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勸勉受苦中的信徒>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4-19 22: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勸勉受苦中的信徒>
讀經「來10: 32-39」「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在希伯來書第十章的這段經文中,作者在警告背道之人的危險后,就勸勉受苦中的信徒。作者先追溯昔日他們所遭受的苦難說:「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這裡作者提醒信徒所要「追念」的不是苦難本身,而是「忍受」以及借著「忍受」所體現出來的心志。「忍受」是指在艱苦環境下擁有堅忍的承受力,是基督徒應有的生命能力,「大爭戰的各樣苦難」,是突出這種屬靈生命的美好與高貴。但他們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忍受」了各樣的苦難爭戰,而是因為「蒙了光照以後」,他們蒙聖靈的光照,信了耶穌,有了得救的地位,進入了由神所保守的救恩中。他們就靠著神賜下的力量,「忍受」各樣大爭戰的苦難,而且有很美的見證。這對我們今天的基督徒有很好的提醒,對各種「大爭戰的苦難」,我們不是消極的「忍受」,而是在「蒙了光照」后,積極的面對苦難。「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從這裡可見,這些希伯來信徒,曾為信主的緣故,付了很大的代價,忍受過很大的逼迫,他們的見證曾震動許多人,成為一件使人難忘的大事,以致作者對他們往日那種為道受苦的事情,也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在這裡再提起來,以勉勵他們。「被毀謗,遭患難」,是他們所受的各樣苦難之一。逼迫信徒的人,在損害信徒的身體和財產之前後,必加以惡毒的毀謗,使他們受了苦害之後又失去人的同情,以為他們是該受的。世人視信徒受到逼害如觀劇,不同情反而取笑,因希伯來信徒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作者說他們「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

而且他們為信主的緣故,家業被人搶去,生活受威脅,但他們並沒有怨嘆主為什麼不祝福他們,可見他們信主全不是為貪求今世的好處,倒是願捨棄今世的財富。而且他們一面自己為福音受苦,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與他們同受苦,這是何等美好的受苦見證,實在是今日信徒最好的榜樣。他們還「體恤受捆鎖的人」,有些人所受的苦難比他們更重,不但家業被搶,且被捆鎖監禁起來。他們自己既也受逼害,卻仍然沒有懼怕,體恤扶助了那比他們受苦更多的人,可見那時他們愛主的心何等熱切。他們還「甘心忍受」,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這是使他們能這樣甘心忍受苦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美好的盼望,他們盼望那更美長存的天上家業,所以就輕看這屬地暫時的家業,而願意為主捨棄。今天我們所遭遇的苦難未必如經文所說的那麼嚴重,然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點,基督徒各自會有不同的爭戰、不同的難處,正如保羅所說:「凡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包括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接著作者就勸勉他們要持守勇敢的心:「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勇敢的心」,是那種以信心為內在力量的放膽無懼。他們從前所有的勇敢,不怕為主受苦,不怕為人受累,不怕家業損失的勇敢,存這樣的勇敢,必得大賞賜。但希伯來的信徒,雖然往日有這樣的「勇敢」,現在卻不像「往日」那樣,「勇敢」為主了。所以作者勸勉他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他們若繼續持守昔日曾顯出的勇敢的心,就必得著大賞賜。在未來的日子裡,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必然要面對更嚴峻的壓力和挑戰,正如黎明前的黑暗。我們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站立得穩,還能堅持信仰的純正而不與環境妥協,必少不了一顆勇敢的心,正如希伯來書在此所勸勉我們的。

作者又說:「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當時的希伯來信徒,仍像往日那樣受到苦難,但他們這時卻沒有了往日那種勇敢、忍耐和盼望的心,所以作者勸勉他們應當持守以往那樣的心志才能勝過當前的苦難。而「忍耐」,是行神旨意所「必須」的條件,要遵行神的旨意,必先存忍耐的心,視受苦為分內的事。使徒保羅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所以要行完神的旨意,必須忍耐到底,才能得賞賜(雅1:3)。而「行完了神的旨意」,就能「得著所應許的」。這裡所說的「應許」,就是指「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這意思是,他們所信靠的救贖主,必要快來,他們所受的苦難不過是暫時的痛苦而已。那時祂必報應那些使他們受冤屈的人,而他們則必享受義人應享的福分。今天的基督徒,也必須敏銳地意識到「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的真實性與緊迫性。主耶穌的再來,是一切問題的終極答案,這對當時的希伯來書受信人是如此,對我們今天的基督徒也是如此,對整個墮落的世界和「住在地上的人」(啟6:10)更是如此。正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太24:22),我們就當警醒禱告,在真道上站立得穩,預備好為主受苦的心志,殷勤多做主工,免得在眼花繚亂的科技「成果」里,在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中,在具樂部式的「教會生活」里,迷失與沉醉。我們相信那位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捨命流血的主,復活升天還要再來的主,祂所期待的是祂子民的得勝(啟2:11),而不是那些「已經蒙了光照」之人的沉淪。

之後作者就引用舊約哈巴谷書說:「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這表明,在基督將要再來這一確定無疑的應許下,我們這些被神稱義的人,必須靠信心來堅守這個盼望。而退後的人,將會被神棄絕。當希伯來書的受信人讀到這些話,難免會為自己的信仰狀況,自己的屬靈地位,略感擔憂,他們或許會問:「我們退後了嗎?我們是神心裡不喜歡的人嗎?」然而作者卻滿有信心、滿有把握地告訴他們:「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這裡「我們卻不是」,很清楚地把這些希伯來信徒,與那些背離真道的人分別出來,表明作者雖然用那些背道者的危險警告他們,但他深信他們和作者一樣不是那等人。而今天信徒最大的危險就是中途退後,信心軟弱,動搖。對於屬天永遠的盼望失去興趣,因著道路艱難而灰心,卻覺得世界很可愛,追求現實,專註肉體的需要,希圖苟安一時。這樣就退後了,不再走十字架的窄路,而走貪愛現今世界,似乎是自由的大路。結果呢?神心裡很不喜歡,因為那是走向沉淪的路。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得此警戒,並要接受聖經作者對我們的勸勉,我們不要不放棄勇敢的心,隨時預備為主受苦,我們若持守這樣的心志,靠著主就必能勝過,因主必然不撇棄我們,必然與我們同在,必然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得勝,這樣「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8: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