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賽亞受苦之詩>
讀經「詩22: 1-31」「(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朝鹿。)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為什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我的神啊,我白日呼求,禰不應允,夜間呼求,並不住聲……。」詩篇第二十二篇是大衛的詩,也是典型的彌賽亞受苦之詩,詩中好些話後來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得到了具體的應驗。大衛在本篇開始的時候,就向神大聲疾呼:「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詩人重複地呼叫「我的神」,表明他正在經受難以承受的痛苦,他將這一種痛苦視為神的「離棄」。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當世人的罪都壓在主耶穌身上的那一剎那間,父神掩面不看聖子,那時祂在十字架上發出了同樣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27:46;可1534)。可見大衛準確地描述了一千多年以後,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情景,這表明大衛是在聖靈的感動中寫的。大衛三次呼叫神,因祂「不救、不聽、不應允」,這顯示問題的緊急性,因為神撇棄了他。由於處境危急、卻是無助,所以詩人不斷呼喊神。這並非只是大衛的經歷,也是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經歷(路22:44)。當大衛感覺神好像離棄了他,他呼求神,又好像沒有得到應允,這時他就想到:「但禰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或譯:居所)的。我們的祖宗倚靠禰;他們倚靠禰,禰便解救他們。他們哀求禰,便蒙解救;他們倚靠禰,就不羞愧。」當大衛想到神的聖潔時,就從呼求神轉來讚美神。以色列是神的百姓,當神的百姓起來讚美祂的時候,神就以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神用祂百姓的讚美作為祂在地上的「寶座」,祂的心意是讓我們用讚美在地上高舉神、見證神。因此神必然會讓我們因著經歷祂而不能不發出讚美。我們在人生低谷、天災人禍中的禱告,首先必須承認只有神是「聖潔的」,而不是我們。只有神是「公義、慈愛、信實的」,而不是我們。這樣的禱告才能看清神在前面帶領我們的雲柱火柱,而不是陷入怨天尤人、自義自憐。雖然詩人對歷史的追憶,為自己平添了幾份信心,可是因他看到了自己與先祖的差距。因此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卑微,又想到了百姓的藐視就說:「但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這裡的「蟲」,象徵低賤、羞辱。當大衛「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時,他看自己如「蟲」。而主耶穌所面對的「藐視」與「羞辱」,與大衛極其相似!
當主耶穌被披上硃紅色袍子遭兵丁嘲弄的時候(太27:28),就像「蟲」,不被當人對待。我們的救主在十字架上不但被父神「離棄」,而且竟然甘心降卑到一條「蟲」的地步,被自己所要拯救的百姓「羞辱、藐視」。我們這些塵土做的人如果受不了別人一點點的誤解、怠慢、冷落或輕視,就不要自詡「效法基督」(羅15:5)。真正的「效法基督」,就要甘心讓人看自己「是蟲,不是人」,以致低到一個地步,不但仇敵的「羞辱」摸不著自己,弟兄的「藐視」也碰不到自己,地上的榮辱都與我們無關,單單向著神所設立的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4)。這「撇嘴」表示藐視、輕蔑、嘲笑。「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正是無知的世人在十字架下嘲笑為他們而死的主耶穌的話(太27:43)。接著大衛說:「但禰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懷裡,禰就使我有倚靠的心。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禰手裡;從我母親生我,禰就是我的神。求禰不要遠離我!因為急難臨近了,沒有人幫助我。」因大衛自出母腹就經歷了神的看顧,所以對神有絕對的信心,就求神不要遠離他。同樣當我們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也應當數算神在自己身上的恩典和作為,才能不讓眼見的難處使靈里變得昏暗,而是對神有絕對的信心。大衛又說到被惡人圍攻:有許多公牛圍繞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它們向我張口,好像抓撕吼叫的獅子。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熔化。