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以斯拉宣讀律法>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2-8 22: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以斯拉宣讀律法>
讀經「尼8: 1-18」「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裡。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借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在尼希米記第八章中記載了,當耶路撒冷城牆修造完工之後,「到了七月」,住在自己的城裡的以色列人都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宣讀神的律法,有許多利未人參與講解,眾百姓歡喜守節。這裡「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借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表明是百姓集體、主動「請文士以斯拉」來宣讀律法。「律法書」,指摩西五經。雖然城牆在六月二十五日已經建好(6:15),看守的工作也安排好了(7:1-3),家譜也找到了(7:5),然而尼希米並沒有因為大功告成而鬆懈,而是立刻開始另一個更大更難的重建工程,即以色列民心靈的重建。尼希米所蒙召的事奉是重建聖城,但他的眼目卻沒有停留在城牆和工作上,而是定睛在神要使聖民心靈重建的心意上。因此他並沒有急著「行告成之禮」(12:27),而是「到了七月」,就宣讀律法,讓神的話語把百姓帶進更深的恢復,讓神的權柄和榮耀豐豐富富地充滿耶路撒冷。「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在水門前的寬闊處,從清早到晌午,在眾男女、一切聽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讀這律法書。眾民側耳而聽。」根據摩西律法「七月初一日」是吹角節,以色列人當有聚會。「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七月初一,你們要守為聖安息日,要吹角作紀念,當有聖會。』」(利23:23-24)因此尼希米選擇在吹角節這一天,將以色列百姓招聚在一起,要「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而文士以斯拉對神的話語有一顆熱切追求的心:「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拉7:10)「從清早到晌午」,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讓「一切聽了能明白的人」都一起聆聽神的話語,所以聽律法的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同站立,百姓認真「側耳而聽」。以色列百姓被擄七十年,這七十年間,他們沒有聽到神的話語。七十年有幾代人的變遷,他們大多數在巴比倫已經安頓下來,回歸者是少數,這些回歸者應該都是敬畏神,為聖城耶路撒冷和神的聖殿而憂心的人。如今突然有人在以色列會眾面前高聲宣讀耶和華神的話語,那些如荒漠般饑渴已久的心靈怎能不貪婪地、如饑似渴地聽神的話語?所以百姓認真「側耳而聽」。

「文士以斯拉站在為這事特備的木台上。瑪他提雅、示瑪、亞奈雅、烏利亞、希勒家,和瑪西雅站在他的右邊;毗大雅、米沙利、瑪基雅、哈順、哈拔大拿、撒迦利亞,和米書蘭站在他的左邊。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耶書亞、巴尼、示利比、雅憫、亞谷、沙比太、荷第雅、瑪西雅、基利他、亞撒利雅、約撒拔、哈難、毗萊雅,和利未人使百姓明白律法;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他們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以斯拉站在高高的木台上講道,讓眾百姓都可以看見、聽見他,並且有十三個利末人分列在他的左右,那陣勢真的是頗為壯觀。當以斯拉在眾民眼前展開律法書的時候,會眾都站立、敬拜,表示百姓對神話語的極其尊重。神說:「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2:30)。所以每個信徒都應當反省,我們誦讀聖經的態度,有沒有表明了對神的尊重?我們在神的話語面前,是不是站對了地位?然後「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那麼我們對耶和華神的話語有過如此般地景仰過、敬畏過?看看我們今日基督徒的主日崇拜,拿手機,讀微信,看手錶,打瞌睡,接電話,哄孩子,小聲交談,走進走出…,哪裡有對耶和華神的話語的敬畏和尊重?但以色列百姓在這一次聚會中,得著極大的屬靈復興。真正的屬靈復興既不倚靠神跡奇事,也不倚靠醫病趕鬼,而是單單從渴慕神的話開始。

「省長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並教訓百姓的利未人,對眾民說:'今日是耶和華你們神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又對他們說:'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於是利未人使眾民靜默,說:'今日是聖日;不要作聲,也不要憂愁。'眾民都去吃喝,也分給人,大大快樂,因為他們明白所教訓他們的話。」這裡「神的聖日」,指「耶和華的節期」(利23:2),即吹角節。這裡三次強調「聖日」,表明以斯拉所宣讀的律法書,就像吹角節的角聲,提醒百姓立約之民的身份。在吹角節的角聲和律法的誦讀聲中,百姓被神的話語光照,認識了自己的罪、虧欠,所以「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但神的心意不是要人停留在憂傷里,而是要人得著赦罪的喜樂。神不是用喜樂取代憂傷,而是轉變,要人在憂傷中有喜樂。「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30:5)所以尼希米對他們說,「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一味的憂傷會使人喪失前進的動力,但靠主而得的喜樂乃是力量。主耶穌被釘十字架,門徒極為憂傷害怕,躲在屋子裡還要把門關得嚴嚴的。但當他們看到復活的主耶穌之後,他們就情不自禁地歡喜快樂,於是四處奔走傳揚主耶穌死而復活的救恩!接著百姓就歡聚在一起吃喝,又將自己所有的分給那些有需要的人,能夠常常施與他人的人是幸福快樂的。以色列眾民大大快樂,因為他們明白所教訓他們的神的話語。

「次日,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裡,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他們見律法上寫著,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節住棚,並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傳報告說:'你們當上山,將橄欖樹、野橄欖樹、番石榴樹、棕樹,和各樣茂密樹的枝子取來,照著所寫的搭棚。'於是百姓出去,取了樹枝來,各人在自己的房頂上,或院內,或神殿的院內,或水門的寬闊處,或以法蓮門的寬闊處搭棚。從擄到之地歸回的全會眾就搭棚,住在棚里。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時候直到這日,以色列人沒有這樣行。於是眾人大大喜樂。從頭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神的律法書。眾人守節七日,第八日照例有嚴肅會」。在以斯拉宣讀律法書之後,「次日,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裡,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當他們知道律法上要求以色列人要在七月守住棚節時,他們便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告,要各人上山取各樣的枝子搭棚。住棚節是紀念耶和華神對以色列人曠野漂流四十年的看顧和保守。所以當以斯拉宣讀神的律法,以色列族長和祭司等領袖聽到律法的吩咐,便定意守住棚節,紀念神守約施慈愛的恩典。此時以色列人守住棚節的意義,是回顧昔日耶和華神在曠野的看顧保守,又看到現時神帶領以色列百姓的回歸、重建聖殿聖城的賜福,並展望將來神為祂的百姓所預備的永恆美麗的家鄉,使神的子民知道在世只不過是寄居的,從而更多信靠神。以色列人的守住棚節,對今日的信徒也有同樣的屬靈意義:回首過去神救贖的恩典,環顧現時神豐富的賜福,展望將來神寶貴的應許,提醒我們在世不過是寄居的,我們嚮往更美的天上家鄉,從而信靠神奔走天路。這時以色列人因為遵從神的律法,守住棚節七日,每日誦讀神的律法,他們就大大地喜樂,以色列百姓在尼希米和以斯拉的帶領下,經歷了一場空前的屬靈大復興!然而任何時代的屬靈復興都是從神的話語被尊崇,渴慕神的話開始!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尊崇神的話,渴慕神的話,喜歡聆聽神的話語,從內心深處敬畏神的話語,並要遵行神的話,就從現在開始!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6: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