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12: 1-13」「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在希伯來書第十二章的這段經文中,因作者在前一章已講了許多信心偉人的見證,所以他在此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這許多的見證人」,就是十一章里的許多信心偉人,他們正在等候新約信徒也加入他們的行列。「如同雲彩圍著我們」,「雲彩」用來描寫人數眾多。「圍著」,用來描寫四圍聲援加油的觀眾,令賽跑者倍感振奮。「放下各樣的重擔」,指放下各種有礙賽跑者速度的重量、負擔,就如信徒也必須除去一切妨礙我們在信心的道路上前進的「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路8:14)等「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脫去」指如同脫去衣服。「容易纏累」指競賽者的長袍會妨礙比賽,照樣任何罪都會妨礙我們在信心的道路上前行。「存心忍耐」,表明神給我們指定的賽程不是短跑,而是長跑,必須忍耐直到終點。「那擺在我們前頭」,指在每一位信徒的前面都擺著一個標竿,須要我們竭力追求奔跑才能得著(腓3:12~14)。「路程」指場上賽跑的跑道,每一信徒都是參賽者,為得獎賞而努力在賽程上奔跑(林前9:24)。「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譯: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仰望」意思是「注視」,表明信徒在「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時,要始終專一注視主耶穌,就像競賽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賽程的終點一樣,信心才能不致動搖。「為我們信心」,這「信心」是指十一章眾多見證人所顯明的信心。「創始成終」表明主耶穌不但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有了祂才會有信心,祂又是我們信心的終結者,是祂使我們的信心達到完全。「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說明基督在世能輕看羞辱的原因,是因祂不只見眼前的羞辱,乃看見將來的喜樂和榮耀。基督既「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則表明祂已忍受完十架道路中的一切苦難,並取得完全的勝利。「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表明基督已經得勝魔鬼並被神高舉(來2:15),進入天上的真聖所,作我們天上的大祭司,又是代禱最有效的中保。所以我們應當仰望這樣有權威有榮耀又能體恤我們的耶穌。
「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指主耶穌。「這樣」意指程度如此嚴重。「頂撞」指言語、態度和行動的反對,包括祂如何受罪人的凌辱、苦待、唾棄、鞭打、傷害。「思想」表示仔細思想。當我們把眼目從環境和自己轉向主耶穌,仔細思想時,才能在「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時不致「疲倦灰心」。「你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這是一句帶責備的話,說明他們所以會疲倦灰心的原因,是他們對付罪惡所願付的代價還不夠高,所以才會因苦難而畏縮不前,灰心喪志。他們對付罪惡若有抵擋至流血的地步的決心,便能不受攔阻努力奔走前面路程。「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又忘了」,用意在提醒。「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指父神,祂如同人間慈父諄諄告誡,「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不可」是命令式的禁止。「輕看」指不以為意。「管教」包括糾正、責備和懲罰等。「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不可灰心」,指不可心灰意懶。「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所愛的」,指兒子。「必管教」指藉此手段,盼兒子能成器。「鞭打」指重重的處罰。「管教」是神愛的記號,也是神兒女身份的記號。我們若受神管教,正是神愛我們、收納我們做兒子的明證。「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意指你們所受的管教,乃是從神而來的,故須堅忍地接受。「待你們如同待兒子」,意指正因為神收納我們做兒子,我們便須有作兒子的覺悟。「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意指作兒子的人沒有一個是例外,不被父親管教的。「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意指凡是作兒子的,每一個人都親身受過管教,並且在他們身上留下永遠的效果。「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意指人若從來沒有經歷過神的管教,表明他們並非是神的「兒子」,而是「私子」,如同不合法的子女,根據當時的法律,無權繼承產業。
「再者,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祂得生嗎?」「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敬重」指尊敬著領受。「何況萬靈的父」,指天上的父,就是神。「我們豈不更當順服祂得生嗎?」神既是我們屬靈生命的父,「順服祂」管教的結果,就會使我們得永生。「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指「生身的父」是按照他們認為是好的而施管教,但他們的看法不一定正確而有益處。「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因為父神的管教是為了造就我們,是為了使我們有分於「祂的聖潔」。我們在基督里成聖的地位是神白白賜下的,但我們要活出神生命里的「聖潔」,是神「管教」出來的。「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凡管教的事」,指萬靈之父的管教。「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這是受管教之人的正常感覺,受管教不是一件快樂的事。「那經練過的人」,指那些順服管教的人,就能「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意思是在義的光景中,無論是對神或是對人,都能相安無事,並且在自己裡面也有平安。「所以,你們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下垂的手」,代表工作無力,「把下垂的手…挺起來」,代表工作剛強有力。「發酸的腿」,代錶行路力不從心,「把…發酸的腿挺起來」,代表奔走天路有力量。「也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致歪腳(或譯:差路),反得痊癒」。「把道路修直」,是為著使腳易於奔走,光是腳健壯,若道路不良於行,其結果不是容易傷腳,便是容易仆跌。「使瘸子不至歪腳,反得痊癒」,「瘸子」,代表信心不堅固的人。「歪腳」代表迷失方向、偏離正道,或在信心的路上跌倒。「痊癒」,代表信心得堅固。願我們今天不但要知道,神對祂兒女的管教絕對沒有一次不是出於祂的愛,我們還要順服神的管教,這樣就能使我們下垂的手,發酸的腿,可以挺直起來,使我們走正路,蒙神悅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