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撒後期的失敗>
讀經「代下16: 1-14」「亞撒三十六年,以色列王巴沙上來攻擊猶大,修築拉瑪,不許人從猶大王亞撒那裡出入。於是亞撒從耶和華殿和王宮的府庫里拿出金銀來,送與住大馬士革的亞蘭王便哈達,說:'你父曾與我父立約,我與你也要立約。現在我將金銀送給你,求你廢掉你與以色列王巴沙所立的約,使他離開我。'便哈達聽從亞撒王的話,派軍長去攻擊以色列的城邑。他們就攻破以雲、但、亞伯瑪音,和拿弗他利一切的積貨城。巴沙聽見就停工,不修築拉瑪了。於是亞撒王率領猶大眾人,將巴沙修築拉瑪所用的石頭、木頭都運去,用以修築迦巴和米斯巴……。」在歷代志下第十六章中記載了,亞撒後期的失敗,他不尋求神、不仰賴神,拒絕先知的話語,不得醫治。而在亞撒執政的第十年,他靠神戰勝了古實大軍(14:9-15),之後他「就壯起膽來,在猶大、便雅憫全地,並以法蓮山地所奪的各城,將可憎之物盡都除掉」,結果「有許多以色列人歸降亞撒,因見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這時以色列王巴沙為了阻止百姓歸順亞撒,於「亞撒三十六年」佔領了便雅憫的拉瑪,控制猶大與以色列的邊境,阻止北國的百姓歸向耶路撒冷,也作為威脅耶路撒冷的基地。亞撒便知道他的首都有危險,可是他卻沒有尋求耶和華的幫助,反而「從耶和華殿和王宮的府庫里拿出金銀來」送給亞蘭王與他結盟,來對付北國以色列。這與亞撒統治初期完全不同,他如此這般急於求助人的力量,是因為他內心變得自大,也表明他對神缺乏信心。雖然亞撒的這個策略表面上奏效,以色列王巴沙受到亞蘭王的攻擊,就撤軍停止修築拉瑪,亞撒就把拉瑪拆掉,將材料改作加強北面邊境的兩個城,迦巴和米斯巴之用。實際上卻是亞撒的失敗,他已失去尋求、倚靠神的心。
「那時,先見哈拿尼來見猶大王亞撒,對他說:'因你仰賴亞蘭王,沒有仰賴耶和華你的神,所以亞蘭王的軍兵脫離了你的手。古實人、路比人的軍隊不是甚大嗎?戰車馬兵不是極多嗎?只因你仰賴耶和華,祂便將他們交在你手裡。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你這事行得愚昧;此後,你必有爭戰的事。'亞撒因此惱恨先見,將他囚在監里。那時亞撒也虐待一些人民。」這時先見哈拿尼指責猶大王亞撒,沒有倚靠神,反而倚靠亞蘭人。先知又以歷史事實指責亞撒,而顯出他的愚昧,得罪了神。那為什麼說亞撒不仰望耶和華,是行了愚昧事呢?因為神的眼目一直遍察全地,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只要人「向祂心存誠實」,就是信賴神而非信賴人,神就會顯大能幫助他們。而亞撒已經歷過神的大能,使他在強大的敵人面前贏得勝利,現在他卻仍不仰賴神,這就顯出他的愚昧。因而亞撒也將失去和平:「此後,你必有爭戰的事。」而亞撒沒有象先前一樣留心聽從耶和華的話,反而將哈拿尼囚在監里,並且虐待一些人民,可見人一旦涉入罪惡之中,就會越陷越深。今天我們若不肯「心存誠實」地仰賴神,而是倚靠人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雖然投機取巧地解決了一個問題,卻導致了新的問題,雖然暫時擺脫了一個難處,卻陷入了更多的難處。
「亞撒所行的事,自始至終都寫在猶大和以色列諸王記上。亞撒作王三十九年,他腳上有病,而且甚重。病的時候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他作王四十一年而死,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自己所鑿的墳墓里,放在床上,其床堆滿各樣馨香的香料,就是按做香的作法調和的香料,又為他燒了許多的物件。」因亞撒「仰賴亞蘭王,沒有仰賴耶和華」,在他晚年時得了嚴重的腳疾,而且甚重。但他仍然拒絕悔改歸向耶和華,他「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 這裡的「醫生」,大概是使用法術而非藥物的巫醫,這更說明亞撒尋求的對象錯誤。當然有病時要看醫生,這是神作為普遍恩惠賜給了人,但作為神的百姓必須要加上尋「求耶和華」,這樣才能確保人在神面前得著真正的醫治。而亞撒卻「沒有求耶和華」,而是「只求醫生」,而且是用迷信的方法求醫,以致最後痛苦的死於腳疾,這是很可惜的!那麼今天我們面對困難及疾病尋求神嗎?可惜今天有許多人面對困難及疾病,忘記神,好像是一位沒有神的人,這是不討神喜悅的。因此我們都要以亞撒後期的失敗作為鑒戒。而先知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為此,願我們今天不論什麼時候,或是面對困難及疾病,都要向神心存誠實,行神的道路,神就會顯大能幫助我們,戰勝困難及疾病!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