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27-28篇」「(大衛的詩。)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或譯:力量),我還懼誰呢?……。」詩篇第二十七篇是大衛的詩,也是一篇全然信靠神的詩。當時掃羅因妒忌大衛而要將他殺害,他不得不開始他的逃亡生涯,在前途一片漆黑之際,大衛及時地想到了「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於是就寫下了這篇情真意切的詩篇。大衛在詩中首先寫道:「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或譯:力量),我還懼誰呢?」這裡大衛稱呼神是:「亮光」、「拯救」和「保障」,這都是見證神的大能,因此使他面對仇敵得著信心。身處逆境的大衛還認識到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拯救」和「保障」,這表明他不僅對神有深刻的認識,而且與神有親密的關係。而這「是」字,表明他對神一點疑惑都沒有,神「是」他的亮光,神「是」他的拯救,神也「是」他生命的力量。因此大衛就向敵人也向眾人宣告:「我還怕誰呢?…我還懼誰呢?」這是何等的得勝!所以他又說:「那作惡的,就是我的仇敵,前來吃我肉的時候,就絆跌仆倒。雖有軍兵安營攻擊我,我的心也不害怕;雖然興起刀兵攻擊我,我必仍舊安穩」。這裡「前來吃我肉」,是指敵人的兇殘。因大衛對神有深刻的認識,而且與神有親密的關係,所以雖然敵人「安營攻擊」,且是「興起刀兵攻擊」,然而他的「心也不害怕」,並「仍舊安穩」,因為他有必勝的信心。大衛就表達了他住在殿中的願望:「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里求問」。在大衛的心目中,他尋求的一件重要的事,這件事他曾經求過神,但他還要繼續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這裡的「殿」指會幕,當時所羅門的聖殿仍未建成。而會幕是指神在人間所居住的所在。大衛要「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就是要時時刻刻尋求與神的同在,為的是要「瞻仰祂的榮美」,即敬仰神的美善和恩典。「在他的殿里求問」,指在聖殿里與神交通,向神祈禱。
接著大衛講到他住在耶和華殿中所得的福:「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里,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這裡的「亭子」、「隱秘處」和「磐石」均與聖殿有關。「住在耶和華的殿中」,就彷佛被安置在「亭子」里,被隱藏在「隱秘處」,被「高舉在磐石上」。因他得到神的「保守」,把他「藏」在敵人無法找到的「隱秘處」,又把他「高舉在磐石上」,他是絕對安全的,所以他可以說:「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我要在祂的帳幕里歡然獻祭;我要唱詩歌頌耶和華」。這表明大衛面對敵人時不再膽戰心驚,完全可以昂首挺胸,因為神已使他「高過四面的仇敵」!因著神的拯救使大衛不得不「在他的帳幕里歡然獻祭」,不得不「唱詩歌頌耶和華」。然後大衛陳述自己的困境,並祈求神的幫助:「耶和華啊,我用聲音呼籲的時候,求禰垂聽;並求禰憐恤我,應允我。禰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那時我心向禰說:耶和華啊,禰的面我正要尋求。不要向我掩面。不要發怒趕逐僕人,禰向來是幫助我的。救我的神啊,不要丟掉我,也不要離棄我。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因大衛清楚的知道神「有憐憫、有恩典」的屬性,所以他相信在他「用聲音呼籲的時候」,神必然「垂聽」,必然「應允」。而當他呼求神時,神在他的心裡對他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大衛知道尋求神的「面」,正是蒙福的途徑,因此他立即向神表示:「耶和華啊,你的面我正要尋求」,所以緊接著他就求神:「不要向我掩面。」他很清楚,神的「掩面」意味著被神「發怒趕逐」,並被「丟掉」、「離棄」,這比敵人的迫害更讓他畏懼。因此他急切地祈求:「不要向我掩面…不要丟掉我,也不要離棄我」。然而大衛確信,即使父母離棄自己,神必不離棄、反會收留自己。
