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1: 1-25」「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今天要分享的是《腓利門書》,它與《以弗所書》,《歌羅西書》,《腓立比書》合稱為保羅的監獄書信。在保羅十三封書信中,《腓利門書》是最短的一卷,只有一章,也是屬於一封私人短函,但所表達的內容卻不是講論私人的事,而是講論牧養教會有關的事務和真理。而本書所表現的愛心、智慧、豐富靈命,和主僕之間、朋友之間、神仆與信徒之間種種關係的真理,實在是最具體而實用的教訓。聖靈借著保羅寫了這卷簡短的書信,不是要用高深的理論造就信徒,而是要作為一種具體的實例,使眾教會可以從其中得著造就和啟示。腓利門是歌羅西教會的一位信徒,從本書的內容可知腓利門是保羅引領歸主的,而且是保羅親愛的同工。他有一個奴僕,名叫阿尼西母,偷了他的財物逃到羅馬,但在羅馬遇著保羅,由保羅引領他悔改信主。阿尼西母真誠悔改以後,想歸附保羅,儘力服事他,但保羅認為他既是腓利門的僕人,又曾偷竊了主人的財物,現在既已歸信基督,應當先回到主人那裡,並求他的赦免。保羅恐怕腓利門不明了阿尼西母悔改的真實情形,所以寫了這封信,說明原委,並為阿尼西母懇切求情,希望腓利門照他的請求,寬恕阿尼西母的過失,重新收納他。從本書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到保羅在禮貌,謙卑,以及寬容,仁厚,溫柔,愛心等各方面的表現,都是感人肺腑,溢於言表,所以本書在教會內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馬丁路德說:"此書信顯出基督之愛何等高超、何等寶貴"。
在本書信中,使徒保羅首先說:「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和妹子亞腓亞並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以及在你家的教會。」這裡保羅沒有像其他監獄書信一樣以「基督耶穌使徒」(弗1:1;西1:1)或「基督耶穌的僕人」(腓1:1)開頭,而是用「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開頭,表明他不是用使徒的權柄來要求腓利門,而是以愛心來懇求。「為基督耶穌被囚」,表明保羅的被囚在基督耶穌的旨意中,所以保羅在被囚中不但自己非常「平安」,還能祝福別人「平安」。「提摩太」是保羅從路司得帶起來的年輕同工(徒16:1-3),他是哥林多后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及腓利門書的聯名作者。保羅把「提摩太」的名字放在發信人的位置,不一定表明他參與了實際寫作,但表明他是贊同這幾封信的內容。「腓利門」是歌羅西教會的同工。「和妹子亞腓亞」,「妹子」指主內的姐妹。「亞腓亞」按這封書信的私人性質看,她諒必為腓利門的家人,極可能是他的妻子,因為妻子在處置逃奴的事上,有其不可輕視的份量。「與我們同當兵的亞基布」,同當兵」,意思是為主當兵(腓2:25)。「亞基布」是腓利門的兒子,獻身參與傳道和牧養教會的工作(西4:17)。「以及在你家的教會」,歌羅西教會的信徒可能就在腓利門家裡聚會。保羅讓全教會也關心逃奴的事情,顯明他的考慮周全,不但為阿尼西母眼前的處境著想,也希望腓利門把這件私事,公於教會,作為解決基督徒主僕之間問題的一種好榜樣。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恩惠」即恩典,就是神賜給人,叫人白白享受的好處。「平安」不是指環境的平安順利,而是指裡面心境的平靜安穩。換句話說,平安乃是人因著享受神的救恩,使神與人、並人與人得以相和,而產生的一種心境。「從神我們的父」,神是我們的父,祂是恩典和平安的泉源。而神要賜下恩惠與平安給人,也只能借曾為人的罪受了公義之刑罰的「主耶穌基督」。「我禱告的時候提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因聽說你的愛心並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或譯:因聽說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有愛心有信心)。」保羅差不多在每封書信的問安之後,就為對方的光景常為他禱告和「感謝我的神」。保羅為腓利門的「信心、愛心」的見證而感謝神。可見保羅很留意信徒對神,對人的信與愛,因這兩點是信徒生命的見證。「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這裡「與人所同有的信心」,就是與人信心的交通,信心使我們領受同一生命,進入同一生命的肢體交通裡面。「顯出功效」,意指產生出有效的結果來。「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作的」,「知道」含有完全的了解,詳細的認識的意思。「使人知道」,意指叫人看見而體認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所以這些「善事」都是為著領人歸向基督,「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在基督里「同歸與一」(弗4:13)。「兄弟啊,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此時保羅想到腓利門的愛心,樂於幫助別人,他非常欣慰,心中實在喜樂,而且眾聖徒的心也因著他的愛心而大得「暢快」,即大感舒暢,可見腓利門實在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接著保羅為阿尼西謀求情:「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然而像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就是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阿尼西謀(就是有益處的意思)求你。」