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15-16章」「神的靈感動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和猶大、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祂,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祂,祂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好久了…現在你們要剛強,不要手軟,因你們所行的必得賞賜'……。」在歷代志下第十五中記載了,亞撒大敗古實王謝拉回來時,迎接他的是一位先知。「神的靈感動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表明先知的話是出自神的默示,神呼召百姓迴轉「尋求」祂。「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這是人蒙福的法則。「你們若尋求祂,就必尋見」,這是神挽回百姓的法則。「你們若離棄祂,祂必離棄你們」,這是神管教百姓的法則。《歷代志》反覆強調了這個屬靈原則。先知又指出:「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好久了…。」之後亞撒利雅用「現在」,進一步勉勵猶大百姓「要剛強,不要手軟」,就是敦促亞撒與猶大百姓推行強有力的和持續的宗教改革,這樣他們「所行必得賞賜」。
「亞撒聽見這話和俄德兒子先知亞撒利雅的預言,就壯起膽來,在猶大、便雅憫全地,並以法蓮山地所奪的各城,將可憎之物盡都除掉,又在耶和華殿的廊前重新修築耶和華的壇…有許多以色列人歸降亞撒,因見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亞撒得著神的勉勵和「同在」,他就「壯起膽來」清除偶像,這是神主動帶起的國度復興。「有許多以色列人歸降亞撒」,指許多北方支派的百姓都被神吸引,移居南國猶大,使國度的計劃在南國得以繼續進行。
「亞撒十五年三月,他們都聚集在耶路撒冷。當日他們從所取的擄物中,將牛七百隻、羊七千隻獻給耶和華。他們就立約,要盡心盡性地尋求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三月」是百姓守七七節(民28:26)、即五旬節的月分。立約是重申以色列人當年西奈山下與神所立的約。百姓在此同心協議要「盡心盡性地尋求耶和華」。而百姓「盡意尋求耶和華,耶和華就被他們尋見」,這是印證先知的話。而所有不守約的人都要被治死。「亞撒王貶了他祖母瑪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亞舍拉。亞撒砍下她的偶像,搗得粉碎,燒在汲淪溪邊。只是邱壇還沒有從以色列中廢去,然而亞撒的心一生誠實。」亞撒又「貶了他祖母瑪迦太后的位」、除掉拜偶像的源頭。「只是邱壇還沒有從以色列中廢去」,說明他的改革還不夠徹底。 「亞撒的心一生誠實」,可以理解為亞撒的心到現在為止一生誠實。「亞撒將他父所分別為聖、與自己所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奉到神的殿里。從這時直到亞撒三十五年,都沒有爭戰的事」。「他父所分別為聖」,可能指亞比雅戰勝耶羅波安所得的戰利品(13:16-19)。「自己所分別為聖的」,可能指亞撒戰勝古實人所得的戰利品。「亞撒三十五年」,可能指南國猶大的第三十五年,也就是亞撒執政的第十五年。如果亞撒在地上的年日到此為止,他一生的見證都是「尋求」神、「仰賴」神,這樣的君王,實在稱得上向神「一生誠實」(17節)。但神卻偏偏讓他再活六年,讓我們看到他後來的失敗。今天我們也和亞撒一樣是軟弱的人,因此誰也不要自誇剛強,唯獨要「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12:9)。
在歷代志下第十六章中記載了,「亞撒三十六年,以色列王巴沙上來攻擊猶大,修築拉瑪,不許人從猶大王亞撒那裡出入……。」在「亞撒三十六年」,以色列王巴沙要來攻擊猶大,因他要阻止百姓歸順亞撒。巴沙就在邊境修築要塞,「不許人從猶大王那裡出入」。「於是亞撒從耶和華殿和王宮的府庫里拿出金銀來,送與住大馬士革的亞蘭王便哈達,說:'你父曾與我父立約,我與你也要立約。現在我將金銀送給你,求你廢掉你與以色列王巴沙所立的約,使他離開我。'便哈達聽從亞撒王的話,派軍長去攻擊以色列的城邑。他們就攻破以雲、但、亞伯瑪音,和拿弗他利一切的積貨城。巴沙聽見就停工,不修築拉瑪了。於是亞撒王率領猶大眾人,將巴沙修築拉瑪所用的石頭、木頭都運去,用以修築迦巴和米斯巴。」這次當以色列王巴沙上來要攻擊猶大時,亞撒沒有像先前被古實人侵襲時一樣,呼求神,仰賴神,而是尋求人的幫助,他拿財物去買取便哈達的幫忙,抗拒以色列王巴沙的攻擊,甚至到一個程度,他竟然用耶和華殿內的珠寶行賄求助於便哈達,他的結盟雖然取得了一時的成功,擊退了北王國巴沙的軍隊,但這件事神極不喜悅。「那時,先見哈拿尼來見猶大王亞撒,對他說:'因你仰賴亞蘭王,沒有仰賴耶和華你的神,所以亞蘭王的軍兵脫離了你的手。古實人、路比人的軍隊不是甚大嗎?戰車馬兵不是極多嗎?只因你仰賴耶和華,祂便將他們交在你手裡。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你這事行得愚昧;此後,你必有爭戰的事。'」神立刻派先知哈拿尼指責亞撒與「亞蘭王便哈達」聯盟,而不倚靠耶和華。先知又引用亞撒戰敗謝拉的親身經歷來證實他「這事行得愚昧」。所以亞撒用賄賂外邦國王的愚蠢策略所獲得的平安,不會持久,此後他必不斷有爭戰的事。
「亞撒因此惱恨先見,將他囚在監里。那時亞撒也虐待一些人民。」先知直接地指責亞撒沒有倚靠神,反而倚靠亞蘭人,他不因此而謙卑悔改,反而加罪於先知,「將他囚在監里」,又虐待一些人。之前亞撒聽得進先知亞撒利雅的鼓勵,卻聽不進先知哈拿尼的批評。「亞撒所行的事,自始至終都寫在猶大和以色列諸王記上。亞撒作王三十九年,他腳上有病,而且甚重。病的時候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他作王四十一年而死,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城自己所鑿的墳墓里,放在床上,其床堆滿各樣馨香的香料,就是按做香的作法調和的香料,又為他燒了許多的物件。」曾經屬靈剛強的亞撒,結果竟然晚節不保,一次鬆懈,破口就會越來越大,起初的「尋求神」和「仰賴神」全然消失,「病的時候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最後疾病纏身,也沒能從人那裡得著醫治。雖然亞撒得此惡疾而終,不過他死後仍得到傳統上君王的葬禮。「為他燒了許多的物件」,是為了炫耀君王的財富。而神允許亞撒晚節不保,「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10:11) 。為此,願我們都要謹記歷史的教訓,並要一生順從神,依靠神,這樣我們就是行在神的心意中,必會蒙神賜福!阿們!