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希西家的改革>

作者:霞步思  於 2021-1-7 19: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希西家的改革>
讀經「代下31: 1-21」「這事既都完畢,在那裡的以色列眾人就到猶大的城邑,打碎柱像,砍斷木偶,又在猶大、便雅憫、以法蓮、瑪拿西遍地將邱壇和祭壇拆毀凈盡。於是以色列眾人各回各城,各歸各地……。」在歷代志下第三十一章中記載了,猶大王希西家的改革。在希西家帶領百姓守完逾越節和隨後的除酵節之後,在那裡的「以色列眾人」,包括來自以色列和猶大的人,就到猶大的城邑,將所有殘餘的偶像以及拜偶像用的「邱壇」全部拆除,這一事件是希西家宗教改革的高潮,因為宗教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杜絕一切偶像崇拜。「邱壇」,是指在山崗上的露天祭壇,本來是迦南人敬拜偶像的地方,所以被律法所禁止(民33:52)。但以色列人進迦南之後,百姓在律法上越來越不嚴謹,開始效法迦南人在邱壇獻祭,漸漸成為以色列的一個傳統(王上3:2),以致歷代君王都不覺邱壇是個問題,而希西家是第一個廢去邱壇的猶大王。「希西家派定祭司利未人的班次,各按各職獻燔祭和平安祭,又在耶和華殿(原文作營)門內事奉,稱謝頌讚耶和華。王又從自己的產業中定出分來為燔祭,就是早晚的燔祭和安息日、月朔,並節期的燔祭,都是按耶和華律法上所載的;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將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給他們,使他們專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希西家的改革繼續進行,他恢復祭司和利未人的職務及獻禮物。以前大衛制定了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代上23:6),後來通過所羅門確立了下來(8:14)。但王國分裂之後,幾乎沒有真正執行過,直到希西家才真正恢復了這一制度。從而明確了祭司和利未人各自的任務和職責,恢復了正確的敬拜儀式。「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指律法所定的什一奉獻(民18:21)。希西家以身作則,首先「從自己的產業中定出分來為燔祭」,然後才吩咐百姓遵守律法所定的什一奉獻。祭司和利未人按照神的吩咐要專心事奉神,「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民18:24)。但在亞哈斯的時代,聖殿被關閉了(28:24),祭司和利未人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以致無法「專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有許多人因此放棄原則、與偶像崇拜同流合污(王下16:15-16)。現在希西家的改革重新恢復了聖殿的事奉,也必要恢復什一奉獻。

「諭旨一出,以色列人就把初熟的五穀、新酒、油、蜜,和田地的出產多多送來,又把各物的十分之一送來的極多。住猶大各城的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也將牛羊的十分之一,並分別為聖歸耶和華——他們神之物,就是十分取一之物,盡都送來,積成堆壘;從三月積起,到七月才完。」根據律法,百姓獻上的十分之一,並非直接捐給利未人,而是「分別為聖歸耶和華」,也就是「獻給耶和華為舉祭」(民18:24),神再把這十分之一賜給利未人:「凡以色列中出產的十分之一,我已賜給利未的子孫為業;因他們所辦的是會幕的事,所以賜給他們為酬他們的勞」(民18:21)。這裡的「三月」相當於陽曆的五、六月,是收割小麥的季節,五旬節就在三月。「七月」相當於陽曆的九、十月,是收穫葡萄等水果的季節,住棚節就在七月。「從三月積起,到七月才完」,表明整個夏天的收穫季節,百姓都在不斷地送來奉獻。「希西家和眾首領來,看見堆壘,就稱頌耶和華,又為耶和華的民以色列人祝福。希西家向祭司、利未人查問這堆壘。撒督家的大祭司亞撒利雅回答說:'自從民將供物送到耶和華殿以來,我們不但吃飽,且剩下的甚多;因為耶和華賜福給祂的民,所剩下的才這樣豐盛。'」奉獻是舊約百姓復興的標誌,希西家「看見堆壘,就稱頌耶和華,又為耶和華的民以色列人祝福」。奉獻也是新約信徒屬靈光景的試金石,馬其頓信徒「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林后8:5),所以能「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林后8:2)。人若不肯使神家有糧(瑪3:10),所有的屬靈都是虛假的,「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6:21)。

「希西家吩咐在耶和華殿里預備倉房,他們就預備了。他們誠心將供物和十分取一之物,並分別為聖之物,都搬入倉內。利未人歌楠雅掌管這事,他兄弟示每為副管。耶歇、亞撒細雅、拿哈、亞撒黑、耶利末、約撒拔、以列、伊斯瑪基雅、瑪哈、比拿雅都是督理,在歌楠雅和他兄弟示每的手下,是希西家王和管理神殿的亞撒利雅所派的。守東門的利未人音拿的兒子可利,掌管樂意獻與神的禮物,發放獻與耶和華的供物和至聖的物。在他手下有伊甸、珉雅珉、耶書亞、示瑪雅、亞瑪利雅、示迦尼雅,在祭司的各城裡供緊要的職任,無論弟兄大小,都按著班次分給他們。按家譜,三歲以外的男丁,凡每日進耶和華殿、按班次供職的,也分給他;又按宗族家譜分給祭司,按班次職任分給二十歲以外的利未人,又按家譜計算,分給他們會中的妻子、兒女;因他們身供要職,自潔成聖。按名派定的人要把應得的分給亞倫子孫,住在各城郊野、祭司所有的男丁和一切載入家譜的利未人。」希西家為了公正地管理十分取一之物,他所採取的措施是:「預備倉房」,就是在聖殿內預備了保管十分取一之物的場所,預防閑人接近,從而避免禮物的神聖性被破壞。他又任命專門的負責人和職員,從而有效地管理十分取一之物。而他們的名字都被列出來,顯明神看重每一個服事他的人。「希西家在猶大遍地這樣辦理,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善為正為忠的事。凡他所行的,無論是辦神殿的事,是遵律法守誡命,是尋求他的神,都是盡心去行,無不亨通。」這裡對希西家的改革作了全面的總結和評價,希西家「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善為正為忠的事」。希西家「為善為正為忠」,是屬靈領袖的標準。「為善為正」,是神在律法中對百姓的要求(申6:18)。「為忠」就是凡事「都是盡心去行」,絕不敷衍了事。因希西家「無論是辦神殿的事,是遵律法守誡命,是尋求他的神,都是盡心去行」,所以「無不亨通」,這樣不但個人蒙福,國家也因此蒙福。而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善為正為忠的事」,這樣敬虔的人,真是我們學習的模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希西家那樣專心依靠神,遵行神的話,這樣我們也必蒙神賜福!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3: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