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瑣法第一次發言>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3-25 19: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瑣法第一次發言>
讀經「伯11: 1-20」「拿瑪人瑣法回答說:這許多的言語豈不該回答嗎?多嘴多舌的人豈可稱為義嗎?你誇大的話豈能使人不作聲嗎?你戲笑的時候豈沒有人叫你害羞嗎?你說:我的道理純全;我在禰眼前潔凈。惟願神說話;願祂開口攻擊你,並將智慧的奧秘指示你;祂有諸般的智識。所以當知道神追討你比你罪孽該得的還少……。」在約伯記第十一章中記載了,瑣法第一次發言。而瑣法的發言簡直就是粗暴無禮,他一開口就指責約伯說了「許多的言語」、「多嘴多舌」,又說:「多嘴多舌的人豈可稱為義?」意思是話多就是犯罪,所以不需要再有什麼理由了。瑣法還指責約伯的話「誇大」、「戲笑」,而約伯雖然堅持自己無罪,但並沒有瑣法所指責的「誇大」、「戲笑」,也沒有說過「我的道理純全;我在禰眼前潔凈」。約伯向朋友們表達過失望(6:14-21),但語氣卻是傷心、而不是嘲笑。瑣法還說「惟願神說話;願祂開口攻擊你」,他自己想攻擊約伯,卻以為是替神說話,這也許是我們常有的錯誤:借神之名,行血氣之事。「將智慧的奧秘指示你;祂有諸般的智識。」指人測不透神的智慧,無論約伯如何據理力爭,一旦到神面前,他在暗中所犯的罪、隱而未現的罪都揭露出來。「所以當知道神追討你比你罪孽該得的還少」,實際上是對約伯說:「如果你了解神深不可測的智慧,就會知道神根本沒有按照你所該得的苦難懲罰你。」這可能是對約伯最厲害的指責。約伯所受的苦已經是撒但竭盡全力了,瑣法卻認為約伯所受的還不夠重。可見在瑣法的心裡沒有一絲一毫的憐憫。我們若憑私意隨便替神解釋,也會和瑣法一樣毫無憐憫,把真理變成殘忍的鈍刀。

「你考察就能測透神嗎?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祂的智慧高於天,你還能做什麼?深於陰間,你還能知道什麼?其量比地長,比海寬。祂若經過,將人拘禁,招人受審,誰能阻擋祂呢?祂本知道虛妄的人;人的罪孽,祂雖不留意,還是無所不見。空虛的人卻毫無知識;人生在世好像野驢的駒子。」約伯已經說神「不可測度」(9:10),自己並「不知覺」(9:11),從來不敢說自己能測透神的心意。但瑣法既沒有傾聽約伯的心聲,也沒有興趣探討神的作為,卻責備約伯「毫無知識」,斷言說:「你考察就能測透神嗎?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瑣法又說「祂本知道虛妄的人;人的罪孽,祂雖不留意,還是無所不見」,意思是神的定罪必然是準確,所以約伯一定是犯了罪,瑣法從來不去想一想,約伯的苦難是不是神的定罪。「空虛的人卻毫無知識;人生在世好像野驢的駒子」,這是諷刺約伯堅持自己的觀點是虛偽的,而且就像那野驢一樣愚不可及。瑣法說神超越的道理本來是對的,約伯也承認自己無法完全明白神的作為。但瑣法卻自相矛盾,一方面高舉神超越的智慧,指出人不能完全了解神,另一方面卻忘了自己也是人,自以為可以解釋約伯與神之間的關係,認定約伯應當認罪悔改。人若撇開聖經、體貼肉體,就會這樣自相矛盾、自說自話,總認為別人沒理、自己有理,別人有盲點、自己沒盲點。結果不是陷入不可知論,就是隨己意解經,或者自任解釋聖經的權威。所以主耶穌說:「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5)。

「你若將心安正,又向主舉手;你手裡若有罪孽,就當遠遠地除掉,也不容非義住在你帳棚之中。那時,你必仰起臉來毫無斑點;你也必堅固,無所懼怕。你必忘記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過去的水一樣。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雖有黑暗仍像早晨。你因有指望就必穩固,也必四圍巡查,坦然安息。你躺卧,無人驚嚇,且有許多人向你求恩。但惡人的眼目必要失明。他們無路可逃;他們的指望就是氣絕。」瑣法又力勸約伯悔改,將心安正,向神舉手,除掉罪孽,也不容非義。這樣他必仰起臉來,堅固無懼,日子就如正午光明。這等於就是對約伯定罪。瑣法這種直接針對個人的攻擊,使得約伯不能不加以回擊。下面的12-14章就是約伯的回答。約伯的三位朋友為安慰他,想為他解惑,而展開一聯串的辯論。然而他們對苦難的觀點都是:義人不會受苦,苦難乃是犯罪的結果。由此推出約伯受大苦,必定是他罪孽沉重,可是他們的理論根本不適合約伯。結果這三個人不但不能安慰約伯,反而把約伯推進更深的痛苦中。因此在後面神的怒氣向以利法和他的兩個朋友發作。《約伯記》告訴我們,義人也會受苦,因此約伯遭受苦難不是因他違背神犯了罪,而是因為神要試煉約伯。而約伯在歷盡人生最大的苦難,又受盡他朋友們的誤會、批評與譏諷,始終堅定不移地持守對神的信賴,這成為萬民的榜樣。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以約伯作我們的榜樣,讓他的經歷和見證鼓勵我們,在遭受苦難的時候,我們都要堅定的信靠神!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8: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