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簡介>
從今天開始要分享《希伯來書》,因這卷書在聖經中有特殊地位,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所以在分享本書前,先寫<希伯來書簡介>,<希伯來書的宗旨>,以及<希伯來書的主題>,為了使我們對本書有更好的理解和認識。這「希伯來」三個字,是從那邊來到這邊的意思。猶大人被稱為希伯來人,是因為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蒙神呼召離開故鄉迦勒底的吾珥到迦南地時,曾由伯拉大河彼岸過渡到大河這邊來(書24:2-3、14-15)。人們看見他們渡過別人不容易渡過的大河,感到非常希奇,所以就稱他們為"希伯來人",即渡過之意。本書名為《希伯來書》,可謂名符其實,因為本書所講論的,就是如何從舊約的「那邊」過到新約的「這邊」來的信息,所以正合乎「希伯來」的意思。另外《希伯來書》的獨特之處是,本書沒有說到作者是誰,這也是多年來一些聖經學者所爭論的問題。但聖靈既然要隱藏著者的姓名,必有其用意,因為像這樣一本書專門高舉耶穌基督的書信,無論著者如何的受人敬重,在此他隱藏了自己的姓名,實在也是十分合宜的事。所以我們無須過分的推測,誰受聖靈感動寫了這本書,因為無論本書的作者是誰,都是神「借祂兒子曉諭我們」的。
本書寫作時間,從本書的內容可以清楚看出,是在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之前,所以本書信可能是在主后65-70年寫的,當時提摩太剛剛被釋放(13:23),但聖殿還未被毀。而本書的收信人可從書名《希伯來書》知道,本書是寫給當時的希伯來人,也就是當時的猶太基督徒,因為他們正面臨極大的迫害。主后67年,羅馬皇帝尼祿把基督徒當作羅馬大火的替罪羊,殘害基督徒,將基督徒的家產充公、對基督徒施以極刑。面對迫害,外邦基督徒別無選擇,但猶太信徒可以選擇回到猶太會堂,回到當時被政府承認為合法的猶太教。但是,猶太基督徒若要回到猶太會堂去,他們必須付出一個代價,那就是猶太會堂會要求他們必須公開否認信耶穌,否認耶穌就是彌賽亞。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對猶太基督徒說:「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就是叫他們別走回頭路,別回到猶太會堂去,要持守信仰!所以作者又要他們知道耶穌基督在各方面都遠遠超過猶太教,他們想開倒車走回頭路是絕對錯誤的。同時作者也要他們知道:他們即使因為信耶穌基督而受些苦難,遭受一些損失,但與古代聖徒相比,那真是微不足道。本書信又從猶太人的立場立論,引用了大量猶太人熟悉的舊約經文、祭司制度、會幕和以色列歷史,從各種不同的層面證明新約是「更美的事」(11:40),有「更美的指望」(來7:19)、「更美之約」(7:22)、「更美之應許」(8:6)、「更美的祭物」(9:23)、「更美長存的家業」(10:34)、「更美的家鄉」(11:16)、「更美的復活」(11:35)。
因本書也講論新約的特殊地位,所以新約時代的信徒都應當對它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新約是主耶穌親自用寶血設立的,因此基督的寶血就是新約的根基,也是我們屬靈的生命與生活的根基。我們的罪得到赦免,得到平安,我們認識神,事奉神都是根據新約,神今天就是用新約的原則來對待新約時代的信徒。主在晚餐桌子上拿起杯子的時候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這也就是指新約時代的開始和新約所包含的內容。本書也著重講論耶穌基督如今在天上的工作,主在地上被釘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作人類的救主,祂如今在天上是作我們的大祭司,祂在父那裡也為我們作中保,為我們設立了施恩寶座。信徒既然有了在基督里新的屬天地位,就應當不斷地向前追求進步,不但有地位上的成聖,也得有實際生活上的成聖。所以這卷書對我們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求主引導我們,好好的來研讀,這本珍貴而偉大的《希伯來書》!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