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尼7-8章>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2-8 05: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尼7-8章」「城牆修完,我安了門扇,守門的、歌唱的,和利未人都已派定。我就派我的弟兄哈拿尼和營樓的宰官哈拿尼雅管理耶路撒冷;因為哈拿尼雅是忠信的,又敬畏神過於眾人。我吩咐他們說:'等到太陽上升才可開耶路撒冷的城門;人尚看守的時候就要關門上閂;也當派耶路撒冷的居民各按班次看守自己房屋對面之處'……。」在尼希米記第七章中記載了,尼希米在修好了耶路撒冷的城牆,又將所有城門的門扇都安好了后,他就設立「守門的、歌唱的,和利未人都已派定」。「守門的」是針對仇敵,歌唱的是要利未人帶領百姓敬拜神。「哈拿尼」就是當初把耶路撒冷的壞消息帶給尼希米的人(1:2)。尼希米將管理耶路撒冷的職責交給「哈拿尼和營樓的宰官哈拿尼雅」,他們都是敬虔的人,合宜肩負這個重任。「因為哈拿尼雅是忠信的,又敬畏神過於眾人」,尼希米就派他嚴加看守城門。城門通常天亮日出前便開啟,現在要等到「太陽上升」,是防備敵人拂曉襲擊。「人尚看守的時候就要關門上閂」,是指要在警衛下班以前關門上閂。尼希米不但安排人看守城門,也「派耶路撒冷的居民各按班次看守自己房屋對面之處」,就是要居民白天和黑夜都有人值班,隨時準備抵抗襲擊。「城是廣大,其中的民卻稀少,房屋還沒有建造。我的神感動我心,招聚貴胄、官長,和百姓,要照家譜計算。我找著第一次上來之人的家譜,其上寫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去猶大省的人…。」尼希米在完成耶路撒冷城牆的修造后,他發現城中的居民稀少。尼希米就被神感動,要進行人口普查,獲得有關城鄉的人口資料,以決定哪個城鎮和地區的人應該遷往耶路撒冷。「第一次上來之人的家譜」,就是九十多年前第一批跟隨所羅巴伯回歸百姓的名單,與以斯拉記2:1-70大同小異,尼希米幾乎重抄了一遍(6-73)。但因神「感動」尼希米的心,在安排百姓進住耶路撒冷的時候,「要照家譜計算」,這顯明神恢復的原則。這裡沒有數算第二、三批回歸百姓的名單,可能因為他們最近剛回歸不久,家譜比較清楚。

「以色列人民的數目記在下面:巴錄的子孫二千一百七十二名;示法提雅的子孫三百七十二名;…羅德人、哈第人、阿挪人共七百二十一名;西拿人三千九百三十名。」8-38節的名單與拉二3-35基本相同,但三分之一的數字有出入,可能後來重新數點、做了校正。「祭司:耶書亞家,耶大雅的子孫九百七十三名;音麥的子孫一千零五十二名;巴施戶珥的子孫一千二百四十七名;哈琳的子孫一千零一十七名。」39-42節的名單與拉二36-39完全相同。「利未人:何達威的後裔,就是耶書亞和甲篾的子孫七十四名。歌唱的:亞薩的子孫一百四十八名。守門的:沙龍的子孫、亞特的子孫、達們的子孫、亞谷的子孫、哈底大的子孫、朔拜的子孫,共一百三十八名。」43-45節的名單與拉二40-42基本相同,但三分之二的數字有出入,可能後來重新數點、做了校正。「尼提寧(就是殿役):西哈的子孫、哈蘇巴的子孫、答巴俄的子孫…尼提寧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共三百九十二名。」46-60節的名單與拉二43-58完全相同。「從特米拉、特哈薩、基綠、亞頓、音麥上來的,不能指明他們的宗族譜系是以色列人不是…省長對他們說:'不可吃至聖的物,直到有用烏陵和土明決疑的祭司興起來。'」61-65節的名單與拉二59-63基本相同,但數字有出入,可能後來重新數點、做了校正。「會眾共有四萬二千三百六十名。此外,還有他們的仆婢七千三百三十七名,又有歌唱的男女二百四十五名…。」66-69節的名單與拉二64-67基本相同。會眾的總數相同,但「歌唱的男女」的數目(67節)有出入,可能後來重新數點、做了校正。「有些族長為工程捐助。省長捐入庫中的金子一千達利克,碗五十個,祭司的禮服五百三十件。又有族長捐入工程庫的金子二萬達利克,銀子二千二百彌拿…。」第七章的最後,記載省長、族長和眾百姓為工程的自發捐助,這與以斯拉記2:68-69不同,很可能《以斯拉記》所記錄的是建殿之前的奉獻,《尼希米記》所記錄的是聖殿建成之後的奉獻。而《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都列出第一批回歸百姓的名單,表明這些人在神的心目中非常重要。

