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衛的讚美詩>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5-10 22: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大衛的讚美詩>
讀經「詩18: 1-50」「耶和華的僕人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當耶和華救他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華念這詩的話,說: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你!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詩篇第十八篇是大衛的讚美詩。這裡有一個較長的標題,這在整本《詩篇》中並不多見。這個標題告訴我們,本詩的作者是「耶和華的僕人大衛」,用途「交於伶長」,本詩的背景是,「當耶和華救他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大衛就向神念這詩的話,就是讚美神的話。因神奇妙的作為,在危難時刻的及時拯救,使他出死入生,化險為夷,所以他心中充滿了感恩和讚美,就湧出這讚美的詩章。大衛首先表達了對神真誠的愛:「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你!…」。這是大衛的經驗之談,也是信心宣言。「我愛你」,這是表達他對神的敬畏和尊崇。緊接著,大衛讚美神是怎樣的一位神:「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大衛一口氣用了九個無比貼切的對神的稱謂,藉此描述神的作為。「岩石」、「山寨」、「磐石」,都是表明神是他的藏身之處,安全可靠。大衛躲避掃羅時,多次在曠野的山洞中安身,想必寫詩時回憶起那些經歷。大衛又以神為他的「盾牌」、「角」和「高台」,所以總能大獲全勝。盾牌是保護性的,可以幫助他防禦敵人的刀劍;「角」是進攻性的,戰爭中吹響號角時,表明要發起總攻。「高台」是用以觀察敵情的軍事設施,表明神在爭戰賜他認清敵人的智慧。而大衛在這些稱謂前面都加上「我的」,表明他與神保持著親密的關係。所以大衛憑著信心說:「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大衛之所以要讚美神,是因他切實地經歷過神的拯救,真實地體會過神的慈愛。所以大衛在概述了神的大能之後,他就以其親身經歷詳述神的拯救,藉此證明神的慈愛。他首先描述了自己的境遇:「曾有死亡的繩索纏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這是大衛所經歷的可怕處境,當敵人以「繩索纏繞」他時,他意識到接下來的結局,極有可能就是「陰間」,就是「墳墓」。

但他並未因此失去信心,而是面對危難,他相信「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滿有慈愛的神,隨時都在側耳傾聽愛他之人的祈禱,都會「入了他的耳中」。因此大衛的祈禱很快有了迴音,神親自向他顯現:「那時,因他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山的根基也震動搖撼。從他鼻孔冒煙上騰,從他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這裡的「那時」,表明神面對大衛的祈禱,回應是如何迅速。而當神顯現時,大地和高山因著神的怒氣,便會「搖撼戰抖」,這是因為神的忿怒到了極致。面對神的忿怒,高山尚且不能站立,更何況大衛的敵人?他們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又使天下垂,親自降臨,有黑雲在他腳下。他坐著基路伯飛行,他借著風的翅膀快飛」。「使天垂下」,表明神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坐著基路伯飛行」、「借著風的翅膀快飛」,表明神的顯現是極其迅速的,對於人的呼求,神是以刻不容緩的態度面對。「他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為他四圍的行宮。因他面前的光輝,他的厚雲行過,便有冰雹火炭。耶和華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便有冰雹火炭。」這是神驚天動地的顯現,見此情景的人,無人不生畏懼之心。「他射出箭來,使仇敵四散;多多發出閃電,使他們擾亂。耶和華啊,你的斥責一發,你鼻孔的氣一出,海底就出現,大地的根基也顯露。」當神以威嚴和忿怒的形象出現時,敵人一定會在他面前潰敗,而且大海和大地都無法承受。當神顯現之後,緊接著便是具體的行動:「他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他救我脫離我的勁敵和那些恨我的人,因為他們比我強盛。我遭遇災難的日子,他們來攻擊我,但耶和華是我的倚靠。他又領我到寬闊之處,他救拔我,因他喜悅我」。這裡大衛描述了神對他的拯救,借著神奇妙的作為,使大衛「脫離」了強敵。而大衛指出:「他救拔我,因他喜悅我。」這是表明他與神建立有親密的關係,以致能夠得著神的「喜悅」,並得到神的「救拔」。
 
在描述了神對他的拯救之後,大衛從自己屢次蒙恩的經歷中,講到神的公義:「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這是大衛總結的經驗,這是「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神。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丟棄。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遠離我的罪孽。」這表明他看重並遵守神的律法,堅決與罪惡劃清界線。一個人對神話語的態度,最能反映出他的信仰和心靈狀況,並能決定他在神面前是否得蒙喜悅。因大衛遵守神的誡命,「所以耶和華按我的公義,按我在他眼前手中的清潔償還我」,表明神的判斷是公義的。接著大衛講到神做事的法則:「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在大衛的一生中,以上的四種情況他都經歷了,當他在神面前存慈愛的心時,神就以慈愛待他。當他在神裡面保守清潔時,神就以清潔待他。當他保守他的心完全時,神就以完全待他。當他在人生中走錯了路,犯了乖僻、姦淫的罪,並且還借刀殺人時,他就經歷了神的管教,經歷了彎曲、崎嶇難行的路,因神絕不會放過罪惡。隨後是大衛信心的宣言:「你必點著我的燈;耶和華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我借著你沖入敵軍,借著我的 神跳過牆垣」。大衛相信公義的神,一定為他驅散黑暗,使他主動出擊,使他突出重圍。因此大衛說:「至於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華的話是煉凈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們的盾牌。」耶和華的話語如此完美,所以凡投靠祂的,祂就要「作他們的盾牌」,對其施行拯救,以彰顯他的公義。
 
