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伯15-17章>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3-29 05: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伯15-17章」「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說:智慧人豈可用虛空的知識回答,用東風充滿肚腹呢?他豈可用無益的話和無濟於事的言語理論呢?你是廢棄敬畏的意,在神面前阻止敬虔的心。你的罪孽指教你的口;你選用詭詐人的舌頭。你自己的口定你有罪,並非是我;你自己的嘴見證你的不是……。」在約伯記第十五章中記載了,以利法的第二次發言。從本章至二十一章是約伯與三個朋友之間的第二回辯論。以利法在聽完約伯的辯白后,覺得約伯的話狂妄,便按耐不住就再次發言,這次他直接指責約伯言語空洞,對神不敬虔,為自己的罪辯護。他說:「智慧人豈可用虛空的知識回答,用東風充滿肚腹呢?…」。比喻約伯的言辭暴躁、有害無益,甚至還帶來危害,所以他一昧的指責約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既不敬畏、也不敬虔,所以他就說:「你自己的口定你有罪」。「你豈是頭一個被生的人嗎?你受造在諸山之先嗎?你曾聽見神的密旨嗎?你還將智慧獨自得盡嗎?你知道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呢?你明白什麼是我們不明白的呢?我們這裡有白髮的和年紀老邁的,比你父親還老。神用溫和的話安慰你,你以為太小嗎?…。」以利法又在一系列尖刻問句中,冷嘲熱諷來攻擊約伯:你不是頭一個被造的人,也不在諸山之先,不要狂傲。以利法還依老賣老的責備約伯目中無人,以為自己獨有一切知識,否定老者的智慧。所以以利法以教訓的口吻告訴約伯不要狂傲。「神用溫和的話安慰你,你以為太小嗎?」這是把自己的話當成神的話。約伯之前對三個朋友的反駁,刺激了以利法,他不僅以急躁而激動的聲音反駁了約伯,還竟然自詡是替神說話。

「我指示你,你要聽;我要述說所看見的,就是智慧人從列祖所受,傳說而不隱瞞的。這地惟獨賜給他們,並沒有外人從他們中間經過。惡人一生之日劬勞痛苦,強暴人一生的年數也是如此…他伸手攻擊神,以驕傲攻擊全能者…他不得富足,財物不得常存,產業在地上也不加增…他必像葡萄樹的葡萄,未熟而落;又像橄欖樹的花,一開而謝。原來不敬虔之輩必無生育;受賄賂之人的帳棚必被火燒。他們所懷的是毒害,所生的是罪孽;心裡所預備的是詭詐。」以利法又對約伯提出的建議,要聽他的,於是就引用了許多例證和比喻,來反駁約伯所說的惡人會興旺的話(12:6)。以利法認為惡人要經受痛苦、災難的威脅、急難困苦和過早的死亡。雖然以利法並沒有直說約伯就是那惡人,但已經是指桑罵槐、嚴重警告約伯。以利法這些話句句義正詞嚴,但卻用來指責約伯,與事實不合。因此遭到約伯強烈的反駁。「約伯回答說:這樣的話我聽了許多;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虛空的言語有窮盡嗎?有什麼話惹動你回答呢?我也能說你們那樣的話;你們若處在我的境遇,我也會聯絡言語攻擊你們,又能向你們搖頭。但我必用口堅固你們,用嘴消解你們的憂愁……。」約伯聽完以利法所講的這段話后,就說: 「這樣的話我聽了許多。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意思是以利法的話只是因果報應,沒有什麼新意,只是增加他的痛苦。約伯指責朋友並未身受其苦,只懂說無關痛癢的話,若情況倒轉,他會用口堅固他們,也會用嘴消解他們的憂愁。 

