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2: 1-15」「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在提多書第二章中,使徒保羅首先要提多知道,他和假師傅是截然不同的,假師傅講的是錯誤的教導,生活行為也不敬虔,但你提多「總要」講那合乎「純正的道理」。這「純正的道理」,就是主耶穌基督和使徒的教訓。要防備異端邪說,傳道人就要把「純正的道理」教導給一切的信徒。接著保羅就要提多照著「純正的道理」來規勸信徒,「勸老年人要有節制、端莊、自守,在信心、愛心、忍耐上都要純全無疵」,這裡的「老年人」,是指男性老人。年長的信徒理當作少年人的榜樣,因為靈命成熟。「節制」,就是在生活各方面:衣著,飲食,言語,待人接物等,受聖靈管理而有的表現。「端莊」,即莊重,受人尊敬。「自守」,指頭腦清醒,不易受激動,這些美德,都與其人生經歷所累積的智慧有關。「在信心、愛心、忍耐上都要純全無疵」,「信心」,重在指個人對神的信靠。「愛心」,重在指對人的情感流露。「忍耐」,重在指對各種遭遇的抗壓能力。「純全無疵」,指品格上的健全。老年人容易有的破口是倚老賣老、自我放縱,所以首先應該「節制、端莊、自守」。更要在「信心、愛心、忍耐」追求「純全無疵」。
「又勸老年婦人,舉止行動要恭敬,不說讒言,不給酒作奴僕,用善道教訓人,好指教少年婦人,愛丈夫,愛兒女,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這是規勸老年婦人。「舉止行動」,指行事為人,包括態度和生活方式。「恭敬」是對神敬虔,對人端莊的態度,這是高貴婦人的品德。「不說讒言」,讒言」就是一些沒有什麼根據的誹謗話。「不給酒作奴僕」,意思是不要好酒,不要被酒奴役。「用善道教訓人」,這不是指在聚會中的講道教訓,而是指在家庭里將好的品德教訓人。「好指教少年婦人」,當時女性很少有機會接受正式的教育,年輕的婦人主要是從年長的婦人領受教導,效法她們的榜樣。「好指教」,表示老年婦人自己已經有了好品德,才可以教導家中年輕的婦女,讓她們盡到家庭的責任。「少年婦人」,指已經結婚的年青婦女。「愛丈夫」,會使夫妻的關係和諧,這是家庭生活的基礎。而「愛兒女」,對他們的成長十分重要的。「謹守」指自我約束,就是不以自己為中心,乃是以神為中心。「貞潔」是對丈夫的忠貞,並且行事為人都出自清潔的心,這兩個品德與愛丈夫愛兒女密切相關。「料理家務」,指把家務事作好,使丈夫沒有後顧之憂,使兒女有一個合宜成長的環境,這在主面前是蒙悅納的。「待人有恩」,指以仁慈的心善待家人。「順服自己的丈夫」,保羅在以弗所書第5章已說,丈夫要愛妻子,妻子順服丈夫,這是神對家庭安排的次序。而遵行主的教訓,家庭就有和諧平安,不遵守主的教訓,就失去見證,叫「神的道理被毀謗」。「又勸少年人要謹守」。「少年人」,即青年人,他們容易被惹動、不夠穩重,所以應該注意「謹守」,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能自我控制,所作所為不逾越規矩。
然後保羅對提多說:「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凡事「要顯出善行」,「善行」即好行為,就是在人面前樹立美好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正直」指教訓的內容要純潔,動機單純,不是為謀私利。「端莊」指傳講信息時的態度,與所講的真理相配,認真嚴肅,親切又不輕佻。「言語純全」,指所講的道,以及平日所說的話,都符合聖經真理。「無可指責」,指不給人留下任何可被攻擊的把柄,就「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那些「反對的人」,看到傳道人真實而聖潔的生活見證,發現他們所反對的與事實不符,「便自覺羞愧」。「勸僕人要順服自己的主人,凡事討他的喜歡,不可頂撞他,不可私拿東西,要顯為忠誠,以致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這裡的「僕人」指奴隸。當時羅馬帝國盛行奴隸制度,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奴隸,而主人對奴隸擁有絕對的權利,奴隸並沒有人權。那時有許多的奴隸信主,在教會中並不分「自主的、為奴的」(加3:28),而有些信主的奴隸以為不必再順服主人,因此這裡「勸僕人要順服自己的主人」,這「順服」,是自動、自發的順服,並非被迫無奈的順服。「凡事討他的喜歡」,意指所有的表現令主人相當滿意。 「不可頂撞他」,意思是不頂嘴,不反駁,誠心去執行主人的命令。「不私拿東西」,「私拿」意指偷竊。「要顯為忠誠」,就是在各樣事上表現出極大的忠心。而僕人的順服,討主人喜歡,不頂撞,不私拿東西,忠誠,就是「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也就是說,僕人的好行為是因著接受神的教訓而產生的,故能叫人歸榮耀給神的道。
