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貴重的器皿>
讀經「提后2: 20-26」「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在提摩太書第二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根據器皿有貴賤之分勸勉提摩太,要作貴重的器皿。這裡保羅以「大戶人家」來比喻教會,他說:「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大戶人家有各種金器、銀器、木器、瓦器,有貴重的、有卑賤的,這些不同價值的器皿各有不同的用處。同樣信徒在神家中也好像各種不同的器皿,各人靈性程度不一樣,向主的忠心大小不同,像金器、銀器、木器、瓦器一樣,雖然都是器皿,價值貴賤卻不相同。但「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自潔」就是人主動願意」離開不義」,這是信徒內在神聖生命的外在證據。「脫離卑賤的事」,就是脫離肉體、情慾、世俗、一切污穢和邪淫的事。因此我們能否「作貴重的器皿」,不是根據我們的知識、財富、能力、地位,而是根據我們是否「自潔,脫離卑賤的事」。我們只要「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主所要用的是聖潔的器皿,聖潔的器皿也就是貴重的器皿、合乎主用的器皿。
可是今天有許多信徒在教會裡熱心服事,同時卻無休止沉迷在網路、遊戲、賭博、抽煙、色情裡面。甚至也有傳道人沉迷在遊戲上、看色情的書刊、圖片、影像中,卻還繼續服事。這些人在人看好像是「貴重的器皿」,但在神眼中卻不是。若這些人能徹底悔改,並且自潔,脫離卑賤的事,仍可作貴重的器皿。「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首先要成為貴重的器皿,神才能用我們行各樣的善事。接著保羅對提摩太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這裡「逃避」與「追求」,是保羅對作貴重的器皿的重要提醒。這「少年人的私慾」,不是單指男女方面的情慾,也是包括吃喝玩樂、放縱肉體的事,以及不合聖經的各種幻想和慾望,如好高騖遠、喜歡出風頭、不受勸戒、憑血氣行事、這都是少年人的私慾。我們都要「逃避」,並且要「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這「清心禱告主的人」就是不體貼肉體、不順從私慾而活的人,是愛主屬靈的人,我們要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追求屬靈品德的長進。
保羅還說:「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這「愚拙無學問的辯論」,只是為了滿足肉體的私慾,既不能造就肢體,也不能造就教會,只會起「爭競」,因此信徒「總要棄絕」。「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地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這「僕人」是奴僕的意思,既是奴僕,還有什麼資格與人爭競呢?況且我們是主的奴僕,就不要跟人爭什麼,因為知道判斷我們的是主。主的僕人既然認清自己是僕人,就要以一個僕人的態度,溫溫和和的待眾人。也要「善於教導」,這裡「善於」,就是要做好教導的工作,也要「存心忍耐」。而對抵擋的人,保羅勸提摩太:「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在教會裡作工,難免有抵擋我們的人,如果我們不曉得如何應付,可能會引起他們更厲害的反對和抵擋,甚至因我們處理的態度不當,使教會分裂。因此保羅教導提摩太對付這些抵擋的人要用溫柔的勸戒。 「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這說出,溫柔勸戒那抵擋人的目的,也表明只要是神所揀選的人,神自己會負責「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這更是提醒我們,對那些抵擋的人不要放棄希望。而保羅告訴提摩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也是告訴今日的我們。那麼我們現在是貴重的器皿嗎?如果還不是。但願我們今天都要「自潔,脫離卑賤之事」,這樣我們就必作合乎主用的貴重器皿!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