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以利法第一次發言>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3-19 19: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以利法第一次發言>
讀經「伯4-5章」「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說: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嗎?但誰能忍住不說呢?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但現在禍患臨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你便驚惶。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神嗎?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純正嗎?……。」在約伯記第四至五章中記載了,以利法第一次發言。以利法是約伯三位朋友中年紀最大,所以首先發言。以利法的講論是以人生經驗和神秘經歷為權威,處處流露出長者的智慧和深度,但卻不適用於約伯的遭遇。以利法一開始表現的溫柔體貼,他對約伯說:「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嗎?」意思是:「你會不耐煩嗎?」以利法首先肯定約伯曾經教導、堅固、扶助過許多軟弱者,但馬上就責備他不能實踐自己的教導,因他現在禍患臨到自己時便「昏迷」、「驚惶」,這些話在約伯的耳中,句句都成了挖苦的話。以利法並沒有設身處地體諒約伯的痛苦,而是置身事外地發表了一些「正確的廢話」,不但不能勸勉、安慰約伯,反而給他的傷口撒了一把鹽。「請你追想:無辜的人有誰滅亡?正直的人在何處剪除?按我所見,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神一出氣,他們就滅亡;神一發怒,他們就消沒。獅子的吼叫和猛獅的聲音盡都止息;少壯獅子的牙齒也都敲掉。老獅子因絕食而死;母獅之子也都離散。」以利法對約伯說:「請你追想」,就是請約伯正確面對自己的問題。「無辜的人有誰滅亡?正直的人在何處剪除?」這句話既不符合歷史,也沒有真理的根據。「按我所見」,即以他的人生經驗,就是因果報應:「耕罪孽、種毒害的人」,就會「照樣收割」自己犯罪的結果。以利法無中生有地暗示約伯有罪,他指出,再強大的惡人至終都將毀滅,就像一窩殘暴的獅子。但這在約伯的耳中,那群獅子就是他遭難的兒女,這樣的「勸勉」,是對約伯更深的傷害。而以利戶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他全然不知神與撒但的對話。他雖受制於人的有限,卻嘗試對超越他理性,經驗,智慧,信仰觀的範疇,提出因果之道。但《約伯記》啟示了由神來的真理,苦難有其奧秘的一面,不是我們可以用屬世有限的理性來分析強解的。

「我暗暗地得了默示;我耳朵也聽其細微的聲音。「在思念夜中、異象之間,世人沉睡的時候,恐懼、戰兢臨到我身,使我百骨打戰。有靈從我面前經過,我身上的毫毛直立。那靈停住,我卻不能辨其形狀;有影像在我眼前。我在靜默中聽見有聲音說:必死的人豈能比神公義嗎?人豈能比造他的主潔凈嗎?主不信靠祂的臣僕,並且指祂的使者為愚昧;何況那住在土房、根基在塵土裡、被蠹蟲所毀壞的人呢?早晚之間,就被毀滅,永歸無有,無人理會。他帳棚的繩索豈不從中抽出來呢?他死,且是無智慧而死。」以利法又提出他曾經看見的異象來支持自己的論點,讓約伯無從反駁。異象中的那靈說話似是而非,並不能把人領到神面前,只會讓人越來越迷惑。那靈宣稱,天使比人尊貴,尚且得不到神的信任,更何況是卑微的人呢?事實恰恰相反,「天使豈不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嗎?」(來1:14)。神是全知的,祂若不是信任約伯,怎麼能放心地把約伯交在撒但的手中(1:12;2:6),讓他承受撒但這麼徹底的對付呢?雖然以利法的某些前提是正確的,但結論卻是錯誤的。人若被感覺和經驗捆綁,就會用有限的人生經驗和神秘經歷去代替真理,結果是越走越偏。

「你且呼求,有誰答應你?諸聖者之中,你轉向哪一位呢?忿怒害死愚妄人;嫉妒殺死痴迷人。我曾見愚妄人紮下根,但我忽然咒詛他的住處。他的兒女遠離穩妥的地步,在城門口被壓,並無人搭救。他的莊稼有飢餓的人吃盡了,就是在荊棘里的也搶去了;他的財寶有網羅張口吞滅了。禍患原不是從土中出來;患難也不是從地里發生。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以利法在講了引以為豪的異象之後,約伯卻毫無反應,他可能被約伯的冷淡所觸怒,所以口氣轉為強硬,斷然對約伯說:「你且呼求,有誰答應你?」以利法還指出禍患不會無緣無故發生的,如那裡有火,必有火星飛騰,人在世人遭遇苦難,也必有其原因。
以利法的勸言雖生動異常,卻對約伯一點幫助都沒有。「至於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託付祂。祂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降雨在地上,賜水于田里;將卑微的安置在高處,將哀痛的舉到穩妥之地;破壞狡猾人的計謀,使他們所謀的不得成就。祂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使狡詐人的計謀速速滅亡。他們白晝遇見黑暗,午間摸索如在夜間。神拯救窮乏人脫離他們口中的刀和強暴人的手。這樣,貧寒的人有指望,罪孽之輩必塞口無言。」以利法說:「至於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託付祂」,這句話非常正確,但卻一點也不能幫助約伯。因為約伯已經這樣做了,卻還是非常痛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受苦。我們若置身事外,不能與受苦者感同身受,當然可以很輕鬆地宣稱能勇敢地面對逆境。以利法在這裡所說的,可以堪稱準確無誤的信條,但這信條卻不能幫助約伯,因為完全不適合約伯的遭遇。今天我們也很容易發表完全正確的講論,但卻完全不能觸動人的生命。因為真道若沒有借著聖靈宣講,並不能直擊人心(約16:8-13),福音若不倚靠神的大能(羅1:16),最終也會淪為心靈雞湯。

「神所懲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輕看全能者的管教。因為祂打破,又纏裹;祂擊傷,用手醫治。你六次遭難,祂必救你;就是七次,災禍也無法害你。在飢荒中,祂必救你脫離死亡;在爭戰中,祂必救你脫離刀劍的權力。你必被隱藏,不受口舌之害;災殃臨到,你也不懼怕。你遇見災害饑饉,就必嬉笑;地上的野獸,你也不懼怕。因為你必與田間的石頭立約;田裡的野獸也必與你和好。你必知道你帳棚平安,要查看你的羊圈,一無所失;也必知道你的後裔將來發達,你的子孫像地上的青草。你必壽高年邁才歸墳墓,好像禾捆到時收藏。這理,我們已經考察,本是如此。你須要聽,要知道是與自己有益。」最後,以利法的口氣有所緩和,承認受苦的不只是「耕罪孽、種毒害的人」,苦難也可能是神的「管教」,所以約伯「不可輕看全能者的管教」。這些話雖然很對,但還是用錯了地方。今天對於我們這些軟弱的信徒來說,苦難常常是神的管教,但對於「完全正直」(1:1)的約伯來說卻不是。以利法並沒有看到屬靈的真相,就斷言約伯是被神管教。空泛的教條是蒼白無力的,既不能幫助人、也不能造就人。我們若不能與人感同身受,單憑空洞的說教,縱然句句都是真理,也會讓人「看為可厭、心不肯挨近」(6:7)。以利法看不到自己的盲點,反而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神秘經歷,倚老賣老地斷言約伯的苦難乃是神的「懲治」,只要接受「管教」,苦難就會過去,這與約伯苦難遭遇並不相符。在《約伯記》第一及第二章中清楚的記載了,約伯受苦並不是因他犯罪!為此,願我們今天都不要犯以利法的錯誤,在安慰受苦的人時,不要妄加評斷!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