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伯2-3章>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3-17 06: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伯2-3章」「又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但說:『你從哪裡來?『撒但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在約伯記第二章中記載了,當撒但第一次攻擊約伯失敗后仍不甘心,所以當眾天使來到耶和華神的寶座前時候,撒旦也來在其中。因神有絕對的主權,所以撒旦必須回答耶和華神的問話,報告牠的行蹤。「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這句話與約伯記1:8的經文完全相同,可見神對約伯的稱讚,與約伯沒有遭受撒旦攻擊之前完全一致。之前雖然直接攻擊約伯的是天災和人禍,背後做工的是撒但,但神卻說是自己在「攻擊他」。這清楚地表明,若沒有神的允許,一切傷害都不能臨到人的身上。「撒但回答耶和華說:『人以皮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禰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禰。』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這「以皮代皮」,是指約伯所失去的子女財產只是身外之物,他不在乎,只要可以「保全性命」。也就是說,撒但認為對約伯財富和兒女的攻擊並非切膚之痛,只要他的身體遭受痛苦,就會「當面棄掉」神。而神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表明祂完全信任約伯。所以神又一次默許了撒旦,同時也給撒旦設了界限:「只要存留他的性命」。因此,撒旦一切的試探攻擊,都必須在神允許的範圍之內。「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撒但從神面前退去后就立刻擊打約伯,這次是針對約伯的個人,「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這「毒瘡」使約伯全身的皮膚都受到感染,且奇癢難當,所以約伯須「拿瓦片刮身體」,為了減輕毒瘡的痛苦。「坐在爐灰中」,表示及其悲傷。

「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約伯卻對她說:『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噯!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當撒但的第二次攻擊約伯時,他的妻子所說的話,給約伯雪上加霜,實際上是替撒但勸誘約伯「棄掉神」。但約伯忿怒地拒絕了,並且稱她為愚頑的婦人,也就是說,她缺乏辨識力,認為神錯待了約伯。約伯再次得勝了,無論是身外之物的剝奪,還是身體病痛的折磨,「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他既沒有咒詛人,也沒有褻瀆神,而是承認禍福的主權完全在於神。「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說有這一切的災禍臨到他身上,各人就從本處約會同來,為他悲傷,安慰他。他們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約伯的三個朋友從聽到消息到相約來烏斯地,中間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約伯已經忍受了幾個月的痛苦。約伯的皮膚病,使他的容貌改變很大,所以朋友們不但「認不出他來」,而且看到他的狀況,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們不僅哭泣,且遵循東方人表達悲傷的方式:「撕裂外袍,頭上揚灰」。那時的人有這樣的傳統,人若要安慰悲痛的人,便要等對方先張口才可以說話,所以他們一開始只是與約伯共坐七日,沒有去討論約伯的痛苦,其實這對一個受苦的人來說,是最好的安慰。

在約伯記第三章中記載了,「此後,約伯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說: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願那日變為黑暗;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願黑暗和死蔭索取那日;願密雲停在其上;願日蝕恐嚇它。願那夜被幽暗奪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樂,也不入月中的數目。願那夜沒有生育,其間也沒有歡樂的聲音。願那咒詛日子且能惹動鱷魚的咒詛那夜。願那夜黎明的星宿變為黑暗,盼亮卻不亮,也不見早晨的光線(原文是眼皮);因沒有把懷我胎的門關閉,也沒有將患難對我的眼隱藏。」經過了七天七夜,約伯在極其痛苦中開始「咒詛自己的生日」。「完全正直」的約伯絕不允許自己「以口犯罪」,既不能咒詛別人,也不能褻瀆神。因此他在極大的痛苦之下,無法擺脫煎熬,就發出一連串的咒詛,但他所咒詛的乃是自己,並未應驗撒但的話:離棄神。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絕氣?為何有膝接收我?為何有奶哺養我?不然,我就早已躺卧安睡,和地上為自己重造荒丘的君王、謀士,或與有金子、將銀子裝滿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或像隱而未現、不到期而落的胎,歸於無有,如同未見光的嬰孩。在那裡惡人止息攪擾,睏乏人得享安息,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聽見督工的聲音。大小都在那裡;奴僕脫離主人的轄制。」約伯希望自己還不如「出母胎而死」,一出生就死亡。約伯在痛苦之中,以為死亡是受苦之人最好的解脫,可以消除一切善惡,階級和勞苦重擔,卻忽視了「死後且有審判」(14:3)。約伯敬畏神,但還不夠認識神,所以還不明白人生的目的,以為人只是在地上渡過一生,最後不論貴賤善惡都在死亡中「安息」。所以他所盼望的,只是平平安安地渡過一生,最後「躺卧安睡」。

「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他們切望死,卻不得死;求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他們尋見墳墓就快樂,極其歡喜。人的道路既然遮隱,神又把他四面圍困,為何有光賜給他呢?我未曾吃飯就發出嘆息;我唉哼的聲音湧出如水。因我所恐懼的臨到我身,我所懼怕的迎我而來。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約伯又希望自己快快死去,生命對他已經成為難負的重軛。約伯這樣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非不夠屬靈,而是表明痛苦的真實。人的痛苦若是真實的,又怎能無動於衷?約伯認為,如果人生終究都躲不過「患難」,最終只是「愁苦」,為什麼還需要活著呢?雖然約伯現在說了許多悲哀絕望的話,但是無論在此之前還是在此之後,約伯都使自己順服於神的旨意之下,信靠神。而從這裡也可看到,約伯面對第二次攻擊,即肉體痛苦時的反應,與他受到第一次攻擊后的態度有了很大的差別(1:20-22),因他的痛苦又深又廣。因此今天我們在患難和受苦的日子裡,千萬不要低估自己的脆弱,我們即使不能得著及時解脫,願我們也要持守對神的信心!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15: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