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約西亞守逾越節>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1-13 18: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約西亞守逾越節>
讀經「代下35: 1-27」「約西亞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逾越節。正月十四日,就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王分派祭司各盡其職,又勉勵他們辦耶和華殿中的事;又對那歸耶和華為聖、教訓以色列人的利未人說:'你們將聖約櫃安放在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建造的殿里,不必再用肩扛抬。現在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服事祂的民以色列。你們應當按著宗族,照著班次,遵以色列王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所寫的,自己預備。要按著你們的弟兄,這民宗族的班次,站在聖所,每班中要利未宗族的幾個人。要宰逾越節的羊羔,潔凈自己,為你們的弟兄預備了,好遵守耶和華借摩西所吩咐的話'……。」在歷代志下第三十五章中記載了,約西亞守逾越節,以及約西亞死於戰場。這裡首先講到約西亞王又根據律法書中所載的條例,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逾越節。約西亞就特別勉勵祭司「辦耶和華殿中的事」,又吩咐利未人恢復大衛和所羅門所定的規矩,安排他們要做的一切事,這證明約西亞確實是「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34:31)。約櫃可能在瑪拿西執政期間被祭司移走的,以避免被殿中的偶像污染(33:7)。現在被重新安放在聖殿里,而利未人就「不必再用肩扛抬」,可以專心的事奉神,服事祂的民。「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所寫的」,指規定在聖殿服事的祭司和利未人的職務和班次。可見約西亞在給聖殿的服侍者分配任務時,沒有按自己的王權,而是根據神賜予大衛的旨意去行。 約西亞各方面的迴轉都是徹底的,但百姓的心卻仍然不肯離開瑪拿西的敗壞(耶3:6-11),所以鑒察人心的神宣告:「猶大還不一心歸向我,不過是假意歸我」(耶3:10)。百姓的心若不肯轉回,外表的復興就成了形式,守節、聖城和聖殿也失去了屬靈的意義。物質的聖殿並不能保證神的同在、悅納和保護,所以神借著先知耶利米宣告:「你們改正行動作為,我就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你們不要倚靠虛謊的話,說:'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耶7:3-4)

「約西亞從群畜中賜給在那裡所有的人民,綿羊羔和山羊羔三萬隻,牛三千隻,作逾越節的祭物;這都是出自王的產業中。約西亞的眾首領也樂意將犧牲給百姓和祭司利未人;又有管理神殿的希勒家、撒迦利亞、耶歇將羊羔二千六百隻,牛三百隻,給祭司作逾越節的祭物。利未人的族長歌楠雅和他兩個兄弟示瑪雅、拿坦業,與哈沙比雅、耶利、約撒拔將羊羔五千隻,牛五百隻,給利未人作逾越節的祭物。」律法的規定是,每個家庭必須自己或和鄰居一起預備逾越節的羔羊(出12:3-4),但約西亞和百姓的領袖們卻慷慨地把祭物賜給所有的人民,使全民都能一起來守節。而百姓若有心守節,怎麼會不預備逾越節的牛羊呢?這表明百姓的心裡還是沒有神應有的地位,所以只是約西亞和百姓的領袖們在熱心推動守節。「這樣,供獻的事齊備了。祭司站在自己的地方,利未人按著班次站立,都是照王所吩咐的。利未人宰了逾越節的羊羔,祭司從他們手裡接過血來灑在壇上;利未人剝皮,將燔祭搬來,按著宗族的班次分給眾民,好照摩西書上所寫的,獻給耶和華;獻牛也是這樣。他們按著常例,用火烤逾越節的羊羔。別的聖物用鍋,用釜,用罐煮了,速速地送給眾民。然後為自己和祭司預備祭物;因為祭司亞倫的子孫獻燔祭和脂油,直到晚上。所以利未人為自己和祭司亞倫的子孫,預備祭物。歌唱的亞薩之子孫,照著大衛、亞薩、希幔,和王的先見耶杜頓所吩咐的,站在自己的地位上。守門的看守各門,不用離開他們的職事,因為他們的弟兄利未人給他們預備祭物。」律法又規定,每個家庭必須自己宰殺逾越節的羊羔(出12:6),但希西家守逾越節時,由於「會中有許多人尚未自潔,所以利未人為一切不潔之人宰逾越節的羊羔」(30:17)。現在約西亞可能估計有許多百姓「尚未自潔」,所以特地安排「利未人宰了逾越節的羊羔」。但這也顯明了百姓可悲的屬靈光景,正如先知西番雅所責備的,他們是「 不知羞恥的國民」(番2;1)。

