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31-32章」「這事既都完畢,在那裡的以色列眾人就到猶大的城邑,打碎柱像,砍斷木偶,又在猶大、便雅憫、以法蓮、瑪拿西遍地將邱壇和祭壇拆毀凈盡。於是以色列眾人各回各城,各歸各地……。」在歷代志下第三十一章中記載了,當希西家帶領百姓守完逾越節后,就到猶大的城邑,將所有殘餘的偶像及祭壇都拆毀。「柱像」指代表迦南男神巴力的石柱。「木偶」指代表迦南女神亞舍拉的木柱或樹木(申16:21)。「邱壇」指在山崗上的露天祭壇,本來是迦南人敬拜偶像的地方,所以被律法所禁止(民33:52),希西家是第一個廢去邱壇的猶大王。「希西家派定祭司利未人的班次,各按各職獻燔祭和平安祭,又在耶和華殿(原文作營)門內事奉,稱謝頌讚耶和華…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將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給他們,使他們專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以前邪惡的君王在位掌權,祭司和利未人得不到當有的供養。現在希西家王修理好聖殿後,便按照大衛王起初所定的計劃(代上23:6-23),將祭司分成班次,叫他們重新在聖殿供職。希西家還呼籲百姓「將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給他們」,就是律法所定的什一奉獻(民18:21)。而希西家也「從自己的產業中定出分來為燔祭」。「諭旨一出,以色列人就把初熟的五穀、新酒、油、蜜,和田地的出產多多送來,又把各物的十分之一送來的極多…從三月積起,到七月才完。」根據律法,百姓獻上的十分之一,並非直接捐給利未人,而是「分別為聖歸耶和華」,神又把這十分之一賜給利未人。「從三月積起,到七月才完」,表明整個夏天的收穫季節,百姓都在不斷地送來奉獻。「希西家和眾首領來,看見堆壘,就稱頌耶和華,又為耶和華的民以色列人祝福…撒督家的大祭司亞撒利雅回答說:'自從民將供物送到耶和華殿以來,我們不但吃飽,且剩下的甚多;因為耶和華賜福給祂的民,所剩下的才這樣豐盛。'」屬靈的復興必然會帶出「誠心」的奉獻,而「誠心」的奉獻必然會帶來神的「賜福」。因為人所奉獻的都是神的恩典,神樂意賜福給每一個忠心管理恩典的人,使我們不但自己蒙福,更成為神祝福教會的管道。
「希西家吩咐在耶和華殿里預備倉房,他們就預備了。他們誠心將供物和十分取一之物,並分別為聖之物,都搬入倉內。利未人歌楠雅掌管這事,他兄弟示每為副管。耶歇、亞撒細雅、拿哈、亞撒黑、耶利末、約撒拔、以列、伊斯瑪基雅、瑪哈、比拿雅都是督理,在歌楠雅和他兄弟示每的手下,是希西家王和管理神殿的亞撒利雅所派的。守東門的利未人音拿的兒子可利,掌管樂意獻與神的禮物,發放獻與耶和華的供物和至聖的物。在他手下有伊甸、珉雅珉、耶書亞、示瑪雅、亞瑪利雅、示迦尼雅…。」
聖殿里要分出特別的倉房來儲存剩下的供物,交由辦事得力的人監督。他們的名字都被列出來,顯明神注重每一個服事他的人。
「希西家在猶大遍地這樣辦理,行耶和華他神眼中看為善為正為忠的事。凡他所行的,無論是辦神殿的事,是遵律法守誡命,是尋求他的神,都是盡心去行,無不亨通。」這是對希西家的讚揚,因他敬畏神,無論為神做什麼都盡心去做,所以他一切都亨通。
在歷代志下第三十二章中記載了,「這虔誠的事以後,亞述王西拿基立來侵入猶大,圍困一切堅固城,想要攻破佔據。希西家見西拿基立來,定意要攻打耶路撒冷,就與首領和勇士商議,塞住城外的泉源;他們就都幫助他。於是有許多人聚集,塞了一切泉源,並通流國中的小河,說:'亞述王來,為何讓他得著許多水呢?'……」。「這虔誠的事以後」,就是希西家宗教改革之後,亞述王西拿基立帶領大軍兵臨耶路撒冷城下,「想要攻破佔據」猶大的堅固城。希西家就「與首領和勇士商議」,之後他們為了防備亞述圍城,一方面「塞住城外的泉源」,斷絕敵軍的水源。一方面在岩石中挖了一條五百多米長的地下水道,「引水直下,流在大衛城的西邊」,在圍城時增加自己供水量。「希西家力圖自強,就修築所有拆毀的城牆…用話勉勵他們,說:'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因亞述王和跟隨他的大軍恐懼、驚慌;因為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與他們同在的是肉臂,與我們同在的是耶和華——我們的神,祂必幫助我們,為我們爭戰。'