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17-18篇」「(大衛的祈禱。)耶和華啊,求禰聽聞公義,側耳聽我的呼籲!求禰留心聽我這不出於詭詐嘴唇的祈禱!……。」詩篇第17篇是大衛的祈禱詩,整本詩篇中,以祈禱為內容的詩歌為數不少,但標題中明確指出是祈禱詩只有五篇:第十七、八十六、九十、一百零二和一百四十二篇。而祈禱詩往往是詩人在遭遇患難時向神發出呼求,求神幫助。而本詩是大衛逃避掃羅的追殺時寫的,他在悲痛之際向神呼求,求神幫助。在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三章記載:掃羅因嫉妒而「天天尋索大衛」,並且發誓:「他若在猶大的境內,我必從千門萬戶中搜出他來」。「大衛知道掃羅出來尋索他的命」,所以四處躲避,生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但大衛知道他所遭遇的一切,並非咎由自取的報應,他也知道,公義的神一定知曉這一切。所以詩歌的首句大衛求神:「耶和華啊,求你聽聞公義,側耳聽我的呼籲;求你留心聽我這不出於詭詐嘴唇的祈禱…。」大衛在此用三個強烈的用語:「聽聞」、「側耳」、「留心聽」,求神聽聞公正的申訴,給予公義的判斷,因他口中的話是沒有詭詐的。「願我的判語從禰面前發出;願禰的眼睛觀看公正。禰已經試驗我的心;禰在夜間鑒察我;禰熬煉我,卻找不著什麼;我立志叫我口中沒有過失。」這裡大衛用了:「試驗」、「鑒察」、「熬煉」,又用了:「找不著什麼」、「沒有過失」,來證明自己的無過,因他知道自己本是無辜的,因此他呼求神,按照真相來判決,相信神也會看見他的無過。也因此證明他向神傾訴的冤屈都是真實的。「神啊,我曾求告禰,因為禰必應允我;求禰向我側耳,聽我的言語。求禰顯出禰奇妙的慈愛來;禰是那用右手拯救投靠禰的脫離起來攻擊他們的人。求禰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將我隱藏在禰翅膀的蔭下,」大衛有過「我曾求告你」的親身經歷,更有「你總應允我」的真實體會,所以他相信神一定會顯出他「奇妙的慈愛」,並且用了形象的比喻,來說明神的拯救與保護。當神的慈愛發出,大衛不但會被神保護如同「眼中的瞳人」,還隱藏在神翅膀的蔭下。「眼中的瞳人」和「翅膀」的比喻都引自摩西之歌(申32:10-11)。
「使我脫離那欺壓我的惡人,就是圍困我要害我命的仇敵。他們的心被脂油包裹;他們用口說驕傲的話。他們圍困了我們的腳步;他們瞪著眼,要把我們推倒在地。他像獅子急要抓食,又像少壯獅子蹲伏在暗處。」大衛祈求神救他脫離仇敵,因他的處境非常危險。因那些要害他的人,「他們的心被脂油包裹」。比喻人的心失去了應有的功效,也就「用口說驕傲的話」,行為便無拘無束。大衛就向神具體的述說了惡人的惡行,他們將他團團圍住,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他,並且將他推倒在地,準備隨時下手。又像獅子一樣要把我撕成碎片,可見他的處境非常危險。因此大衛求神來救他:「耶和華啊,求禰起來,前去迎敵,將他打倒!用禰的刀救護我命脫離惡人。耶和華啊,求禰用手救我脫離世人,脫離那隻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禰把禰的財寶充滿他們的肚腹;他們因有兒女就心滿意足,將其餘的財物留給他們的嬰孩。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禰的面;我醒了的時候,得見(或譯:看)禰的形像,就心滿意足了。」大衛求神起來對付掃羅和他的軍隊,打倒他們,用祂的刀戰勝他們。「只在今生有福份的世人」,是指這些人專依地上的事為念,把指望寄托在肚腹、兒女、財務上,等到一死一樣都不能帶去,只是一場虛空,何等可憐。「至於我」強調大衛與今生的世人有本質上的分別。「醒了的時候」,是指將來複活的時候(賽26:19)。將來每個人都要「醒」過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9)。因此我們不必羨慕惡人今生短暫即逝的快樂,因為我們有復活以後與神同在的盼望。「得見禰的形像」,就是「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壹3:2),這正是神對大衛「求禰顯出禰奇妙的慈愛來」的回答。
