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城牆告成之禮>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2-13 06: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城牆告成之禮>
讀經「尼12: 1-47」「同著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耶書亞回來的祭司與利未人記在下面:祭司是西萊雅、耶利米、以斯拉、亞瑪利雅、瑪鹿、哈突、示迦尼、利宏、米利末、易多、近頓、亞比雅、米雅民、瑪底雅、璧迦、示瑪雅、約雅立、耶大雅、撒路、亞木、希勒家、耶大雅。這些人在耶書亞的時候作祭司和他們弟兄的首領。利未人是耶書亞、賓內、甲篾、示利比、猶大、瑪他尼。這瑪他尼和他的弟兄管理稱謝的事。他們的弟兄八布迦和烏尼照自己的班次與他們相對。耶書亞生約雅金;約雅金生以利亞實;以利亞實生耶何耶大;耶何耶大生約拿單;約拿單生押杜亞。在約雅金的時候,祭司作族長的西萊雅族(或譯:班;本段同)有米拉雅;耶利米族有哈拿尼雅;以斯拉族有米書蘭;亞瑪利雅族有約哈難;米利古族有約拿單;示巴尼族有約瑟;哈琳族有押拿;米拉約族有希勒愷;易多族有撒迦利亞;近頓族有米書蘭;亞比雅族有細基利;米拿民族某;摩亞底族有毗勒太;璧迦族有沙母亞;示瑪雅族有約拿單;約雅立族有瑪特乃;耶大雅族有烏西;撒來族有加萊;亞木族有希伯;希勒家族有哈沙比雅;耶大雅族有拿坦業。至於利未人,當以利亞實、耶何耶大、約哈難、押杜亞的時候,他們的族長記在冊上。波斯王大流士在位的時候,作族長的祭司也記在冊上。利未人作族長的記在歷史上,直到以利亞實的兒子約哈難的時候。利未人的族長是哈沙比雅、示利比、甲篾的兒子耶書亞,與他們弟兄的班次相對,照著神人大衛的命令一班一班地讚美稱謝。瑪他尼、八布迦、俄巴底亞、米書蘭、達們、亞谷是守門的,就是在庫房那裡守門。這都是在約撒達的孫子、耶書亞的兒子約雅金和省長尼希米,並祭司文士以斯拉的時候,有職任的……。」在尼希米記第十二章中記載了,城牆告成之禮。尼希米和以斯拉為了避免城牆的「告成之禮」變成人的驕傲自誇或彼此吹捧,本章在記錄「告成之禮」之前,特地回顧了回歸以後的祭司和利未人,數算神所帶領的恢復歷史。因為尼希米和以斯拉清楚地知道,是「神施恩的手」,幫助他們成就了一切,所以他們就要感謝神為他們成就的大事。這裡所記的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單,是從所羅巴伯一直到尼希米和以斯拉的時候。在被擄回歸到城牆重建的九十多年裡,雖然祭司和利未人經歷了各種軟弱,但他們的「職任」卻在家族中一代一代地傳遞下來了。因此這份名單是一份「告成之禮」的偉大序言,讓我們借著信心的眼睛,看到在起起伏伏的歷史背後,是「神施恩的手」,不管人有多少難處,神恢復的旨意不可阻擋。

「耶路撒冷城牆告成的時候,眾民就把各處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稱謝、歌唱、敲鈸、鼓瑟、彈琴,歡歡喜喜地行告成之禮。歌唱的人從耶路撒冷的周圍和尼陀法的村莊與伯·吉甲,又從迦巴和押瑪弗的田地聚集,因為歌唱的人在耶路撒冷四圍為自己立了村莊。祭司和利未人就潔凈自己,也潔凈百姓和城門,並城牆。」耶路撒冷的城牆早已建成,但如果修完之後立刻舉行「告成之禮」,容易讓人以為城牆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尼希米和以斯拉經過宣讀律法、講解律法、禁食禱告、帶領百姓立約遵行律法,然後再由神安排他們遷入聖城,最後才「歡歡喜喜地行告成之禮」。而這「告成之禮」,並不是為了慶祝竣工,而是為了向神感恩、奉獻。這裡的「稱謝、歌唱、敲鈸、鼓瑟、彈琴」,都是大衛所定的聖殿讚美方式(代上25:1-3),這樣的敬拜方式是「耶和華借先知所吩咐的」(代下29:25)。耶路撒冷城牆的被毀,象徵著神在地上見證的荒涼,而城牆的重建,代表神在地上見證的恢復。因此「告成之禮」首先要潔凈人,然後才潔凈城門、城牆,神得著了有見證的人,才能得著有見證的城。「我帶猶大的首領上城,使稱謝的人分為兩大隊,排列而行:第一隊在城上往右邊向糞廠門行走,在他們後頭的有何沙雅與猶大首領的一半,又有亞撒利雅、以斯拉、米書蘭、猶大、便雅憫、示瑪雅、耶利米。還有些吹號之祭司的子孫,約拿單的兒子撒迦利亞。約拿單是示瑪雅的兒子;示瑪雅是瑪他尼的兒子;瑪他尼是米該亞的兒子;米該亞是撒刻的兒子;撒刻是亞薩的兒子。又有撒迦利亞的弟兄示瑪雅、亞撒利、米拉萊、基拉萊、瑪艾、拿坦業、猶大、哈拿尼,都拿著神人大衛的樂器,文士以斯拉引領他們。他們經過泉門往前,從大衛城的台階隨地勢而上,在大衛宮殿以上,直行到朝東的水門。」這是第一隊稱謝的百姓,由「文士以斯拉」帶隊。他們可能從谷門出發,按逆時針方向經過南邊的城牆。這裡特地強調「拿著神人大衛的樂器」,表明百姓嚴格遵照大衛按照神的心意所定的讚美方式,並沒有使用容易引動肉體興奮的樂器。