在尼希米記第八章中記載了,「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裡。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借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當耶路撒冷城牆修造完工之後,「到了七月」,回歸住在自己的城裡的以色列人,「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邀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借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這「水門」前的廣場可以容納聚集的人數比聖殿更多。「律法書」,指摩西五經。宣讀律法,就是要讓神的話語把百姓帶進更深的恢復,讓神的權柄和榮耀豐豐富富地充滿耶路撒冷。「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在水門前的寬闊處,從清早到晌午,在眾男女、一切聽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讀這律法書。眾民側耳而聽」,「七月初一日」,「從清早到晌午」,以斯拉「在眾男女、一切聽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讀這律法書」,百姓都認真「側耳而聽」。「文士以斯拉站在為這事特備的木台上。瑪他提雅、示瑪、亞奈雅、烏利亞、希勒家,和瑪西雅站在他的右邊;毗大雅、米沙利、瑪基雅、哈順、哈拔大拿、撒迦利亞,和米書蘭站在他的左邊。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他們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以斯拉站在一個特備的木台上,兩旁站著十三個利末人。「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從這裡可見,以色列眾百姓對神的話是多麼的敬畏和尊重!「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可見他們從內心深處敬畏神的話語!「阿們!阿們!」以重複來表示強烈的感情。然後眾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神!利未人為了使百姓能夠明白律法書其意,而作出解釋。

「省長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並教訓百姓的利未人,對眾民說:'今日是耶和華你們神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又對他們說:'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當以色列人聽了且明白神的律法后,知道自己叛逆神,沒有遵行祂的典章律例,就不禁悲哀哭泣。而尼希米和以斯拉,並教訓百姓的利未人告訴他們應該喜樂,因為這是「神的聖日」,是領受主恩、彼此分享的喜樂的日子。「神的聖日」,指「耶和華的節期」(利23:2),所以他們不是要流淚,乃是要在神面前「吃肥美的,喝甘甜的」。尼希米,以斯拉和利未人又鼓勵和安慰眾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他們的力量。於是「眾民都去吃喝,也分給人,大大快樂」,富有的人應該分東西給窮苦的人,特別是在節期中,以便使大家一同歡樂。「次日,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裡,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他們見律法上寫著,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節住棚…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時候直到這日,以色列人沒有這樣行。於是眾人大大喜樂。從頭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神的律法書。眾人守節七日,第八日照例有嚴肅會。」在以斯拉宣讀律法書之後,「次日,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裡,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可見他們被神的話深深吸引。而他們「留心聽」的結果,發現他們要在那個月守住棚節。住棚節從七月十五日開始(利23:33-43)為期七日。在住棚節期間,以色列人以樹枝搭成帳棚,在裡面生活,以記念蒙神拯救離開埃及,在曠野居住的日子(利23:43)。百姓很快就為住棚節搭好了棚,這是「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時候直到這日,以色列人沒有這樣行」,可能指這是第一次全會眾都「住在棚里」,領會「在七月節住棚」的實意,住棚節是預表與神同在(利23:3)和進入國度的歡樂(利二十三40)。「於是眾人大大喜樂」,當人遵行神的話語,心中就大大地喜樂。願我們今天也都能像這些百姓那樣,聽了神的話,就照著去行,這樣我們就與神建立美好關係,我們就能得到真正的喜樂!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7: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