所以大衛就求神的引導和保護:「耶和華啊,求禰將禰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求禰不要把我交給敵人,遂其所願;因為妄作見證的和口吐凶言的,起來攻擊我。」身處逆境的大衛,不知道前面的路會是什麼樣子,但他相信,他的道路都在神的手中,所以他求神「將禰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意思是求神帶領他「走平坦的路」,即走正路,免得敵人抓住把柄攻擊他。因他的敵人「妄作見證」,又「口吐凶言」地「攻擊」他。但大衛非常清楚,若沒有神的許可,若神不把他「交給敵人」,敵人就無法「遂其所願」,有了這樣的認識,他便不再懼怕。最後大衛說:「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這裡「活人之地」,指今生。大衛確信自己必「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這樣他就不至於「喪膽」,於是他提醒自己:「要等候耶和華!」大衛兩次提到「要等候耶和華」,表明他確實相信耶和華的拯救,也確實期待耶和華的拯救。
詩篇第二十八篇是「(大衛的詩。)耶和華啊,我要求告禰!我的磐石啊,不要向我緘默!倘若禰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本詩篇的寫作背景,可能是大衛因押沙龍叛變追殺他時所寫的。那時大衛身在危難中,甚至生命都受到了威脅,所以他一開始就說:「耶和華啊,我要求告你;我的磐石啊,不要向我緘默!倘若禰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大衛迫切地向神呼籲不要向他緘默、不要向他閉口,否則他「就如將死的人一樣」。大衛所懼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怕受屈蒙羞而死。我呼求你,向你至聖所舉手的時候,求你垂聽我懇求的聲音。」大衛被趕出耶路撒冷,首先想到的是「至聖所」,而不是自己安逸的宮殿。他向「至聖所舉手」祈禱,表明他為尋求神的恩惠和求神垂聽他「懇求的聲音」,並儘快對他的禱告作出回應。大衛又呼求神:「不要把我和惡人並作孽的一同除掉;他們與鄰舍說和平話,心裡卻是奸惡。」由此可知,將大衛陷入這次困境的,是一群口是心非的惡人,他們口裡「與鄰舍說和平話」,滿嘴都是仁義道德,然而「心裡卻是奸惡」。所以大衛求神:「願禰按著他們所作的,並他們所行的惡事待他們。願禰照著他們手所作的待他們,將他們所應得的報應加給他們。」大衛盼望神在這件事上顯出他的公義,對惡人進行審判,這並不僅僅因為他們威脅到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是因為「他們既然不留心耶和華所行的和祂手所作的,祂就必毀壞他們,不建立他們。」大衛指出那些人,「不留心耶和華所行的和他手所作的」,這是一種極大的罪惡,這種行為必然要受到神公義的審判,其結果就是「必毀壞他們」,並「不建立他們」,表明這種「毀壞」具有徹底性。
當大衛想到敵人必將滅亡的結局時,他立即獲得了巨大的信心,於是他在苦難中向神唱出的讚歌:「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聽了我懇求的聲音。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祂就得幫助。所以我心中歡樂,我必用詩歌頌讚祂。」這時敵人的陰謀可能依然在進行,但大衛不再會為之所動,因為他已經以信心的眼光看到了他們必會失敗,這是多麼寶貴的信心!有了這樣的信心,就要讚美神。因大衛對神有如此深刻的認識:「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所以他在苦難中依然能夠唱出感恩的頌歌。又因耶和華是他的「力量」,又是他的「盾牌」,他也願意真心「倚靠」這位可靠的神,這樣他就必然得著神的「幫助」。一個得著神幫助的人,他一定會因神而「心中歡樂」,而獲得這種「歡樂」的人,就會自然而然地「用詩歌頌讚祂」。最後大衛說:「耶和華是祂百姓的力量,又是祂受膏者得救的保障。求禰拯救禰的百姓,賜福給禰的產業,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此時大衛不但相信神對他的拯救,同時也相信神對國中百姓的拯救。因為神不只救了他所膏立的王,也會救他的百姓以色列。又因為他相信「耶和華是他百姓的力量」,所以他求神「拯救你的百姓,賜福給你的產業,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但願我們今天都要像大衛那樣,在患難困苦的日子裡,要真正的信靠神,要堅信「耶和華是我的力量」,而在得著神的幫助后,就要向神唱出感恩的頌歌。我們還要體會到神的心意,為神的救贖計劃、神百姓的需要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