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入聖城居住的人>
讀經「尼11: 1-36」「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籤,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在尼希米記第十一章中記載了,遷入聖城耶路撒冷居住的人。以色列民經過吹角節宣讀律法(8:3)、住棚節七天講解律法(8:18)、住棚節后的禁食禱告(9:1-37),就被帶進更深的恢復里:立約遵行律法。當人的心思預備好了,於是百姓的首領自願住在聖城耶路撒冷,以盡守護之責。「其餘的百姓」是通過「掣籤」,每十人中使一人遷入聖城耶路撒冷居住。也就是說,百姓的人選由神決定,因為「簽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箴16:33),所以「掣籤」的背後是神的管理,「掣籤」的結果表明了神的心意。另外還有些人是甘心樂意的住在耶路撒冷,而當時耶路撒冷「城是廣大、民卻稀少,因為房屋還未建造」,所以「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都是愛慕作神見證的人,因此百姓就為他們祝福。而當百姓甘心樂意地成為神在地上的見證的時候,這個有真實見證的耶路撒冷就被稱為「聖城耶路撒冷」。「聖城」這個稱呼,在舊約中只出現過五次(尼11:1、8;賽48:2;52:1;但9:24),在本章就出現了兩次。神宣告:「招聚我的聖民到我這裡來,就是那些用祭物與我立約的人」(詩50:5),因此不是人住進了「聖城」,就能變成「聖民」,而是百姓與神立約、成為分別為聖的「聖民」,他們所住進的城才配稱為「聖城」,從此「他們自稱為聖城的人,所倚靠的是名為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賽48:2)。
「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寧,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都住在猶大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本省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的記在下面:其中有些猶大人和便雅憫人。猶大人中有法勒斯的子孫、烏西雅的兒子亞他雅。烏西雅是撒迦利雅的兒子;撒迦利雅是亞瑪利雅的兒子;亞瑪利雅是示法提雅的兒子;示法提雅是瑪勒列的兒子。又有巴錄的兒子瑪西雅。巴錄是谷何西的兒子;谷何西是哈賽雅的兒子;哈賽雅是亞大雅的兒子;亞大雅是約雅立的兒子;約雅立是撒迦利雅的兒子;撒迦利雅是示羅尼的兒子。住在耶路撒冷、法勒斯的子孫共四百六十八名,都是勇士。」這裡所記的是遷入聖城耶路撒冷的猶大人,一共有468名男丁。「法勒斯」是猶大的第四個兒子(代上2:4),大衛就是出自這個家族(得4:17-22 )。「掣籤」所掣中的猶大人「都是勇士」,表明神的心意是要讓聖城成為爭戰之城,而沒有預備屬靈爭戰的人,就不能在地上成為神的見證。「便雅憫人中有米書蘭的兒子撒路。米書蘭是約葉的兒子;約葉是毗大雅的兒子;毗大雅是哥賴雅的兒子;哥賴雅是瑪西雅的兒子;瑪西雅是以鐵的兒子;以鐵是耶篩亞的兒子。其次有迦拜、撒來的子孫,共九百二十八名。細基利的兒子約珥是他們的長官。哈西努亞的兒子猶大是耶路撒冷的副官。」這裡所記的是遷入聖城耶路撒冷的便雅憫人,一共有928名男丁,比猶大人多了一倍。也許是他們更善於領導,所以耶路撒冷的「長官」、「副官」都是屬於這支派的人。
