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25-26章」「亞瑪謝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約耶但,是耶路撒冷人。亞瑪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只是心不專誠。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王的臣僕殺了,卻沒有治死他們的兒子,是照摩西律法書上耶和華所吩咐的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在歷代志下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繼約阿施登上王位的猶大王亞瑪謝的統治。亞瑪謝起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他卻沒有徹底順服的心,所以對神「心不專誠」。亞瑪謝在國位堅固時,就「殺他父王的臣僕」,就是「亞捫婦人示米押的兒子撒拔和摩押婦人示米利的兒子約薩拔」(24:26),而亞瑪謝順服神所吩咐的:「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申24:16)。「亞瑪謝招聚猶大人,按著猶大和便雅憫的宗族設立千夫長、百夫長,又數點人數…。」亞瑪謝招集猶大人準備作戰,但他數點的軍隊只有三十萬人,便用銀子一百他連得從以色列招募了十萬大能的勇士。這時有一個神人來警告亞瑪謝,要他把用一百他連得銀子從北國雇來的十萬士兵打發回去,恐怕他會失去神的幫助和祝福。「亞瑪謝問神人說:'我給了以色列軍的那一百他連得銀子怎麼樣呢?'神人回答說:'耶和華能把更多的賜給你。'於是亞瑪謝將那從以法蓮來的軍兵分別出來,叫他們回家去。故此,他們甚惱怒猶大人,氣忿忿地回家去了。」亞瑪謝掛慮因請雇傭兵而損失的金錢,但神人給他的保證是:耶和華必能給他更多,補償他這次愚昧的投資。亞瑪謝就差以色列人回去。「以法蓮」這時代指北國以色列。北國的雇傭兵感到氣忿,也許是因為覺得失去了贏取戰利品的機會。「亞瑪謝壯起膽來,率領他的民到鹽谷,殺了西珥人一萬…但亞瑪謝所打發回去、不許一同出征的那些軍兵攻打猶大各城,從撒馬利亞直到伯和侖,殺了三千人,搶了許多財物。」亞瑪謝聽了神人的話后就「壯起膽來,率領他的民到鹽谷,殺了西珥人一萬。」「西珥人」即以東人。以東人曾脫離猶大獨立,現在亞瑪謝在「鹽谷」大大得勝。亞瑪謝之前所付的「銀子一百他連得」,只是聘請北國雇傭兵的訂金,更大的收益是得勝后的掠物。所以不讓雇傭兵參戰,他們反過來攻打猶大各城、「搶了許多財物」。
「亞瑪謝殺了以東人回來,就把西珥的神像帶回,立為自己的神,在它面前叩拜燒香。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向亞瑪謝發作,就差一個先知去見他…。」亞瑪謝靠神打了勝仗,卻無視神的恩典,竟然愚昧地把被打敗的以東的偶像「立為自己的神」,而且狂妄地拒絕了先知的勸戒,因此神定意要滅他。「猶大王亞瑪謝與群臣商議,就差遣使者去見耶戶的孫子、約哈斯的兒子、以色列王約阿施,說:'你來,我們二人相見於戰場。'以色列王約阿施差遣使者去見猶大王亞瑪謝,說:'黎巴嫩的蒺藜差遣使者去見黎巴嫩的香柏樹…。'」亞瑪謝因「心高氣傲」不再尋求神的旨意,而是與人商議,想靠自己的力量報復北國,結果惹來了更大的災難。以色列王的這個寓言,是誇口自己強大如香柏樹,猶大王只不過是低矮的荊棘,雖然驕傲地想和香柏樹平起平坐,實際上根本不堪一擊。「亞瑪謝卻不肯聽從。這是出乎神,好將他們交在敵人手裡,因為他們尋求以東的神…以色列王約阿施在伯示麥擒住約哈斯(就是亞哈謝)的孫子、約阿施的兒子、猶大王亞瑪謝,將他帶到耶路撒冷,又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亞瑪謝狂妄地向北國以色列宣戰、結果自取其辱。實際上,這是出於神,因為他「尋求以東的神」。以色列王約阿施就將「神殿里的一切金銀和器皿,與王宮裡的財寶都拿了去」。之後約阿施帶了一批人質回撒瑪利亞,猶大王亞瑪謝可能在其內。「以色列王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施死後,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自從亞瑪謝離棄耶和華之後,在耶路撒冷有人背叛他,他就逃到拉吉;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回,葬在猶大京城他列祖的墳地里。 」離棄神的「亞瑪謝又活了十五年」,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拉吉避難,最後「叛黨卻打發人到拉吉,將他殺了」,人就用馬將他的屍首馱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列祖的墳地里。亞瑪謝的結局非常悲慘,這是神的懲罰!
