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要作個好公民>
讀經「多3: 1-8」「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在提多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教導提多「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就是要提醒眾信徒在社會上要作個好公民。基督徒在這世界中,一方面是天國的子民,另一方面也是地上的公民。那麼信徒怎樣能不但不受周圍世界的罪惡玷污,並且也能在一個還不認識神的世界中把救恩活出來?保羅在此教導信徒要有三個責任:「順服」,「遵…命」,「預備…行善」。「順服」,就是將自己置於權柄之下,即服從地上政府的權柄。「遵…命」,就是要遵照國家法令而行,包括納稅,遵守交通規則等等。「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是指預備行神所要我們行的善,也即遵行神的旨意。而「順服作官的、掌權的」,保羅對羅馬教會的信徒也有同樣地教訓,要他們服從地上政府的權柄,因為「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羅13:1),所以每一個政權的存在都是神允許的,地上的權柄不過是表明神的權柄。因此任何政權,無論形式是民主、共和,還是專制、獨裁;無論成因是選舉、任命,還是政變、侵略;無論信仰是敬虔、順服,還是抵擋、悖逆,若沒有神的允許,沒有一個能夠存在。故此「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實際是順服允許這權柄存在的神。因此只要人的制度或命令不違背神的旨意,基督徒是應當服從的。如果人的制度或命令違反了神的命令和聖經上的真理,我們便絕對不能服從。在這時我們應當說使徒所說的話:「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5:29)使徒彼得的書信中亦有相似的教訓:「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彼前2:13-14)。這裡「為主的緣故」,是整個教訓的關鍵,也就是說,只要能叫主的名被人信服,得著榮耀,對主福音的見證有利,信徒就應盡量順服人的一切制度,在國家社會中,成為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這也是信徒應有之本分。
而保羅勸勉信徒順服掌權者,並非因為當時的政權善待教會。實際上,正是猶太公會和羅馬帝國兩大權柄合作將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當時的羅馬帝國是奴隸制,沒有民主、自由和人權,在位的羅馬皇帝尼祿是一個聲名狼藉的暴君、同性戀者,死後甚至被羅馬元老院宣布為人民公敵。保羅在寫完本信后之大約一、兩年,尼祿殘害基督徒,保羅和彼得都在此期間殉道。此後二百五十年間,羅馬帝國對教會有十次大逼迫,但教會始終遵守使徒教導, 沒有以暴力抗拒,因為他們敬畏神,因為神吩咐信徒要服從有權柄的人。另外信徒要作好公民,在人面前要有好榜樣:「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毀謗」就是說別人的壞話,使人受虧損。「爭競』指作損人利己的爭鬥。基督徒無論對誰都不可說人的壞話,自己喜歡的人固然不說,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也不應當說,乃應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弗4:29)。基督徒也不可作損人利己的爭鬥,不論別人怎樣爭權奪利,神的兒女「總要和平」,和平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加5:22)。「向眾人大顯溫柔」,真正的溫柔不是只在某一兩個人跟前顯得溫柔,而是向「眾人」都要顯得溫柔,那才是聖靈所結果子之「溫柔」。
接著使徒保羅把信徒未重生之前與重生之後的情形作一比較:「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侍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或作「陰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保羅在此列舉了人在未重生之前的光景,罪的行為,「無知」,指對神的事愚昧無知,對於永死的痛苦與永生的福樂全無感覺。「悖逆」,就是不服真理、背叛神。不信的人被稱為「悖逆之子」(弗2:2),心中有邪靈運行。「受迷惑」,即受罪惡、各種今世虛榮,以及假宗教的迷惑。「服事各樣的私慾和宴樂」,未信主之前的人作各樣私慾和宴樂的奴僕。「惡毒」,小字作「陰毒」,指深藏不露之毒計,暗中害人。「嫉妒的心」,就是不願意看見別人比自己好的心,有嫉妒的心,必然會暗中設法陷害自己所嫉妒的人。「是可恨的」,即可惡的。「彼此相恨」,不但自己本身可恨,且彼此相處時,又互相恨惡。這些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生命已經敗壞,遠離了神。這樣的光景是何等可怕,好像一個癌症末期的病人,不可救藥,只有等待死亡。但接下來我們就看見神的恩慈向我們顯明了:「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為什麼信徒的生命有改變?為什麼神吩咐我們在地上行善,作一個好公民,要有好榜樣?是因「神我們救主」要拯救我們的恩慈,「祂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祂便救了我們」。我們從前那麼敗壞,如今卻能得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而是「照祂的憐憫,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重生」是聖靈的工作,就是從聖靈而生(約3:6-8),所以「重生的洗」,就是指信徒重生得救時受聖靈的經歷。「和聖靈的更新」,聖靈重生了信徒,因而生命被更新,成為新造的人(林后5:17),我們就可以活在生命的「新」裡面,就能作一個好公民,有好榜樣。
「聖靈就是神借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
這裡聖父、聖子和聖靈三個位格一同出現:「神」發起救恩,「耶穌基督我們救主」成就救恩,「聖靈」將救恩實現在我們身上。「厚厚澆灌」就是很豐富地賜下。「好叫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或作『可以憑著盼望承受永生』)。「好叫」表明,聖靈「澆灌」的目的是叫我們「因祂的恩稱為義」。我們是「因信稱義」(羅5:1),而信心本身就是神借著聖靈所賜的恩典(羅3:24),所以我們也是「因祂的恩得稱為義」。救恩是以「稱為義」開始,以「成為後嗣」結束(加三11),沒被「稱為義」的人不能「成為後嗣」。「永生」指神永遠的生命,凡是相信耶穌基督的就有這永生(約3:36)。「永生的盼望」,並不是說永生要等到將來才能得到,而是說今天我們對永生的初嘗就是將來「得基業的憑據」(弗1:14)。「後嗣」指產業的繼承人(羅8:17)。「這話是可信的。我也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地講明,使那些已信 神的人留心作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這都是美事,並且與人有益」。晚年的保羅,愈多經歷救恩的真道,愈覺其真實可信,因而提醒我們「這話是可信的」,並且囑咐提多:「願你把這些事切切實實地講明」,就是要他不停地反覆地講這些真理,要講得清楚。傳道人把真理的道切實講明的結果,就可「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做正經事業」或作「留心行善」,信徒行善就是真正體驗神救恩的結果,「這都是美事,並且與人有益」。為此,願每個信神的人都要活出得著屬神生命的好見證,在世上作好公民,榮神益人!阿們!