百姓就靠猶大王希西家的話,安然無懼了。」希西家一面盡職備戰,一面以信心的眼睛仰望神,百姓就「靠猶大王希西家的話,安然無懼了」。「此後,亞述王西拿基立和他的全軍攻打拉吉,就差遣臣僕到耶路撒冷見猶大王希西家和一切在耶路撒冷的猶大人,說:'亞述王西拿基立如此說:「你們倚靠什麼,還在耶路撒冷受困呢?…所以你們不要叫希西家這樣欺哄誘惑你們,也不要信他;因為沒有一國一邦的神能救自己的民脫離我手和我列祖的手,何況你們的神更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亞述王一面攻打拉吉,一面派他的臣僕去勸降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百姓,並建議他們最好不聽希西家的話,而是要投降亞述。然而說這些話的人卻不知道,百姓對希西家王的忠心,以及耶和華的大能。「希西家王和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因此禱告,向天呼求。耶和華就差遣一個使者進入亞述王營中,把所有大能的勇士和官長、將帥盡都滅了。亞述王滿面含羞地回到本國,進了他神的廟中,有他親生的兒子在那裡用刀殺了他…。」當希西家聽到西拿基立派來的使者褻瀆神和侮辱自己的言辭時,便與先知以賽亞向神禱告,神立刻就應允禱告,只「差遣一個使者進入亞述王營中,把所有大能的勇士和官長、將帥盡都滅了」。結果亞述王「滿面含羞地回到本國」,最後被親生的兒子所殺,應驗了神的預言:「他要聽見風聲就歸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裡倒在刀下」(王下19:7)。
「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就禱告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賜他一個兆頭。希西家卻沒有照他所蒙的恩報答耶和華;因他心裡驕傲,所以忿怒要臨到他和猶大並耶路撒冷。但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覺得心裡驕傲,就一同自卑,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在希西家的日子沒有臨到他們。」在希西家病得要死時,他就呼求耶和華。神答應延長他十五年的壽命(王下20:6),並「賜他一個兆頭」,就是神「使亞哈斯的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了十度」(王下20:11)。因希西家沒有報答神向他所施的恩,耶和華便向他發怒。但因為他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一同自卑,刑罰要留到他死後才臨到猶大。「希西家大有尊榮資財,建造府庫,收藏金銀、寶石、香料、盾牌,和各樣的寶器…惟有一件事,就是巴比倫王差遣使者來見希西家,訪問國中所現的奇事;這件事神離開他,要試驗他,好知道他心內如何。」這裡講到希西家尊榮貲財,這是「因為神賜他極多的財產」。這時巴比倫的使者來探訪希西家「國中所現的奇事」,而希西家王很想與巴比倫結盟反抗亞述,他就向他們炫耀自己的「寶庫」和「武庫」(王下20:13),神並沒有阻止希西家向巴比倫王的使者炫耀,卻「離開他,要試驗他,好知道他心內如何」。「希西家其餘的事和他的善行都寫在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的默示書上和猶大、以色列的諸王記上。希西家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子孫的高陵上。他死的時候,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尊敬他。他兒子瑪拿西接續他作王。」希西家死時的葬禮得到甚高的尊敬,「高陵」,指希西家埋葬在王室陵墓中較高的地方,之後他兒子瑪拿西接續他作王。而敬虔的希西家所生的瑪拿西,卻成了最悖逆神的一個猶大王(王下21:7),最終導致百姓被擄巴比倫。希西家增加了這十五年,反而使他留下了極可憐的記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順服神命定的旨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