「祭司中有雅斤,又有約雅立的兒子耶大雅;還有管理神殿的西萊雅。西萊雅是希勒家的兒子;希勒家是米書蘭的兒子;米書蘭是撒督的兒子;撒督是米拉約的兒子;米拉約是亞希突的兒子。還有他們的弟兄在殿里供職的,共八百二十二名;又有耶羅罕的兒子亞大雅。耶羅罕是毗拉利的兒子;毗拉利是暗洗的兒子;暗洗是撒迦利亞的兒子;撒迦利亞是巴施戶珥的兒子;巴施戶珥是瑪基雅的兒子。還有他的弟兄作族長的,二百四十二名;又有亞薩列的兒子亞瑪帥。亞薩列是亞哈賽的兒子;亞哈賽是米實利末的兒子;米實利末是音麥的兒子。還有他們弟兄、大能的勇士共一百二十八名。哈基多琳的兒子撒巴第業是他們的長官。」這裡所記的是遷入聖城耶路撒冷的祭司,一共有1192名男丁,其中有128名大能的勇士。若按第一批回歸的人數計算(7:39-42),祭司被掣中的比例很高,表明神的心意是要讓聖城成為敬拜之城。「利未人中有哈述的兒子示瑪雅。哈述是押利甘的兒子;押利甘是哈沙比雅的兒子;哈沙比雅是布尼的兒子。又有利未人的族長沙比太和約撒拔管理神殿的外事。祈禱的時候,為稱謝領首的是米迦的兒子瑪他尼。米迦是撒底的兒子;撒底是亞薩的兒子;又有瑪他尼弟兄中的八布迦為副。還有沙母亞的兒子押大。沙母亞是加拉的兒子;加拉是耶杜頓的兒子。在聖城的利未人共二百八十四名。守門的是亞谷和達們,並守門的弟兄,共一百七十二名。」這裡所記的是遷入聖城耶路撒冷的利未人,一共有284名男丁。雖然總人數並不多,但若按第一批回歸的人數計算(7:43-45),利未人被掣中的比例非常高,表明神的心意是要讓聖城成為事奉之城。「神殿的外事」,指聖殿與外部事務有關的工作,包括供應聖殿運作所需的各樣用品。「祈禱的時候,為稱謝領首的」,指帶領詩班敬拜。「守門」,指看守聖殿的門。當時利未人的事奉主要是歌唱和守門,在284名利未人中,有172名是「守門」的。
「其餘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都住在猶大的一切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尼提寧卻住在俄斐勒;西哈和基思帕管理他們」。尼提寧」是在聖殿做粗重工作的外邦殿役。其餘的百姓都有「自己的地業」,但「尼提寧」卻住在耶路撒冷聖殿南面山坡上的「俄斐勒」,雖然他們都是外邦人,但卻是有福的,他們都會被神記念。「在耶路撒冷、利未人的長官,管理神殿事務的是歌唱者亞薩的子孫、巴尼的兒子烏西。巴尼是哈沙比雅的兒子;哈沙比雅是瑪他尼的兒子;瑪他尼是米迦的兒子。王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給他們必有一定之糧。猶大兒子謝拉的子孫、米示薩別的兒子毗他希雅輔助王辦理猶大民的事。」這裡所記的是住在耶路撒冷的管理者,包括「管理神殿事務」的,「輔助王辦理猶大民的事」的。「王」(23節),指「波斯王」。
至於村莊和屬村莊的田地,有猶大人住在基列·亞巴和屬基列·亞巴的鄉村;底本和屬底本的鄉村;葉甲薛和屬葉甲薛的村莊;耶書亞、摩拉大、伯·帕列、哈薩·書亞、別是巴,和屬別是巴的鄉村;洗革拉、米哥拿,和屬米哥拿的鄉村;音·臨門、瑣拉、耶末、撒挪亞、亞杜蘭,和屬這兩處的村莊;拉吉和屬拉吉的田地;亞西加和屬亞西加的鄉村。他們所住的地方是從別是巴直到欣嫩谷。便雅憫人從迦巴起,住在密抹、亞雅、伯特利和屬伯特利的鄉村。亞拿突、挪伯、亞難雅、夏瑣、拉瑪、基他音、哈疊、洗編、尼八拉、羅德、阿挪、匠人之谷。利未人中有幾班曾住在猶大地歸於便雅憫的。」這裡是記錄住在其他城邑的人,他們分住在猶大地的城,及便雅憫地的城。本章不但記錄了遷入聖城百姓的名單,也記錄了城外百姓所住的城邑。神不但記念住在聖城的百姓,也記念住在城外的百姓,因為這都是在神管理之下「掣籤」的結果。所以聖經把每一個人都記錄下來,成為永遠的記念。而那些遷入聖城耶路撒冷居住的人,都會經歷許多的艱難,他們所付出的勞苦,一定比住在其它城市中要大的多。而且他們還要放棄原來已擁有的房子,要帶全家老小一齊搬遷,要在新的地方投資建造。因此有些人會因著苦難、膽怯、戀世而不願在聖城內居住。那麼今天我們是「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嗎?就是以信心倚靠神,只為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事工,輕看世上的得失的人。但願我們都是這樣的人,都是甘心樂意侍奉神的人,這樣不但人會為我們祝福,神也必記念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