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猶大好王約西亞>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1-11 21: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猶大好王約西亞>
讀經「代下34: 1-33」「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所行的,不偏左右……。」在歷代志下第三十四章中記載了,亞們死後他兒子約西亞作猶大王,他是猶大最後一位好王。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只有八歲,他卻勇於從祖父和父親的背道中迴轉,「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所行的」,與當時整個時代的趨勢截然相反。這並不是人的工作把他帶起來的,而是神自己把他帶起來,因為在他出生前三百多年,已經有「神人奉耶和華的命向壇呼叫,說:'壇哪,壇哪!耶和華如此說:大衛家裡必生一個兒子,名叫約西亞,他必將邱壇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殺在你上面,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王上13:2)。而「效法他祖大衛所行的」,這是聖經對國度君王的最高評價;在猶大諸王中,只有希西家和約西亞得到了這一好評(29:2)。「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尋求他祖大衛的神。到了十二年才潔凈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壇、木偶、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眾人在他面前拆毀巴力的壇,砍斷壇上高高的日像,又把木偶和雕刻的像,並鑄造的像打碎成灰,撒在祭偶像人的墳上,將他們祭司的骸骨燒在壇上,潔凈了猶大和耶路撒冷;又在瑪拿西、以法蓮、西緬、拿弗他利各城,和四圍破壞之處,都這樣行;又拆毀祭壇,把木偶和雕刻的像打碎成灰,砍斷以色列遍地所有的日像,就回耶路撒冷去了。」約西亞登基第八年就「尋求他祖大衛的神」,第十二年開始「潔凈猶大和耶路撒冷」。他「除掉邱壇」、「拆毀巴力的壇」、將偶像「打碎成灰」。約西亞又遍尋異教祭司的墳墓,將他們的「骸骨燒在壇上」,永遠不能再用。約西亞並且將改革伸展到以色列,「拆毀祭壇」、將偶像「打碎成灰」,又「砍斷以色列遍地所有的日像」。可見約西亞在猶大諸王中迴轉得最徹底。

「約西亞王十八年,凈地凈殿之後,就差遣亞薩利雅的兒子沙番、邑宰瑪西雅、約哈斯的兒子史官約亞去修理耶和華他神的殿。他們就去見大祭司希勒家,將奉到神殿的銀子交給他;這銀子是看守殿門的利未人從瑪拿西、以法蓮,和一切以色列剩下的人,以及猶大、便雅憫眾人,並耶路撒冷的居民收來的。又將這銀子交給耶和華殿里督工的,轉交修理耶和華殿的工匠,就是交給木匠、石匠,買鑿成的石頭和架木與棟樑,修猶大王所毀壞的殿。 這些人辦事誠實,督工的是利未人米拉利的子孫雅哈、俄巴底;督催的是哥轄的子孫撒迦利亞、米書蘭;還有善於作樂的利未人。 他們又監管扛抬的人,督催一切做工的。利未人中也有作書記、作司事、作守門的。」約西亞在作王第十八年,就開始修理聖殿。在瑪拿西、亞們王背道的時期,聖殿已經被荒廢、破壞了五十多年,所以約西亞就叫祭司們去修理聖殿。「大祭司希勒家」是文士以斯拉的祖先(拉7:1)。耶利米書中經常提到「書記沙番」,是敬畏神的人。修殿的銀子,是「看守殿門的利未人從瑪拿西、以法蓮,和一切以色列剩下的人,以及猶大、便雅憫眾人,並耶路撒冷的居民收來的」。此時亞述帝國疲於應付東方的敵人,無力控制西方的行省,所以北國的余民也奉獻金錢修理聖殿,整個以色列十二支派都有迴轉的百姓。「他們將奉到耶和華殿的銀子運出來的時候,祭司希勒家偶然得了摩西所傳耶和華的律法書。希勒家對書記沙番說:'我在耶和華殿里得了律法書。'遂將書遞給沙番。沙番把書拿到王那裡,回復王說:'凡交給僕人們辦的都辦理了。耶和華殿里的銀子倒出來,交給督工的和匠人的手裡了。'書記沙番又對王說:『祭司希勒家遞給我一卷書。'沙番就在王面前讀那書。」在修理聖殿的過程中,祭司希勒家「偶然得了摩西所傳耶和華的律法書」,他就將「律法書」遞給沙番,而沙番所讀的,很可能是申命記中陳明福禍的部分。約西亞的復興,正是以申命記為根據的。神是用話語做工的神,「諸世界是借神的話造成的」(來11:3),人心也是借著神的話「蘇醒」(詩19:7)的。神的百姓偏離神,是因為失去了神的話,而失去了神的話,必然會更加偏離。

