神悔改、泣訴、禱告,神必會幫助我們。「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務要在主面前自卑」,「自卑」指自感卑微,唯有在主前的「自卑」,才是真正的「自卑」。只在人前自卑,卻不在主前自卑的,必然是假的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主就要將那些真正自卑的人升高。自高的人,既然已經自己升高了,主就無須把他升高,所需要的,只是把他們降卑。但那真正自卑的,主就必叫他們升高。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在主面前自卑」,這樣主就必叫我們升高,我們就能時時刻刻享受與神同在的喜樂!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6: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