「當日,供奉耶和華的事齊備了,就照約西亞王的吩咐守逾越節,獻燔祭在耶和華的壇上。當時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又守除酵節七日。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以色列諸王也沒有守過,象約西亞、祭司、利未人、在那裡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以及耶路撒冷居民所守的逾越節。這逾越節是約西亞作王十八年守的。」約西亞「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並遵守摩西律法的教導,是對律法的回應。但是,雖然約西亞迴轉得如此徹底、影響力如此之大,卻仍然不能帶起百姓真實的復興,大部分百姓只是「照約西亞王的吩咐守逾越節」,心裡並沒有屬靈的實際。所以「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王下23:25),最後的四個猶大王全都是悖逆神的。「自從先知撒母耳以來,在以色列中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希西家年間的逾越節,在時間和潔凈的條例上都來不及完全遵守律法的要求(30:2-3)。但約西亞所守的逾越節,雖然比大衛、所羅門和希西家時期的更加盛大,但這只是表面的熱鬧。因為只有約西亞和眾首領在推動,大部分百姓都是在湊熱鬧,並沒有裡面敬畏神、敬拜神的實際,所以也沒有希西家年間的大喜樂(30:23-26)。「這事以後,約西亞修完了殿,有埃及王尼哥上來,要攻擊靠近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約西亞出去抵擋他。他差遣使者來見約西亞,說:'猶大王啊,我與你何干?我今日來不是要攻擊你,乃是要攻擊與我爭戰之家,並且神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神的事,免得祂毀滅你,因為神是與我同在'」。「這事以後」,指約西亞十八年的逾越節之後十三年,埃及王尼哥「要攻擊靠近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是要前往迦基米施幫助亞述、抵抗巴比倫。可是約西亞王卻不聽神借法老的勸告,也沒有求問神,憑己意帶領軍隊去攔阻埃及軍隊。但從中也讓我們看到,神的信息可能會以人所想不到的方式臨到,神會借法老之口說話。而我們常以為只有從傳道人或信徒的口中,才能聽到神的話,但有時神的話也會透過不信者來傳遞。今天聖靈已內住我們心中,當我們面臨抉擇,聽到各種意見時,都要順服聖靈的引導,這樣我們就不會按自己的私意而行,而是行在神的旨意中。

「約西亞卻不肯轉去離開他,改裝要與他打仗,不聽從神借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弓箭手射中約西亞王。王對他的臣僕說:'我受了重傷,你拉我出陣吧!'他的臣僕扶他下了戰車,上了次車,送他到耶路撒冷,他就死了,葬在他列祖的墳墓里。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約西亞因不肯聽從埃及王的話,他雖然改裝要與他打仗,結果卻死於戰場。一般人以為約西亞這樣是「不得善終」,但這一方面因約西亞沒有聽神的話,另一方面也是神的憐憫與賜福,讓他「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34:28),使他不至於見到耶路撒冷被擄的悲慘結局,就在猶大滅國的災難來到前,把約西亞接到祂那裡去。今天信徒「離世與基督同在」(腓1:23),也是息了地上的勞苦,「好得無比」(腓1:23)。所以我們所當求的不是盡量延年益壽,而是不要虛度光陰,好在交賬的時候聽到主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25:21)。那麼神為什麼允許約西亞「不聽從神借尼哥之口所說的話」,而不給約西亞更多一些時間,把猶大帶進更深的復興呢?因為此時百姓的心已經離棄了神,被偶像奪走了神的地位,雖然百姓的身體還沒有被擄,但他們的心已經「被遷到巴比倫」,所以馬太福音1:11說:「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因此神絕不撤去祂的管教,而是宣告:「你們要等候我,直到我興起擄掠的日子;因為我已定意招聚列國,聚集列邦,將我的惱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傾在她們身上。我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番3:8)。

「耶利米為約西亞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約西亞,直到今日;而且在以色列中成了定例。這歌載在哀歌書上。約西亞其餘的事和他遵著耶和華律法上所記而行的善事,並他自始至終所行的,都寫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上。」約西亞王是猶大國中敬畏神的一個好王,他忠誠地「遵著耶和華律法上所記而行的善事」,所以在他死後「耶利米為約西亞作哀歌。所有歌唱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約西亞」。而約西亞的死,也是神結束了他的使命,因為約西亞的使命並不是復興以色列,而是要拿掉百姓的借口。從前百姓的敗壞,可以借口瑪拿西、亞們上樑不正,也可以借口亞述的逼迫,但現在神賜下屬靈的好榜樣、好王約西亞,又挪走了環境的壓力,但百姓仍然不肯一心歸向神、只是假意歸祂,因此百姓在審判面前已經無可推諉,約西亞的使命已經完成了。今天我們也常常抱怨牧師教導不夠、同工缺乏愛心、環境壓力太大,似乎只要外面的條件滿足了,自己就會變得屬靈、長進。因此神也把約西亞的見證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省察自己的內心:是像約西亞「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還是像百姓,不過是假意歸祂?不要找到了一個約西亞,結果卻是定罪自己。為此,願我們今天都不要抱怨外面的環境,不要像百姓那樣假意歸神,而是要像約西亞那樣「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