為了更進一步地頌讚神,大衛又講述了神的信實:「除了耶和華,誰是神呢?除了我們的 神,誰是磐石呢?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為完全的,他是神…」。這裡談到這位獨一的神,是信實的,可靠的。所以面對敵人時,神有如下應許:「教導我的手能以爭戰」,「我的膀臂能開銅弓」,「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你的右手扶持我」,「使我為大」。而神之應許的見證是:「你使我腳下的地步寬闊,我的腳未曾滑跌。」而大衛對神之應許的信心是:「我要追趕我的仇敵,並要追上他們;不將他們滅絕,我總不歸回。我要打傷他們,使他們不能起來,他們必倒在我的腳下。」這不是憑大衛自己的血氣,而是靠神的應許。「我要將他們打傷…他們必倒在我的腳下」,大衛相信,那位信實的神,一定會如此兌現祂的應許。「因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爭戰,你也使那起來攻擊我的,都服在我以下。你又使我的仇敵在我面前轉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但這一切都不是憑大衛自己的實力,全是靠神拯救的能力和信實的應許,「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爭戰」。通過描述得勝的情景,大衛就說:「他們呼求,卻無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華,他也不應允。我搗碎他們,如同風前的灰塵;倒出他們,如同街上的泥土。」這不是因為耶和華置他們的呼求於不顧,原因是他們惡貫滿盈,不能蒙神喜悅。而大衛在耶和華的幫助下,將大獲全勝,那時敵人的處境將非常凄慘。因此大衛說:「你救我脫離百姓的爭競,立我作列國的元首,我素不認識的民必侍奉我。他們一聽見我的名聲,就必順從我;外邦人要投降我。外邦人要衰殘,戰戰兢兢地出他們的營寨」。當大衛作王時,「素不認識的民必侍奉我」。外邦人面對大衛軍隊的勇猛,也主動繳械投降。對於敵人而言,這是一幅多麼凄涼的圖畫,他們竟然不戰而敗,帶「戰戰兢兢地出他們的營寨」,成為俘虜。對於大衛而言,這又是一幅多麼壯麗的圖畫,不戰而勝的喜悅,讓他激動不已,也感恩不已。

因此他說:「耶和華是活神。願我的磐石被人稱頌,願救我的神被人尊崇」。是的,耶和華是永活的神。而這位「活神」是「我的磐石」,是「我的神」,可見這種關係的真實性。對於猶太人而言,他們知道,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但不知道祂也是自己的神。所以大衛要借著詩歌告訴讀者,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也是大衛的神,呼籲讀者與這位「活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使祂得著當得的「稱頌」和「尊崇」。大衛又說:「這位神,就是那為我伸冤、使眾民服在我以下的。你救我脫離仇敵,又把我舉起,高過那些起來攻擊我的;你救我脫離強暴的人」。這裡的「仇敵」是指掃羅,雖然他曾經那般瘋狂地迫害大衛,但神拯救了大衛,使其免遭掃羅的毒手。不僅如此,還將他「高舉」,甚至高過了掃羅。這裡的「強暴的人」,是指非利士等周邊列強。當詩歌快要結束時,大衛再次寫到神拯救他脫離掃羅之手及外邦的侵略,使詩歌緊扣他的寫作初衷:「耶和華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你,歌頌你的名。耶和華賜極大的救恩給他所立的王,施慈愛給他的受膏者,就是給大衛和他的後裔,直到永遠」。大衛親身感受到了神的賜福,所以「要在外邦中稱謝你,歌頌你的名」。此刻大衛特別想到了自己的後裔,他堅定地相信,神將「施慈愛給他的受膏者,就是給大衛和他的後裔」。雖然大衛王朝早已不復存在,大衛後裔早已沒有王位,但大衛的後裔作王「直到永遠」,最後將在彌賽亞基督身上成就。詩篇第十八篇是大衛的讚美詩,他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了「耶和華是我的倚靠」的事實,以此頌讚神的大能。今天我們透過這篇詩歌,看到了神的大能,看到了神的慈愛,看到了神的公義,看到了神的信實,看到了神的永恆。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專心仰望神,這樣我們就能與大衛共同經歷:「耶和華是我的倚靠」的恩典,並要與他一起讚美神!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6: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