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不可硬著心>
讀經「來3: 7-11」「來3: 7-19」「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祂發怒、試探祂的時候一樣……」。在希伯來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希伯來書的作者以以色列民在曠野悖逆神的歷史,來警告希伯來信徒不可硬著心,不要重蹈他們祖先的覆轍。在神的救恩歷史中,以色列人常硬著心悖逆神,不聽神的話。而希伯來書的受信人,當時也面臨著背道的危機,所以作者警告當時的信徒不要效法那些人。同樣這也是警告今日的信徒,不要像以色列的祖先那樣,存剛硬的心抵擋神,而是要聽從神的話。作者首先強調,他引用的舊約經文,是「聖靈有話說」,就是神借著聖靈,賜下聖經的話語,向神的子民說話。此段話的內容出自詩篇95:7-11,這是大衛的話,這也證明詩篇的話就是聖靈的話。大衛寫這些話的時候,離本書引用這些話的時候,大約已經隔了一千年的時間,但這些聖靈所說的話不獨可以警誡大衛時代的以色列人,也同樣可以警誡新約時代的信徒。雖然以色列人和信徒在神面前所蒙的恩典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有共同的軟弱,所以也適合受同類的警告。接著作者就以「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祂發怒、試探祂的時候一樣…」,引出歷史的教訓。「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命令,就是要我們今日就聽神的話,所以我們就要從今日開始「聽祂」,不再硬心。這「硬著心」,就是指人心裡頑固,不讓神的話在心中產生作用,甚至敵擋神的話,跟神的話背道而馳,這是非常危險的。
「像在曠野惹祂發怒、試探祂的時候一樣」,以色列人雖已出了埃及,卻仍在曠野飄流。而他們在曠野的生活充滿各種的失敗和怨言。所以說他們在曠野惹神發怒、試探神,因而激怒了神。今天仍在「曠野飄流」的信徒,也是常常失敗、埋怨神,惹神的怒氣。因此耶和華神親自警告祂的子民:「在那裡,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他們心裡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以色列人在曠野,一面觀看神的大作為,一面得罪神,試探神。不但出埃及的頭兩年是這樣,以後受管教的三十八年中仍沒有改變,所以說持續了四十年之久。許多人以沒有看見神的作為為不信的理由,但以色列人的經歷證明不信的噁心若沒有除去,即使觀看神的作為四十年之久,仍然無益。這「試我探我」,特指瑪撒和米利巴的事件說的,因希伯來文瑪撒意即試探,米利巴意即爭鬧,有觸怒之意。這兩次的事件各記於出埃及記17:1-7,民數記20:1-13。第一次是他們出埃及走曠野路程時,為沒有水喝與摩西爭鬧,第二次他們在曠野飄流近四十年後,再次為沒有水喝與摩西爭鬧。所以這兩次爭鬧可以代表他們整個曠野行程中的失敗,從開始到末了都是試探和觸怒神。
「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裡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神的作為對以色列人本是很清楚的,神在四十年中,為他們行了許多明顯的神跡,就如:為他們降下嗎哪,使磐石出水,為他們戰勝亞瑪力人…,這些事當時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親眼看見,親身經歷的。可是他們的心卻迷糊到一個地步,觀看神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竟然不曉得神的作為。他們因為體貼肉慾和存著不信的噁心的緣故,以致他們對神的作為仍「常常迷糊」,不曉得神的作為。「厭煩」意思就是,神對悖逆的百姓極其忿怒,非常厭惡,以至於神「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以色列人不得進入迦南,進入神的安息,就是因為他們多次試探神、存不信的噁心,甚至雖經四十年的飄流,依然如故。而神沒有立即把他們滅盡在曠野,乃在三十八年以後。這三十八年的時間,一方面證明神對他們已盡量容忍,另一方面證明他們確是應該倒斃曠野,不配進入迦南。以色列人因為全然背叛神,沒有聽從神的話,以至於神起誓說他們斷不能進入祂的「安息」。希伯來書的作者在這裡,引證以色列人在曠野的失敗,為要作為信徒的鑒戒。我們既有前車可鑒,仍蹈前人的覆轍,就無可原諒了!因此今天如果你還是硬著心,不聽神的話,不肯順服神,甚至抱怨神、試探神,你也不能進入神的安息!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領受作者對我們的警告,不可再硬著心,並要看到硬著心的危險和後果,就不要重蹈以色列民的覆轍。我們要聽神的話,要信靠順服神,這樣我們就能進入神所賜的安息!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