「我雖說話,憂愁仍不得消解;我雖停住不說,憂愁就離開我嗎?但現在神使我睏倦,使親友遠離我,又抓住我,作見證攻擊我;我身體的枯瘦也當面見證我的不是。主發怒撕裂我,逼迫我,向我切齒;我的敵人怒目看我…。」約伯又認定,是神攻擊他使他睏倦憂愁,親友遠離,身體枯瘦。是神發怒撕裂他,將他摔碎,是神以他為箭靶子。由於對神的誤解,約伯把神想得那樣厲害的對付他。「我縫麻布在我皮膚上,把我的角放在塵土中。我的臉因哭泣發紫,在我的眼皮上有死蔭。我的手中卻無強暴;我的祈禱也是清潔。」約伯在朋友的誤解和神的沉默中倍感委屈,便再轉而向神哭訴。約伯雖然痛苦不堪,他仍堅持他的純正,他能坦然的說,他手中並無強暴,祈禱也清潔。 「縫麻布在我皮膚上」,既是形容約伯身上的毒瘡,也是比喻約伯的悲哀永遠無法消除,所以哀悼用的麻衣永遠都脫不下來,好像縫在皮膚上。「地啊,不要遮蓋我的血!不要阻擋我的哀求!現今,在天有我的見證,在上有我的中保。我的朋友譏誚我,我卻向神眼淚汪汪。願人得與神辯白,如同人與朋友辯白一樣;因為再過幾年,我必走那往而不返之路。」約伯希望死後,他的血為他伸冤。他曾申訴,說在他與神中間沒有誰替他說話,他現在要求神自己作他的見證人和中保,也盼望有一人能代他辯白。這顯示他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在天上向神辯白,因為他恐怕來不及在地上為自己辯白就死去。因約伯對他的義,對他的遠離惡事不曾犯罪,有如此的把握,因此他放膽的說,他「願與神辯白」。但約伯卻完全不知道,神確實為我們預備了一位中保:「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約壹2:1)。今天我們知道耶穌基督作了我們的中保,因此我們沒什麼好怕的。

「我的心靈消耗,我的日子滅盡;墳墓為我預備好了。真有戲笑我的在我這裡,我眼常見他們惹動我。願主拿憑據給我,自己為我作保。在禰以外誰肯與我擊掌呢?因禰使他們心不明理,所以禰必不高舉他們。控告他的朋友、以朋友為可搶奪的,連他兒女的眼睛也要失明……。」約伯又哎嘆他的心靈消耗,他的日子滅盡,墳墓都預備好了。可見約伯的苦,不止是肉身的苦痛,更是他「靈」的消耗,使他痛苦不堪。所以約伯巴望神拿憑據給他,或能為他在朋友面前作保,不是因為他有罪而遭此災難,免得「心不明理」的朋友起來控告他。約伯對於朋友對他的定罪和不諒解,心中甚覺難過苦惱,於是就對他朋友和他們的兒女說了惡言。 「神使我作了民中的笑談;他們也吐唾沫在我臉上。我的眼睛因憂愁昏花;我的百體好像影兒。正直人因此必驚奇;無辜的人要興起攻擊不敬虔之輩。然而,義人要持守所行的道;手潔的人要力上加力。」約伯的另一重大痛苦,就是他作了民中的笑談,他說:「神使我作了民中的笑談;他們也吐唾沫在我臉上…」。約伯原來是在民中很有聲望,被眾人尊敬稱讚羨慕的人。但是他沒有想到似乎在一夕之間,他的所有聲望掃地,被人卑視成為人譏笑唾棄的對象。並不是由於他有任何過失或過犯,只是無緣無故的因一些災難忽然臨到他身上,使他被人誤會,叫他憂愁不堪。而他還要持守他一貫所行的道,並且還要繼續力上加力的挺著。這種心裡的熬煉,叫人難以承受。這裡「正直人」和「手潔的 人」都是指他自己。

「至於你們眾人,可以再來辯論吧!你們中間,我找不著一個智慧人。我的日子已經過了;我的謀算、我心所想望的已經斷絕。他們以黑夜為白晝,說:亮光近乎黑暗。我若盼望陰間為我的房屋,若下榻在黑暗中,若對朽壞說:你是我的父;對蟲說:你是我的母親姐妹。這樣,我的指望在哪裡呢?我所指望的誰能看見呢?等到安息在塵土中,這指望必下到陰間的門閂那裡了。」約伯又對他的朋友說,他們可以再來辯論和無情地指責,這將再次暴露他們缺乏智慧。約伯的朋友瑣法曾說過,只要他肯悔改,「雖有黑暗,仍象早晨」(11:17),約伯笑他,說他看不見那個早晨,他唯一的指望就是黑暗的墳墓,與朽壞和蟲為伍。可見朋友們的話並沒有給絕望中的約伯帶來任何的安慰,所以他以完全絕望的語氣結束了他的話。如果神始終向約伯隱藏,這個「指望」將被永遠閂在陰間。但是神絕不會讓約伯的「指望」被「陰間的門閂」(16節)閂住,而是要讓他清楚地知道這「指望」到底意味著什麼(19:25-27)。為此,願我們今天無論在任何的環境中,都要靠著神的恩典,對神有深一層的認識!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4: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