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當敬重勞苦的人>
讀經「帖前5: 12-18」「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在貼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的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勸勉信徒當敬重勞苦的人,並講到「神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保羅首先說:「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又因他們所作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這「敬重」就是尊重,包括體諒主僕的勞苦,了解他們為主作工的艱難。「勞苦的人」,就是負責牧養教會的神的僕人。「勞苦」表明教會的負責者應站在服事人的地位上殷勤作工。「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太20:26),這是主耶穌告訴我們的原則。這「勞苦的人」,也「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治理」表明教會負責者應適當的運用主所給的權柄和恩賜管理教會,保守教會的聖潔,維特教會的秩序。「勸戒」表明教會的負責者對信徒的過失負有勸導的責任。而教會領袖當受到格外的尊重不是因為教會帶領者比其他肢體更加的尊貴,不是因為他們具有比別人更高的地位和能力,而是「因為他們做的工」,就是因他們為主作的聖工,信徒就要本著主的愛格外敬重他們。信徒也要為體諒主僕的勞苦,而「彼此和睦」,因為信徒間彼此不和睦,傳道人便很難工作,所以「彼此和睦」也是善待主僕的一種方式。信徒敬重屬靈領袖並且彼此和睦,乃是教會的正常光景。要達到這種光景,教會的領袖和信徒兩方面,都當盡其本份。
「我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警戒」就是要指出他們的過失,在主裡面責備他們,若不悔改,則在教會的層面通告大家不要與之交往,令其羞愧,使其迴轉。「不守規矩的人」,就是因無知與自大,在教會中生事擾亂,不順從真理,不遵守教會合理的安排的人。這些人需要及早予以警戒,否則信徒之間便會有不和睦的事發生。但誰負責警戒這些不守規矩的人?使徒在這裡說:「我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這「弟兄們」是指全體信徒,都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以保持教會的純凈。他們不應當袖手旁觀任讓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困擾主僕的工作,更不應當蔑視這種警戒的重要性。今日教會中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正是利用大多數信徒這種消極和怕事的心理,在教會中滋生事端。若信徒對於「警戒不守規矩的人」毫無責任感,那麼教會中「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3:16)發生,必是難免的!但對「灰心的人」,就是因遭受挫折患難而灰心,或受人批評心靈受傷而灰心,信徒要勉勵他們。不要輕看灰心的人,要給他們新的盼望,挑旺他們的熱心,免得陷在魔鬼的網羅裡面。而對靈命上「軟弱的人」,要「扶助」他們。神允許教會中的肢體有灰心、軟弱的,甚至有不守規矩的,為要叫我們互相勉勵、扶助並警戒,這些事是全體信徒都該負起的責任。因勸勉、警戒、勉勵和扶助別人,都要有忍耐,而在教會裡有各種不同的人,我們就不該只限定向某種人忍耐,「也要向眾人忍耐」。「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無論是誰」,就是說不論是自認為靈性軟弱的,或是自命為靈性高超的,也不論是生性溫柔沉靜的信徒,或是生性暴燥急激的信徒…,都不可以「以惡報惡」。「以惡報惡」,就是以對方的惡行來回報對方,使其受到對等的、相應的甚至更為嚴重的傷害。但在教會中無論別人怎樣待我們,即使是惡待,也不可「以惡報惡」,因為這是神所不喜悅的。因此我們都要以神生命的特性來對待別人,就是「追求良善」。
接著保羅說:「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這「常常喜樂」,意指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喜樂,甚至在患難中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基督徒不是有時喜樂,或在順利、蒙福、健康的時候喜樂,而是在遇到挫折、困難,或有病的時候,在遇到了患難、逼迫的時候,也仍舊要喜樂。那我們怎麼才能做到「常常喜樂」呢?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所以我們若落在自己的裡面、或是落在環境、事物、重擔的裡面,我們就不能常常喜樂。如果我們靠主,活在主裡面,與主有親密的交通,我們就能做到「常常喜樂」,並且這一個喜樂是沒有人能奪去的,也是沒有事情能奪去的。使徒保羅在羅馬囚室中,仍以身作則地勸勉我們,要靠主常常喜樂。他說:"弟兄們,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4:4)。可見靠主乃是我們喜樂的原因,在基督恩典之中,神使我們心靈滿足,我們就不要在恩典之中失去喜樂。因此一個重生的基督徒,就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這不是說要我們不停地出聲禱告,而是說我們的心靈要不住地和神交通,像呼吸一樣,所以禱告是信徒屬靈的呼吸。我們的肉身如果不呼吸,就會死亡,我們屬靈的生命若不禱告,不僅不會長大,反而會日漸走向死亡。正因為禱告是這樣的重要,所以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要:"不住的禱告」。我們就要學習隨時隨地地不住地禱告,也正如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6:18所教導我們的:"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凡事謝恩」,"凡事」是指無論大事或小事,順境或逆境,快樂或痛苦。「謝恩」是因我們相信,每一件臨到我們身上的事,都有神的美意,不論是好的事、壞的事、順的事、逆的事,這樣我們就能在神的面前,凡事感謝祂的恩典。但只有一件事,就是犯罪的事,我們不能感恩喜樂。我們若有了罪,就當立即到主面前痛悔認罪,甚至為罪哀慟,求得主的赦免和潔除,以致重新得到赦罪的平安和救恩的歡樂。除了罪以外,一切的事臨到我們,都當感恩,不論是試煉或管教,都當如此,因為就是神的管教對我們也是大有益處的。「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這就是說,「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是神給我們基督徒命定的旨意,因此我們都當遵行,若不遵行,就是違背神的旨意。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遵行神在基督耶穌里向我們所定的旨意:「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