「第二隊稱謝的人要與那一隊相迎而行。我和民的一半跟隨他們,在城牆上過了爐樓,直到寬牆;又過了以法蓮門、古門、魚門、哈楠業樓、哈米亞樓,直到羊門,就在護衛門站住。於是,這兩隊稱謝的人連我和官長的一半,站在神的殿里。還有祭司以利亞金、瑪西雅、米拿民、米該雅、以利約乃、撒迦利亞、哈楠尼亞吹號;又有瑪西雅、示瑪雅、以利亞撒、烏西、約哈難、瑪基雅、以攔,和以謝奏樂。歌唱的就大聲歌唱,伊斯拉希雅管理他們。那日,眾人獻大祭而歡樂;因為神使他們大大歡樂,連婦女帶孩童也都歡樂,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歡聲聽到遠處。」這是第二隊稱謝的百姓,並不是由行政長官帶隊,而是由詩班領頭,尼希米和首領的一半「跟隨他們」。他們可能從谷門出發,按順時針方向走過北邊的城牆。兩隊最後在聖殿會合,一起讚美、獻祭。神「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詩22:3),當神的寶座在耶路撒冷的歌唱讚美中升起來的時候。遠處的人就看見了神的見證。結果「神使他們大大歡樂」,比聖殿建成時「耶和華使他們歡喜」(拉6:22)的歡樂更大。這種歡樂不是樂器、跳舞或歌唱所引起的肉體情緒,也不是根據人的成就、環境,而是因著數算神的恩典,因為每一寸城牆都能讓建造的人數算神的恩典。之前多比雅曾經譏諷說,「他們所修造的石牆,就是狐狸上去也必跐倒。」(尼4:3)如今有兩隊人群在城牆上歡呼歌唱,因此以色列眾人可以靠著耶和華神向仇敵誇勝!

「當日,派人管理庫房,將舉祭、初熟之物和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按各城田地,照律法所定歸給祭司和利未人的分,都收在裡頭。猶大人因祭司和利未人供職,就歡樂了。祭司利未人遵守神所吩咐的,並守潔凈的禮。歌唱的、守門的,照著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的命令也如此行。古時,在大衛和亞薩的日子,有歌唱的伶長,並有讚美稱謝神的詩歌。當所羅巴伯和尼希米的時候,以色列眾人將歌唱的、守門的,每日所當得的分供給他們,又給利未人當得的分;利未人又給亞倫的子孫當得的分。」而在「當日」,尼希米並沒有停留在「大大歡樂」的「告成之禮」上,而是立刻帶領百姓開始奉獻,帶領祭司利未人開始事奉。「猶大人因祭司和利未人供職,就歡樂了」,因為這是更加持久的復興、更加長久的歡樂。這裡再次強調「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門的都「守潔凈的禮」,並再次強調「照著大衛」的安排,表明他們是嚴格按著神的心意事奉。而以色列民在重建城牆的時候,他們經歷了許多恐懼戰兢,但在告成之禮那天,神使他們大大歡樂,甚至連婦女帶孩童也都歡樂。而且歡樂的聲音大到一個地步:「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歡聲聽到遠處」,可見這時耶路撒冷是多麼的榮耀!同樣今天我們在讀啟示錄時,也會極其歡樂,因為啟示錄21章中講到,新耶路撒冷將來要從天而降,在城中有神的榮耀,在那裡我們要永遠與神同住!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有這歡樂的盼望,並且要「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從天而降!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4: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