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向神呼求>
讀經「詩28: 1-9」「(大衛的詩。)耶和華啊,我要求告禰!我的磐石啊,不要向我緘默!倘若禰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詩篇第二十八篇是大衛的詩,是大衛在押沙龍叛變之際寫的。此時大衛內心非常哀痛,所以他一開始就向神呼求:「耶和華啊,我要求告禰!我的磐石啊,不要向我緘默!倘若禰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在此大衛迫切地向神呼求不要向他緘默、不要向他閉口,因他希望神儘快對他的求告作出回應。這也意味著當時大衛難以忍受的患難,已持續了一段時候,而神一直沒有回應,所以他「如將死的人一樣」。對大衛來說,沒有什麼像神的緘默和閉口,使他感到困惑和無望。但大衛能夠在危難之中向神呼求,表明他對神沒有失去信心。所以他以神為「我的磐石啊」,表明他相信神的力量和權能堅固可靠、永不改變。神稍微延遲回應大衛的禱告,大衛就已經感覺到「如將死的人一樣」,那些不禱告的人,根本就是靈性已死的人。而我們有時失去信心,因為忘記了神是磐石,是堅穩牢靠,可信賴的,我們的信心就會動搖,如將死的人。因此每當我們禱告的時候,要好像大衛一樣提醒自己,我們是向我們的磐石禱告,好叫我們的信心不動搖,知道我們呼求的神是既可靠而又回應我們呼求的。
因大衛在困境中想儘快聽到神的聲音,所以他說:「我呼求你,向你至聖所舉手的時候,求你垂聽我懇求的聲音。」此時大衛正在「呼求」神,也正在「向你至聖所舉手」,他期望儘快聽到神的回應,大衛也深信神垂聽他懇求的聲音。事實上神並沒有緘默,也沒有閉口,而是神有祂的時間。同樣今天每一個信靠神的人,在遭遇患難時都要向神呼求,尋求祂的拯救和幫助。但當神的拯救和幫助遲遲未到時,我們不要灰心,而是要相信我們的禱告,神都會垂聽。若神緘默和閉口,也都是為了我們的好處,所以我們就要相信神,依靠神。但當神的拯救和幫助臨到時,那時黑暗頓時轉為光明,這時我們的喜樂豈不是更大嗎?因此今天我們都要以神為我們的磐石,深信神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接著大衛求告神說:「不要把我和惡人並作孽的一同除掉;他們與鄰舍說和平話,心裡卻是奸惡。願禰按著他們所作的,並他們所行的惡事待他們。願禰照著他們手所作的待他們,將他們所應得的報應加給他們。他們既然不留心耶和華所行的和祂手所作的,祂就必毀壞他們,不建立他們。」大衛求耶和華在懲罰惡人時,要「照著他們手所做的待他們」。但因他與惡人是不一樣的,他不但不與惡人同行,而且他還非常恨惡罪惡,所以他祈求神不要把他和惡人一同除掉。而那些惡人並作孽的,「他們與鄰舍說和平話,心裡卻是奸惡」,也就是說,這些人常作惡加害於人。因此大衛祈求神秉行公義,按他們所行的惡事報應他們。大衛就預言,這些惡人必因藐視神而遭毀滅:「他們既然不留心耶和華所行的和他手所作的,他就必毀壞他們,不建立他們。」表明這種「毀壞」具有徹底性。神是慈愛的,對於任何犯罪作惡之人,都會給他充足的機會,讓他們悔改。慈愛的神並不急於對惡人施行報應,祂曾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結33:11)然而惡人因不悔改,不轉離所行的道,所以他們與神的恩典無分,無法逃罪。但是,今天我們在求神伸張公義之前,必須先省察自己心裡所想的、手所作的是否合神心意。「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66:18),反而會按我們對別人的公義要求來「報應」我們自己。我們只有「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1:1),才能不被神「和惡人並作孽的一同除掉」。
因大衛信心地預言這些人將要受的懲罰,因此他由哀求轉為讚美神:「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聽了我懇求的聲音。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祂就得幫助。所以我心中歡樂,我必用詩歌頌讚祂。」這裡表達了大衛對神的信心。而一個真正信靠神的人,他一定會因神而「心中歡樂」,而獲得這種「歡樂」的人,就會自然而然地向神作出回應,就是「用詩歌頌讚祂」。只要在信心裡的等候,才能使我們從「懇求」來到「頌讚」、「歡樂」,這也是神讓每一個信徒學習的功課。最後大衛禱告說:「耶和華是祂百姓的力量,又是祂受膏者得救的保障。求禰拯救禰的百姓,賜福給禰的產業,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這時大衛以他對神的認識與經歷,為以色列百姓代禱,他知道耶和華不僅是他的力量也是以色列百姓的力量。而且他知道耶和華對以色列百姓而言是拯救的神、賜福的神、牧養的神,扶持的神,並且是從今時直到永遠。大衛在苦難中不但讚美神的大能,而且在苦難中關懷自己的百姓,這種偉大的心靈真是難能可貴!甚願我們今天在遭遇苦難時,也要像大衛一樣,迫切地向神呼求,並要以神為「我的磐石」,更要堅信「耶和華是我的力量」,這樣我們就能勝過一切的苦難,我們就要向神唱出感恩的頌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