<信徒要遠避的事>
讀經「多3: 9-15」「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在提多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吩咐提多,也是今日的信徒要遠避的事,就是「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遠避」的意思就是躲開,不參於其中。而「無知的辯論」,即指無學問之人的辯論,這些人辯來辯去,爭來爭去,沒有任何價值意義。「家譜的空談」,是指猶太人一向重視家譜的探究,他們保留一系列的祖宗名字,由於記錄煩瑣與復雜,他們都為此起爭論,沒完沒了。還有「因律法而起的爭競」,是指因對舊約律法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爭競」,他們「爭競」了幾百年都沒有結果。不管這些辯論、空談、紛爭、爭競的細節是什麼,只要不符合救恩的真理,都不是「純正的道理」(2:1),因此保羅吩咐提多和信徒要「遠避」這些事,「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也就是說,這些事對信徒,不論在真理、知識或靈性方面,都是無益的。
接著保羅講到信徒要棄絕的人:「分門結黨的人,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因為知道這等人已經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作」。「分門結黨的人」,就是這分裂基督的身體的人,他們犯的是一種大罪。故保羅在此吩咐提多當警戒這些人,經一兩次的警戒,若他們還不迴轉,就要棄絕他們,就是與這些人暫停交通,直到他們在神的光照中轉回時,再恢復交通。如果傳道人繼續花費時間和精力,想替神來繼續說服他們,就不是「順著聖靈而行」(加五16),而是出於自己的血氣。因「這等人已經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作。」可見這些分門結黨的人,是明知故犯,因此對於這等人應該棄絕他,不許他們參加聖工,要避而遠之。所以對那些「已經背道」的人,勸告和警戒應適可而止,過度的在他們身上花費時間和精力,都不是神的好管家的作法,因為不但於己有損,而且於人也無益,反會叫他們自覺重要。
保羅又吩咐提多:「我打發亞提馬或是推基古到你那裡去的時候,你要趕緊往尼哥波立去見我,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你要趕緊給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送行,叫他們沒有缺乏…」。「亞提馬」,是保羅的同工之一。推基古是保羅親近的同工,曾受保羅之託把以弗所書和歌羅西書,帶給小亞細亞教會。「尼哥波立」是希臘西岸一個港口,保羅要提多趕緊到尼哥波立與他相會,因他要在那裡過冬。保羅也很關心主內肢體,他吩咐提多趕緊給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送行,並要提多留意他們的需用,不叫他們缺乏。可見保羅的關顧真是美好,保羅與西納和亞波羅並不是一起作工的工人,但保羅仍顧到他們的需要。我們也要求主擴大我們的胸懷,讓我們也能關顧別地的主僕和信徒。「並且我們的人要學習正經事業(或作『要學習行善』),預備所需用的,免得不結果子」。「我們的人」,指與保羅有關的人,「正經事業」,指行善。「預備所需用的,免得不結果子」,指保羅的同工們,要學習為工作的需用信靠神,才不致於不結果子。保羅的問安是:「同我在一處的人都問你安。請代問那些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安。」這裡「因有信心愛我們」,指這種愛完全是在信心所產生的生命關係裡面而有的。最後保羅以「願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的祝福,結束了本書。《提多書》很短,只有3章,但保羅在本書中吩咐提多,也是今日的信徒要遠避的事,我們都要謹記。我們還要反省,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有所談論的事情,表面上好像挺有意思,但結果卻是完全不能造就人的?若有的話,願我們都要立刻悔改,要回到神的話語中,這樣我們就能避免許多無益的事,好使我們省下許多的時間來親近主,服事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