在歷代志下第二十六章中記載了,「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烏西雅(又名亞撒利雅)接續他父作王,那時他年十六歲。(亞瑪謝與他列祖同睡之後,烏西雅收回以祿仍歸猶大,又重新修理。)……。」亞瑪謝死後他的兒子烏西雅登基作猶大王,因為神的手仍然管理一切,「猶大眾民立亞瑪謝的兒子烏西雅接續他父作王」,繼續擁戴大衛的後裔,使大衛之約得以繼續。烏西雅作王不久就收回以祿,並重新修建。「以祿」就是「以拉他」(王下14:22),是以東南部紅海亞喀巴灣的港口。「烏西雅登基的時候年十六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二年。他母親名叫耶可利雅,是耶路撒冷人。烏西雅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亞瑪謝一切所行的;通曉神默示,撒迦利亞在世的時候,烏西雅定意尋求神;他尋求耶和華,神就使他亨通。」烏西雅「作王五十二年」,是到目前為止南、北兩國在位最長的君王。烏西雅「效法他父親亞瑪謝一切所行的」,表示他和父親一樣,起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最後晚節不保。「通曉神默示」的撒迦利亞,不是先知撒迦利亞,是他敬虔的導師,「撒迦利亞在世的時候,烏西雅定意尋求神,神就使他亨通」。「他出去攻擊非利士人,拆毀了迦特城、雅比尼城,和亞實突城;在非利士人中,在亞實突境內,又建築了些城…又在耶路撒冷使巧匠做機器,安在城樓和角樓上,用以射箭發石。烏西雅的名聲傳到遠方;因為他得了非常的幫助,甚是強盛。」這時烏西雅無論到哪裡都蒙福,他戰勝非利士人,亞捫人也給烏西雅進貢。烏西雅是最具才略的猶大君王,因他「定意尋求神」,就「得了非常的幫助,甚是強盛」,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征服宿敵、鞏固國防、富國強兵。
「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神,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他向祭司發怒的時候,在耶和華殿中香壇旁眾祭司面前,額上忽然發出大麻風。大祭司亞撒利雅和眾祭司觀看,見他額上發出大麻風,就催他出殿;他自己也急速出去,因為耶和華降災與他。」烏西雅「強盛」本來是神的祝福,結果卻成了使烏西雅「敗壞」的咒詛。國度的強盛,使烏西雅「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神」。烏西雅「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要高抬自己、奪取祭司的職分。但是即使是大有能力的烏西雅王,也不可代替祭司的職分。神規定只有承接聖職的祭司才可以在香壇上燒香(出30:1-10),烏西雅越過了神的界線,就是不承認神的權柄,因此烏西雅「額上忽然發出大麻風」,這是「耶和華降災與他」。既然烏西雅貪圖榮耀,神就「必不使你得榮耀」。「烏西雅王長大麻風直到死日,因此住在別的宮裡,與耶和華的殿隔絕。他兒子約坦管理家事,治理國民。烏西雅其餘的事,自始至終都是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所記的。烏西雅與他列祖同睡,葬在王陵的田間他列祖的墳地里;因為人說,他是長大麻風的。他兒子約坦接續他作王。」長了大麻風的烏西雅王就「住在別的宮裡」,因「大麻風」是律法規定必須隔離的不潔凈的病(利13:46)。而烏西雅王更要「與耶和華的殿隔絕」,也與神的國度隔絕,所以由「他兒子約坦管理家事,治理國民」。烏西雅因為不潔凈,會玷污王陵,所以只能葬在王陵附近的「田間」。願我們今天都要從烏西雅所遭的災禍中,看到神的公義,並要謹慎儆醒,不要陷入「心高氣傲」的罪中,而是要謹記:「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