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沙法與亞哈結親>
讀經「代下18: 1-34」「約沙法大有尊榮資財,就與亞哈結親……。」在歷代志下第十八章中記載,當約沙法帶領全國尋求神,蒙神賜福享「有尊榮資財」時,竟然「與亞哈結親」。亞哈是誰?他是一個極其敗壞的以色列王,他早已把自己賣給了罪。而約沙法卻與這樣的人結親,使自己的兒子約蘭娶了亞哈的女兒亞他利雅,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約沙法的兒子和孫子都效法亞哈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8:18-27),引進北國的偶像崇拜,大衛的寶座差點後繼無人(22:10),最終導致了南國的滅亡。神不喜悅這樣的聯盟(19:2),但卻沒有立刻阻擋,因為神要讓我們看清人的本相和神的護理,最終「都要作為鑒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10:11)。「過了幾年,他下到撒馬利亞去見亞哈;亞哈為他和跟從他的人宰了許多牛羊,勸他與自己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以色列王亞哈問猶大王約沙法說:'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嗎?'他回答說:'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必與你同去爭戰。'」當約沙法到撒瑪利亞訪問亞哈時,亞哈熱情地款待他,並且勸約沙法一起去攻打亞蘭人佔領的基列拉末。一向尋求神的約沙法,卻與悖逆神的亞哈「不分彼此」,還沒有求問神,就決定幫助亞哈,所以先知耶戶責備約沙法「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19:2)。「 約沙法對以色列王說:'請你先求問耶和華。'於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四百人,問他們說:'我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們說:'可以上去,因為神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裡。'」雖然約沙法愚昧地與亞哈聯手,但他畢竟是敬畏神的,所以要求在打仗之前「先求問耶和華」。亞哈應約沙法的要求就招聚先知,他們可能是沒有上迦密山的四百亞舍拉的先知(王上18:19-22)。此時的北國信仰混雜,既敬拜金牛犢、又敬拜巴力,所以這些假先知含糊其辭地說「神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裡」,拜「巴力」的人可以認為「神」就是巴力,拜「亞舍拉」的人可以認為「神」就是亞舍拉。今天所謂的「萬教歸一」,也是想讓不同宗教的人按著自己的想象各拜其「神」,維持表面的和諧,這正是撒但的詭計。
「約沙法說:'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嗎?'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還有一個人,是音拉的兒子米該雅。我們可以托他求問耶和華,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常說凶言。'約沙法說:'王不必這樣說。'以色列王就召了一個太監來,說:'你快去將音拉的兒子米該雅召來。'」約沙法顯然了解北國的信仰混雜,所以覺得這四百位先知不太可靠,想找一位「耶和華的先知」。「米該雅」可能就是在亞哈放走亞蘭王后宣告審判的先知(王上20:42),已經被亞哈所囚禁。「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在撒馬利亞城門前的空場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們面前說預言。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造了兩個鐵角,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要用這角抵觸亞蘭人,直到將他們滅盡。'所有的先知也都這樣預言說:'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勝,因為耶和華必將那城交在王的手中。'」在米該雅來到之前,西底家戲劇性地扮演亞蘭人如何被滅盡,亞哈其它的假先知也一致附和。而「西底家」口稱「耶和華」,只是為了迎合約沙法王,說的實際上是自己的話。而假先知的特點就是媚俗、媚世,只說大眾喜歡的成功、財富、健康、和平、博愛。他們之前迴避使用「耶和華」,而使用眾人可以自由解讀的「神」。現在既然知道約沙法喜歡「耶和華」,就立刻改用「耶和華」。「那去召米該雅的使者對米該雅說:'眾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說吉言,你不如與他們說一樣的話,也說吉言。'米該雅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的神說什麼,我就說什麼。'米該雅到王面前,王問他說:'米該雅啊,我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說:'可以上去,必然得勝,敵人必交在你們手裡。'王對他說:'我當囑咐你幾次,你才奉耶和華的名向我說實話呢?'」去召米該雅的使者叫米該雅跟其它先知一樣,「向王說吉言」,但他回答的話應是每個傳道人和基督徒謹記的:「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的神說什麼,我就說什麼。」而當亞哈問他時,米該雅的回答顯然帶著諷刺,所以亞哈聽出了,要求他立刻「說實話」。亞哈想聽「實話」,但又不愛聽壞話,所以假先知只要說些好聽的假話,就可以討好他。而真先知「說實話」,則要為真理付上代價。
