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
讀經「雅2: 14-26」「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在雅各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雅各闡明了信心與行為的關係,並且得出結論「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首先雅各針對「有人」說的話提出問題,他說:「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這裡清楚的指出,「沒有行為」的所謂「信心」是假信心,是死的信心,所以答案是:假信心不但無益也不能救人。這裡的「行為」是人因信得救以後,因為生命的改變而產生出來的好行為,即新生命結出的果子。聖經告訴我們說:「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10),但你稱義之後,得救之後,不可能沒有任何好行為,因為真正使人稱義、得救的信心是神所賜的(弗2:8),如果說你有了這種信心卻沒有好行為,證明你沒有真實得到這個信心。所以雅各沒有說神所賜的信心、真正的信心不能救他,而是說沒有行為的信心不能救他。雅各知道這些道理不太容易懂,他就舉了一個實例來告訴我們,為要叫我們從中受警戒。他說:「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是一個很生動的例子,貧窮的肢體需要你用物質幫助他,可是你只對他說些空話,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肢體照樣赤身露體,缺少日用的飲食,就沒有任何的益處。而這些人的話聽起來很有愛心,很屬靈,卻沒有行動去幫助需要的人,這種情形也經常發生在我們身上。當主內肢體遇到困難時,我們常常說一些「這一定有神的美意」、「神會保守你」等空洞的話語,最多再加上一句,「我會為你禱告的」,然後就匆匆離去,事後是否禱告、禱告幾次就難說了,這對需要幫助的肢體有什麼益處呢?因此約翰一書 3:17-18 說:「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因此雅各得出的結論是:「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這表明行為要和信心并行,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所以這裡的「信心」,就是一種假的、死的信心,其實就是沒有信心,只在言語和舌頭上,不在行為和誠實上的信心,沒有人可以借它得救。
因為信心與行為不但是分不開的,而且是并行的,所以雅各又指出:「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借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這裡清楚的表明,行為與信心是無法分開的,沒有好行為,就沒有真信心。「你說你有信心,」但是除非你能表示出來,否則無人知道你有信心。因為信心在內,行為在外,信心人看不見,而行為人能看見,所以不能看見的信心要借能看見的行為表現出來。如果沒有好行為,就沒有真信心。接著雅各就將有些人的信心跟鬼魔的信心相比較:「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你信神只有一位」,也就是信獨一的真神,這是正確的。然而「鬼魔也信」,指鬼魔也相信宇宙中只有一位真神。馬太福音8:28-34記載,當耶穌到了加大拉人的地方,附在人身上的污鬼見耶穌后便驚慌地喊到:「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嗎?」鬼魔雖然知道天地之間有一位神,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然而牠們並不順服祂,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與神的關係,仍然拒絕以神為神,甚至要取代神為神!結果「卻是戰驚」。因為魔鬼知道耶穌基督第一次來的目的是要敗壞牠的權勢,將被罪捆綁的人拯救出來。魔鬼也知道耶穌基督第二次來時要施行審判,審判的結果是,牠和所有屬牠的邪靈和污鬼都會被丟在地獄中,經受永恆的煎熬,因而牠的信使牠戰兢,可見魔鬼對神的「信」就是停留在知識上的信。而雅各用「鬼魔也信」來作例子,指出那些說自己有信心而沒有相應行為的人,他們的信心和魔鬼的信心沒有什麼兩樣,這是何等震驚話。可見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例子,就是要信徒警醒、謹慎和反思,如果我們只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我們的信與魔鬼的信沒什麼兩樣。我們不是靠行為得救,但一個得救的人一定會有好行為。好行為不是得救的條件,卻是得救的結果,真信心就能結出好果子,就是好行為,從好行為就可以查驗我們是否有真信心。所以雅各說:「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這個結論在此重複了二次,這裡說的「信心」,不是真的信心,而是死的信心。
為什麼今天許多基督徒和世人似乎沒有分別?因為這些人雖然已懂得在得救真理中關於「因信稱義」這一方面的道理,卻還不明白得救真理中關於「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的,另一方面的道理。人得救完全因相信耶穌,不靠任何行為。然而,一個真正悔改信主的人,是一個已被聖靈重生、得到神所賜的新生命的人,言行舉止就會有新生的式樣,就能結出好果子,就是好行為。因此主耶穌諄諄教導門徒:「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6)。使徒彼得的信息也是如此:「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前2:12)使徒保羅強調信心但也講行為,他有關信心和行為的教導,在以弗所書2:8-10有很清楚的概括:「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前面講「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後面講「為要叫我們行善」,因此當我們宣稱自己已經信主,可是我們在信主之後,卻沒有任何好行為,我們敢確認自己是真正得救的嗎?答案是一定不能救,這是很嚴肅的問題。假使你真的得救,你不可能沒有任何好行為出來。若你真的有信心,必會產生出行為來,因為真實的信心,是改變生命的信心。所以一個人的好行為,不是得救的先決條件,卻是得救的必然結果。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知道:「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並要在生命中結出果子來,就是好行為,從好行為就可以查驗我們的信心不是死的,而是真實的信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