「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或譯:神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因為」是解釋上文,信徒不論老年人和家中主婦,少年人或僕人,為什麼都應當「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是「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這「眾人」,指所有的世人。「恩典」在此指完全的救恩。 「已經顯明出來」,意指借著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將恩典顯在人們中間。而神的救恩不但叫我們脫離罪和死,也「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除去」意思是拒絕。「不敬虔的」,指凡是叫我們懷疑神,愛世界,離開神的事都是「不敬虔的」。「世俗的情慾」,指以屬世事物為滿足,為喜悅的情慾。另外神的恩典不但永遠拯救我們,也叫我們「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自守」重在指對我們自己。「公義」重在指對待別人。「敬虔」重在指對神,生活以神為中心,以祂的旨意作自己待人處事的準則。「等候所盼望的福」,就是主再來時所要帶來的福。而罪得赦免和生活上得主看顧之福是今生已得著,或繼續享用的。基督再來時我們身體的改變、榮耀的賞賜並與主永遠同在的福則是今生所未得,是「等候」、「盼望」得著的。「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或譯:神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這裡的小字「或譯:神我們」,表示沒有「和」字,即「神」和「基督」在此乃指同一位,這證明基督就是神。基督第一次降臨是降卑自己,站在罪人的地位替我們的罪受罰,祂第二次降臨卻是充滿榮耀,帶給我們所盼望的福。
「祂為我們舍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惡,又潔凈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祂為我們舍了自己」,指主為我們付出自己作犧牲,代替我們被釘十字架。而主的犧牲有兩個目的:一是「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惡」,一是要「潔凈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罪不只是沒有遵行神的話, 罪更是叫人在神面前不潔凈,所以基督的血要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恢復我們與神的關係。「特作自己的子民」,就是作神自己所特別珍視的子民。「熱心為善」就是行「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遵行神的旨意,為神作見證。「這些事你要講明,勸戒人,用各等權柄責備人;不可叫人輕看你」。「這些事」,特別是指以上所闡述的真理。神僕人的責任就是要「講明,勸戒人」,「講明」指公開性的宣講,將神的道教導信徒。「勸戒人」,指個別性的關顧。「用各等權柄」,指從各方面運用屬靈的權柄,真理的權柄。「責備人」,指借暴露人的錯誤使之歸正。保羅在此叫提多用一切的權柄勸戒人、責備人,一方面顯示革哩底信徒「不服約束」(多1:10),已到了必須用權柄來對付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提多,怎樣「不可叫人輕看你」。若提多常常保持被聖靈充滿,常常順從神的旨意,常常領受神的信息,以及常常表現美好的生活見證,就可以叫人不小看他年輕。同樣今天神的僕人若常被聖靈充滿,順服神的旨意,就有屬靈的權柄。他若在生活上有好見證,必然受到信徒的尊重,信徒也不會輕看他。為此,願每個神的僕人都要常常銘記,屬靈的權柄和生活上好的見證是不可分開的。也願每個信徒被神的僕人教導、勸戒、責備時,要有受教之心!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