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弟兄相愛的心>
讀經「來13: 1-3」「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在希伯來書第十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作者勸勉當時的信徒,也是今日的信徒:「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這是關乎信徒愛心生活的基本原則與要求,這「務要」表示,這是我們身為基督徒責無旁貸的責任。「常存」,指的是這種「弟兄相愛」應當自始至終存在於我們的心裡,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自然地流露出來,而不只是偶爾表現一次。一時的愛心,也許並不難,但持續而穩定地彼此相愛就不容易了,所以這「常存」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這「愛」一定要由心發出,要真誠。這裡的「弟兄」是包括所有的信徒,因「弟兄」都有同一位天父,就是我們的神,所以所有的信徒都是弟兄,都是我們應當相愛的。因為信徒既在耶穌基督里同為弟兄,就要在教會裡過肢體的生活,過弟兄姐妹彼此相愛的生活。這樣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就有了明顯的分別,因為「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可見愛心是基督徒當有的表現與特徵之一,使眾人可以認出我們是主耶穌的門徒。所以作者在此開頭就說:「你們務要…」,就是無論怎樣,都「務要」相愛,相愛乃是教會的第一要務,是在任何情形下應當實行的。另外「弟兄相愛」也告訴我們,要怎樣地相愛,不是以普通世人的愛相愛,乃是以因認識了基督的愛而有的愛心,這種愛並不受地上國家、種族、階級、財富的限制,所有在基督里為弟兄的,都是我們所應當同樣相愛的。這樣的愛使教會的合一不受地上國家、種族、階段種種界限的影響而有所阻隔,使信徒在愛的聯合中與世界分別出來。因此主耶穌給門徒的命令是:「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15:12)約翰一書4:20-21 又說:「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因此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
接著作者說到信徒對客旅的愛:「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當時的信徒常遭逼迫,也須長途跋涉傳布福音,而那時旅舍常是污穢,盜賊與淫亂的處所,所以接待這些為主工作的神仆和為主受苦的弟兄,乃是信徒一種很有價值的愛心工作。因希伯來信徒原本已有接待客旅的習慣,所以作者在這裡不是叫他們應該接待客旅,乃是要他們「不可忘記接待客旅」。「接待客旅」,在新約聖經中也有多處命令,聖經將其規定為信徒當盡的義務 (羅12:13等)。而且因著接待客旅,祝福也會臨到接待之家:「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在此作者借用希伯來書讀者所熟知的例子,亞伯拉罕在不經意中「接待了天使」,來勉勵信徒「用愛心接待客旅」。而這裡的重點是「不知不覺」,在沒有期待也沒有預備要接待天使的情況下,接待了天使,所以基督徒不應該為了某種動機去接待客旅。創世紀18:1-21記載,亞伯拉罕所接待三位天使中的一位是「耶和華」,也就是主。而亞伯拉罕接待客旅,並非只接待那些像天使一樣的客旅,但當他存著接待主的態度,用愛心接待應接待的客旅,就在「不知不覺」中接待了「天使」。今天我們也不能希望我們所接待的一切客旅都是天使,但我們若存著接待主的態度去接待弟兄或主僕,也就是接待「天使」了。在主耶穌的教導中,祂告訴我們:「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人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里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太10:40-42)因此身為一個基督徒,就要求主幫助我們趕出心中的「冷漠」,「用愛心接待客旅」,這是聖經的命令。今天仍然有許多神的僕人四處奔走辛苦傳道,需要主內的弟兄姐妹愛心接待。當我們如此行,神必紀念和賜福。但聖經中對於信徒「接待客旅」,並非完全沒有範圍的,這裡所說的接待客旅,是偏重於在基督里為弟兄的範圍而說。至於教會中的假弟兄,或傳異教的人,聖經則禁止信徒接待,甚至不可以向他們問安(約貳9-11)。
之後作者要信徒紀念被捆綁的人:「你們要記念被捆綁的人,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也要記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記念被捆綁的人」指的是,我們需要格外關切、尊重和幫助那些受到逼迫的肢體。「你們要記念被捆綁的人,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意指要記念他們到一個程度,彷佛自己也被捆綁一樣。照顧在監牢里的肢體,關心受逼迫的人,是神託付給我們每個聖徒的責任和義務。「也要記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自己也在肉身之內」,指的是感同身受地體恤他人,好像自己也親身遭受苦害一樣。所以信徒應當關心弟兄的痛苦像關心自己一樣,不但因受苦的人是我們的弟兄、是肢體,所以應當記念他,也是因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也會像他們一樣遭受苦難,所以應當記念他們。神使我們現在有平安得自由,而允許我們的弟兄受捆綁遭苦害,乃是要我們去同情他們的「捆綁」、分擔他們的痛苦,使他們在受苦中,獲得沒有受苦的弟兄的安慰和幫助。這樣可能我們將來遭苦害,「被捆綁」的時候,神也另外保守一些別的弟兄有平安、有自由,使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得著幫助。為此,願每一位神的兒女都要遵從神的教導:「常存弟兄相愛心」,去愛我們的弟兄,並要「用愛心接待客旅」,還要紀念被捆綁,遭苦害的人,使基督的愛活化在我們的生命中,這樣我們必蒙神賜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