詩篇第十八篇是「(耶和華的僕人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當耶和華救他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華念這詩的話。說:)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禰!……。」從這這首詩標題可知,是大衛對神救他「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而發出的感恩和讚美的話。本詩篇和撒母耳記下第廿二章至少有90%是重複的,這告訴我們它的重要性。本詩的長度在詩篇里居第四。在本詩中大衛一開始就向神表達了真誠的愛:「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禰!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這是大衛在曠野躲避掃羅的經歷。「救主」有「避難所」的意思;「角」是力量的象徵。大衛在一個又一個的難處當中不斷經歷神、認識神。「曾有死亡的繩索纏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大衛在此講到他過去所遭遇的一些患難,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個被繩所纏繞著,吊在網羅里,動彈不了,又被拋進水裡,死亡將要臨到他。但當他呼求的時候,神就聽了他的禱告,開始採取行動。
「那時,因祂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山的根基也震動搖撼。從祂鼻孔冒煙上騰;從祂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神聽了大衛的祈禱,就親自來搭救他。這驚天動地的畫面指神對惡人的懲罰,因大衛忠於神,神就給他更大的恩典,照祂所應許的賜福給他。這裡描述神顯現的詞句,就如神在西乃山顯現的情景,包括地震、暴風、閃電、雷轟等自然現象。「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神…。」這裡大衛陳明自己的純潔。因神是公義和守信的,既然大衛遵守了神的道,未曾作惡離開神,神的律例他也未曾丟棄,他在神面前作了完全人,所以神必按他的公義,在他危難時施行拯救。
「慈愛的人,禰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禰以完全待他。清潔的人,禰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禰以彎曲待他…。」大衛回想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他就總結出了神待人的法則,在公義慈愛的神面前,世上沒有一個人能跳出這法則。「禰必點著我的燈;耶和華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我借著禰沖入敵軍,借著我的神跳過牆垣…。」大衛知道他能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的手,都是靠神的力量和拯救。是神點亮他的「燈」,使他沖入面前的「敵軍」、跳過生命中的「牆垣」。因為「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們的盾牌」。所以他說:「除了耶和華,誰是神呢?除了我們的神,誰是磐石呢?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為完全的,祂是神…。」大衛清楚的知道神為惟一的神,靠祂得力量:「使我在高處安穩」,「能以爭戰」,「腳下的地步寬闊」,不致「滑跌」。「我要追趕我的仇敵,並要追上他們;不將他們滅絕,我總不歸回。我要打傷他們,使他們不能起來;他們必倒在我的腳下…。」因神從仇敵手中救出大衛,並使仇敵屈服在他面前,大衛就相信神必毀滅所有仇敵,這是基於神的應許。神應許大衛必得勝,是因大衛實現公義。因此大衛的成功並不是代表他個人的立世揚名,乃意味大衛被揀選,作神救贖事工的器皿。最後大衛說「耶和華是活神。願我的磐石被人稱頌;願救我的神被人尊崇。這位神,就是那為我伸冤、使眾民服在我以下的…耶和華賜極大的救恩給祂所立的王,施慈愛給祂的受膏者,就是給大衛和他的後裔,直到永遠。」大衛在此宣稱「耶和華是活神」,就是說,這位神是永活的,這是大衛的經驗之談,因為這位「活神」,是「我的磐石」,是「我的神」。「我要在外邦中稱謝禰,歌頌禰的名」,就是把福音傳給外邦人。保羅引用這節經文證明彌賽亞基督也是為外邦人而來,「叫外邦人因祂的憐憫榮耀神」(羅15:9)。「受膏者」的希伯來文就是「彌賽亞」(約1:41)。大衛的後裔作王「直到永遠」,最後將在彌賽亞基督身上成就。因「耶和華是活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認定神,並要走在神所定的道路上,這樣神也必定恩待我們,如同恩待當年的大衛,我們就要稱謝神,讚美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