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禰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大衛想到惡人對他的圍攻,痛苦因此又一次加劇,所以如實地將之寫了下來,而這裡所描述的正是在十字架上的極端痛苦。雖然羅馬時代才發明十字架酷刑,但聖靈提前一千多年把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感受啟示給大衛。今天無論我們如何借著繪畫、電影來想象主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形,都無法真正體會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極端痛苦,唯有詩篇第二十二篇把主耶穌自己的感受發表了出來。
「犬類圍著我,惡黨環繞我;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我的骨頭,我都能數過;他們瞪著眼看我。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這裡大衛用「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形容敵人的殘暴。因詩人骨瘦如柴,所以能數出來。「為我的裡衣拈鬮」,是因為敵人認為詩人即將死亡,所以準備瓜分他的衣服。此事應驗在主耶穌身上(太27:35)。兵丁拈鬮分祂的衣服,經過的路人譏誚祂說:「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祭司長和文士戲弄祂說:「他倚靠神,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可見我們的主被釘在十字架上,不但是極羞恥的死,更是極凄慘的死,祂全身的骨頭,因身體下墜而脫節,因此主的身體受到極大的痛苦。而且主在十字架上,因祂背負了世人的罪,那一刻父神也離棄祂。「耶和華啊,求禰不要遠離我!我的救主啊,求禰快來幫助我!求禰救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的生命脫離犬類,救我脫離獅子的口;禰已經應允我,使我脫離野牛的角。」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大的痛苦,不是肉體的痛苦,也不是門徒的離開,而是因為擔當世人的罪孽,而被父神「遠離」。地獄的最大痛苦就是永遠與神分離,連主耶穌都難以忍受這種暫時的痛苦經歷,我們怎麼敢藐視神的救恩呢?「禰已經應允我」,是十字架轉為榮耀冠冕的轉折,因主耶穌順服父神的旨意至死,就為世人成就了救恩!此時大衛就從苦難變成平安、喜樂和讚美,他說:「我要將禰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讚美禰。你們敬畏耶和華的人要讚美祂!雅各的後裔都要榮耀祂!以色列的後裔都要懼怕祂!因為祂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祂就垂聽。我在大會中讚美禰的話是從禰而來的;我要在敬畏耶和華的人面前還我的願。謙卑的人必吃得飽足;尋求耶和華的人必讚美祂。願你們的心永遠活著!」我們對神的讚美是從神而來的,所以一個不會讚美神的人,就要求神賜下讚美的願望、理由和力量,讓我們因著經歷祂而不能不讚美祂。「還我的願」指獻上平安祭。「吃得飽足」,指分享平安祭的筵席。詩人邀請肯謙卑接受神的人一同享受平安祭的筵席,不但肉體得飽足,更因著神的救恩而得著永生。
「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祂;列國的萬族都要在禰面前敬拜。因為國權是耶和華的;祂是管理萬國的。」雖然困苦的環境還沒有改變,但大衛不再因注目苦難而痛苦,卻因著注目神而歡喜讚美。讚美不但使詩人脫離了自己,而且使他的靈里透亮,眼光不但從自己轉到「以色列的後裔」,而且擴大到「列國的萬族」,遠遠地看見新約的教會和千年國度。「地上一切豐肥的人必吃喝而敬拜;凡下到塵土中不能存活自己性命的人,都要在他面前下拜。他必有後裔事奉祂;主所行的事必傳與後代。他們必來把祂的公義傳給將要生的民,言明這事是祂所行的」。這裡的「吃喝而敬拜」,是指獻上平安祭以後分享祭物,不是世人的吃喝宴樂。當基督再來的時候,無論是「豐肥的人」,還是「下到塵土中」的人,都要和「謙卑的人」,一起「在祂面前下拜」。最後大衛以「言明這事是祂所成的」,正如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偉大宣告:「成了!」(約十九30)結束了本詩篇。而基督的得勝,不僅帶出對以色列的拯救,同時也帶出了對外邦人的拯救,這正是詩人當年的心愿。腓立比書 2:9說:「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詩人的心愿已經成為現實!為此,願我們今天不但要因彌賽亞受苦之詩,深切體會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受的羞辱與苦楚,千萬不要虧欠主捨命的大愛,我們還要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主,全心全意的愛主我們的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