「王聽見律法上的話,就撕裂衣服,吩咐希勒家與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迦的兒子亞比頓、書記沙番,和王的臣僕亞撒雅說:'你們去為我、為以色列和猶大剩下的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我們列祖沒有遵守耶和華的言語,沒有照這書上所記的去行,耶和華的烈怒就倒在我們身上。'」當約西亞聽見這律法書上的話時,就憂傷痛悔,他便「撕裂衣服」。特別是在他聽到神的警告,又看到神對離經背道者的審判時,大感震驚,就為自己的百姓和先王的罪惡極其傷痛。接著約西亞就吩咐祭司和臣僕去見女先知戶勒大。約西亞在神話語的光照中看到了人的虧欠,立刻承認了猶大的悖逆,迴轉尋求神的憐憫。他是牧養神百姓的君王,心裡裝著神百姓團體的見證,所以他「聽見律法上的話」(19節),不是只顧自己悔改,而是立志帶領全體百姓迴轉,不但帶領自己的國家悔改,也要帶領北方的弟兄悔改,要「為我、為以色列和猶大剩下的人」求問神。「於是,希勒家和王所派的眾人都去見女先知戶勒大。戶勒大是掌管禮服沙龍的妻,沙龍是哈斯拉的孫子、特瓦的兒子。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區;他們請問於她。」戶勒大是被神呼召的女先知,當時在猶大地除了她,還有耶利米、西番雅等先知,可能那時他們不在耶路撒冷,而戶勒大住在耶城,所以祭司和書記奉王命,就近向她求問。「她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可以回復那差遣你們來見我的人說,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照著在猶大王面前所讀那書上的一切咒詛,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為他們離棄我,向別神燒香,用他們手所做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忿怒如火倒在這地上,總不息滅。'」女先知戶勒大對王派去的人說,神因百姓繼續離棄神、得罪神,「必照著猶大王所讀那書上的一切話,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猶大百姓還是離棄神,瑪拿西種下的惡果已經根深蒂固,因此神不能撤去管教。今天有些信徒以為只要痛悔認錯,一切管教都會免除。但這只是自欺欺人,「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來12:6) ,即使是結果子的枝子,祂也要「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約15:2)。

「然而差遣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回復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至於你所聽見的話,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居民所說的話,你便心裡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我要降與這地和其上居民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至親眼看見。'他們就回復王去了。」女先知戶勒大又回復約西亞王說,因為他在神面前謙卑痛悔,所以他將「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不會看見「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神接走約西亞的時間,正是神使用巴比倫審判猶大的前夕,約西亞死後四年,尼布甲尼撒就開始進攻猶大(24:1)。「王差遣人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來。王和猶大眾人,與耶路撒冷的居民,並祭司利未人,以及所有的百姓,無論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華的殿;王就把殿里所得的約書念給他們聽。王站在他的地位上,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又使住耶路撒冷和便雅憫的人都服從這約。於是耶路撒冷的居民都遵行他們列祖之神的約。約西亞從以色列各處將一切可憎之物盡都除掉,使以色列境內的人都事奉耶和華他們的神。約西亞在世的日子,就跟從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總不離開。」約西亞雖然個人得著了神「平平安安」的應許,也知道百姓難逃神的審判,他仍然招聚百姓與耶和華立約,立志順服在神話語的權柄下。約西亞又將全國所有偶像全部清除,「使以色列境內的人都事奉耶和華他們的神」。「約西亞在世的日子」,因著君王的榜樣,百姓表面上跟從神,「總不離開」,但罪惡在百姓的生活中已經根深蒂固。約西亞第十三年,耶利米開始工作(耶1:2),呼籲百姓隨從神,因為他們不過是假意歸向神(耶3:10)。即使如此,全然敗壞的百姓最後也能被神從被擄之地帶回應許之地。由此可見,大衛之約實在是神「親口應許,親手成就」(6:15)。而約西亞王「聽見律法上的話,就撕裂衣服」,說明他極看重神的話,看重人對神的責任,認定人不可犯罪得罪神!今天我們要感謝主,人若想得到一本《聖經》並不難,甚至可以擁有不同語言的聖經。可惜的是,今天有多少人看重神的話,願意遵守《聖經》的教訓?又有多少人在讀經時看到神的警告,又看到神對離經背道者的審判時,為罪憂傷痛悔?但這正是我們應有的回應!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猶大好王約西亞那樣看重神的話,並要為罪憂傷痛悔,更要遵守《聖經》的教訓!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