保羅雖然可以「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腓利門做與信徒的身份「合宜的事」,但他 「寧可憑著愛心求你」。因為保羅所關心的不只是阿尼西謀被接納,而且是教會中肢體之間的交通,所以他就用愛心和生命里的交通來處理肢體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用權柄、道理勉強人。「有年紀的」本信是保羅在羅馬被囚時寫的,保羅此時可能在55-60歲之間。他因飽受各樣逼迫,歷盡勞碌辛苦,身體早受摧殘,故可自稱為「有年紀的」了。「在捆鎖中所生的兒子」,指阿尼西謀是保羅在被囚時帶他信主的,是保羅屬靈的兒子。「阿尼西謀」這名字的意思是「有益處」。「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阿尼西母」從前棄主逃跑,對腓利門來說,根本沒有益處,跟他的名字完全相反。「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這表示如今因著阿尼西母信主而從沒有益處變成有益處,阿尼西母這名,與他作人的表現,名實相符了。「我現在打發他親自回你那裡去;他是我心上的人。」按羅馬法律,主人對逃奴有生殺之權,因此保羅現在打發阿尼西謀親自回到主人那裡去,是冒著生命的危險。當時的奴隸被視為主人的財產,不算一個人。阿尼西謀過去是腓利門的奴隸,但現在已經成了保羅所愛的「心上的人」,不再是一件活的工具。「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伺候我」。「有意」表示保羅曾經這樣考慮。「留下」指留在羅馬獄中。「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伺候我」,「替你」表示在道理上受教的,對施教的人有回報的道義責任(加6:6)。「伺候」指各樣雜務的服事。保羅為福音的緣故坐監,按當時的情況和他的年齡而言,確實需要人的服事。「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不願意這樣行」,表示未經對方的同意,絕不斷然的決定。「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勉強」指被迫不得已而為。「甘心」指自動自發。基督徒作事的原則乃是,如果沒有取得相關之人的同意,就不要「勉強」人作什麼。叫人的善行、動機是出於甘心,是出於愛神。
「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他暫時離開你」,說明阿尼西母並不是主動離開,乃是按神的安排「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這是指彼此在主內永遠的關係而言。「得著」有完全得到之意。保羅不要求腓利門釋放奴隸,而是盼望他們在主僕關係中,因著裡面同樣的基督的生命,彼此以主內「親愛的弟兄」相待。「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意指保羅和阿尼西母原來素不相識,尚且在主里成為親愛的弟兄,何況腓利門和阿尼西母素有主僕關係,如今豈不更加喜悅,愛他如弟兄?「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按肉體說」即從人的關係來說。「按主說」即從主內關係來說。「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同伴」指同有一個生命或一同從事聖工的人,比一般的朋友關係更密切。「收納」指接納。「如同收納我一樣」,指要以他為同伴。在此保羅要腓利門從聖徒的相交的情份,接納阿尼西母。「他若虧負你,或欠你什麼,都歸在我的帳上;我必償還,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我並不用對你說,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從「他若虧負你,或欠你什麼」可知,阿尼西母不只逃脫而已,可能還偷了主人的錢財。「都歸在我的帳上」,意指承接其全部債務,負責償還。「親筆寫的」書信,表示這是一個有效的借據,必定負責償還,不是說說而已。「連你自己也是虧欠於我」,表明腓利門是保羅帶信主的。保羅所要說的是,我們都是基督的債戶,基督為我們眾人還了罪債,我們豈不應當憐恤我們的弟兄,像主憐恤我們一樣嗎?(太19:33)
「兄弟啊,望你使我在主里因你得快樂(或譯:益處),並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里得暢快。」保羅懇請腓利門存寬洪大量的心對待阿尼西母,腓利門如果甘心樂意收納阿尼西母,必定給保羅很大的快樂。基督徒行事為人也要考慮叫別人快樂或得益處。保羅並希望腓利門所行的,叫他的心在基督里得「暢快」。「我寫信給你,深信你必順服,知道你所要行的必過於我所說的。」保羅深信腓利門必定順服,因為腓利門是行善的人,常常叫聖徒的心從他得了暢快,這次也不例外。「必過於我所說的」,可能暗示腓利門不但收納阿尼西母,並且解除他奴隸的身份,給予自由。「此外你還要給我預備住處;因為我盼望借著你們的禱告,必蒙恩到你們那裡去。」保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或許會得釋放(腓2:23-24),並準備先到歌羅西,希望腓利門為他預備住處,他也掛心阿尼西母。「借著你們的禱告」表明腓利門和他的家人也為保羅禱告。「必蒙恩到你們那裡去」,保羅深信禱告的功效。「為基督耶穌與我同坐監的以巴弗問你安」。「以巴弗」是歌羅西人,也是歌羅西教會的主僕(西4:12),他必與腓利門很熟悉。「與我同工的馬可、亞里達古、底馬、路加也都問你安」。「馬可、亞里達古」是猶太信徒。「底馬、路加」是外邦信徒。最後保羅說:「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的心裡。阿們!」保羅相信腓利門必順服他的勸告,所以他願腓利門靠主的恩典,饒恕與接納別人。此書能列入新約聖經中,並且書信的信息又廣傳於眾教會中,相信腓利門已經饒恕阿尼西母了。願我們今天也都要常常思想「主耶穌基督的恩」,這樣我們就能常常赦免別人的「虧負」,「收納」凡基督所「收納」的弟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