「米該雅說:'我看見以色列眾民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華說:'這民沒有主人,他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各歸各家去。'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我豈沒有告訴你,這人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嗎?'」米該雅現在按照亞哈的要求,就向他「說實話」,預言亞哈將會被殺,他的軍隊將四散。亞哈想聽實話,卻又不愛聽「凶言」。今天許多信徒也只想聽「吉語」,不想聽「凶言」,只想聽神的慈愛與恩典,不願聽神的公義和審判。而最能喚醒他們的不是「吉語」,而是「實話」,最能使他們迴轉的,不是人所說的「耶穌愛你」,而是主耶穌自己所傳的「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4:17)!「米該雅說:'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我看見耶和華坐在寶座上,天上的萬軍侍立在祂左右。耶和華說:'誰去引誘以色列王亞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陣亡呢?'這個就這樣說,那個就那樣說。隨後,有一個神靈出來,站在耶和華面前說:'我去引誘他。'耶和華問他說:'你用何法呢?'他說:'我去,要在他眾先知口中作謊言的靈。'耶和華說:'這樣,你必能引誘他,你去如此行吧!'現在耶和華使謊言的靈入了你這些先知的口,並且耶和華已經命定降禍與你。'」米該雅所見到的是一個特殊的異象,是警告亞哈不要相信假先知。而耶和華容許「謊言的靈」控制眾先知的口,使他們對亞哈說假話,然而亞哈必須為所作的選擇負責,因為米該雅已經給他提出了警告。但亞哈仍然選擇相信那些假先知的話,所以亞哈的決定是出於自己的肉體,不是因為假先知的「引誘」,因為他愛聽假先知的假話,不愛聽真先知的真話。
「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前來打米該雅的臉,說:'耶和華的靈從哪裡離開我與你說話呢?'米該雅說:'你進嚴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見了。'以色列王說:'將米該雅帶回,交給邑宰亞們和王的兒子約阿施,說:'王如此說:把這個人下在監里,使他受苦,吃不飽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來。'米該雅說:'你若能平安回來,那就是耶和華沒有借我說這話了';又說:'眾民哪,你們都要聽!'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我要改裝上陣,你可以仍穿王服。'於是以色列王改裝,他們就上陣去了。」因米該雅給亞哈提出了警告,結果西底家打他的臉,亞哈把他下監。亞哈和約沙法都想聽實話,卻又不肯順從與自己的願望相反的實話,所以最終還是「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但是亞哈又不敢完全不信,因為他的內心深處知道米該雅是真先知,擔心米該雅的預言成真,所以他要約沙法穿王服上陣,自己「就改裝上陣」,他是想盡一切努力去阻止預言的實現。古今中外,許多人在福音的呼召面前,也是這樣自欺欺人。
「先是亞蘭王吩咐車兵長說:'他們的兵將,無論大小,你們都不可與他們爭戰,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車兵長看見約沙法便說,這必是以色列王,就轉過去與他爭戰。約沙法一呼喊,耶和華就幫助他,神又感動他們離開他。車兵長見不是以色列王,就轉去不追他了。 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王對趕車的說:'我受了重傷,你轉過車來,拉我出陣吧!'那日陣勢越戰越猛,以色列王勉強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直到晚上。約在日落的時候,王就死了。」雖然約沙法跟隨亞哈上陣,但他畢竟與亞哈是有區別的,是一個懂得尋求神的人,所以在臨危時他就呼求神,神就幫助了他。而神卻使用了亞蘭弓箭手隨意射出的一箭,又「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應驗了米該雅的預言,神的話是不會落空的!而亞哈也親眼看見米該雅的預言應驗,而且他甚至能感覺到自己的死亡,但他還是一意孤行,最終就死了。今天神也多次多方地警告世人:「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但許多人也像亞哈一樣的一意孤行,在滅亡之路上始終不肯回頭,結局也是悲慘的。而神沒有任憑約沙法和亞哈一起滅亡,但卻任憑約沙法與亞哈結親、出征。因為神一面要保守國度的計劃按照祂的旨意進行,一面也要讓我們看清人肉體的本相、看見信與不信「同負一軛」(林后6:14)的結局。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以
約沙法與亞哈結親引以為戒,不要與不信的人「同負一軛」,將自己陷入危險中,而是要在作每一件事情,或作決定時務要尋求神的帶領,這樣我們就能行在神的旨意中,蒙神看顧和保守!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